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包括:底座,其上安裝有電機與減速機,所述電機與減速機相連,減速機依次連接有小鏈輪、鏈條、大鏈輪和下述回轉軸;回轉軸,其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以及卷筒,其設置在回轉軸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多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管柱間空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防止管體在卷筒上打滑,便于拔管,并且加工簡單,自重輕,能夠輕松完成深井灌漿管道提升作業。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管道提管機,特別是涉及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
技術介紹
在地源熱泵回填灌漿、基礎回填灌漿等工程中,砂漿未填滿井孔是影響地源熱泵導熱系數、回填基礎有安全隱患或存有嚴重質量問題的主要原因,從而使施工達不到設計要求。一般傳統深井回填的方法是人工將砂漿倒入井內或直接用沙子倒入井內,往往會出現倒至距井口的1/3處砂漿就卡住或沙子起拱使得回填無法進行。機械泵送回填灌漿的方法是人工將管道伸入井底,然后提起來一定高度開啟泵送裝置回填灌漿,停泵再提起一定高度在回填,如此反復的工作程序來完成回填灌漿。機械回填灌漿施工方法日益普及應用,但由于缺乏機械提管設備,目前只能采用人工提管,不僅勞動強度極高,而且施工效率低下,未能發揮機械回填灌漿快速回填的優勢。近幾年來隨著國家對可持續發展及綠色環保的投入,地源熱泵技術的發展較快,因此迫切的需要一款能代替人力下管與提管的設備因此,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的諸多不足和缺陷,有必要研宄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
技術實現思路
考慮到至少一個上述問題而完成了本技術,并且本技術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該裝置可以實現地源熱泵施工中灌漿管道的下管與提管作業的機械化施工,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地源熱泵的施工效率,同時有效保證了地源熱泵系統的施工質量。根據本技術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上安裝有電機與減速機,所述電機與減速機相連,減速機依次連接有小鏈輪、鏈條、大鏈輪和下述回轉軸;回轉軸,其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以及卷筒,其設置在回轉軸上。根據本技術另一方面,所述回轉軸通過左右支承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根據本技術另一方面,所述的底座采用焊接鋼結構,底座包括兩側焊接的支架,兩側焊接的支架之間安裝有所述回轉軸。根據本技術另一方面,所述電機與減速機位于所述回轉軸和卷筒的下方。根據本技術另一方面,所述的卷筒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多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鋼管間空置。根據本技術另一方面,所述的卷筒在管道入筒處設置有管道導向結構,該管道導向結構由與管道外廓相匹配的凹槽構成。根據本技術另一方面,所述的卷筒上設有摩擦槽。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六至八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管柱間空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防止管體在卷筒上打滑,便于拔管,并且加工簡單,自重輕。2、入筒處管道導向結構,由與管道外廓相匹配的凹槽構成,防止灌漿膠管內腔因自重受壓變形變窄,從而有利于漿料泵送,避免堵管。3、提管機可以與灌漿泵實現遠距離連接,灌漿過程中不再需要頻繁移動灌漿泵,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4、提管機與灌漿泵配合施工,充分發揮了灌漿泵壓力大、施工效率高的特點,一次灌注成型,既提高了施工連續性,增強了換熱深井導熱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附圖說明】圖1是根據本技術一種優選實施例的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的示意圖。圖中,I底座;2卷筒;3回轉密封總成及支座;4進漿口接頭;5出漿口接頭;6右支承軸承;7大鏈輪;8鏈條;9小鏈輪;10減速機;11電機。【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通過優選實施例來描述本技術的最佳實施方式,這里的【具體實施方式】在于詳細地說明本技術,而不應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實質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形和修改,這些都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實施例1參見圖1,本技術提出了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可包括:底座I,其上安裝有電機11與減速機10,所述電機11與減速機10相連,減速機10依次連接有小鏈輪9、鏈條8、大鏈輪7和下述回轉軸;回轉軸,其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I上;以及卷筒2,其設置在回轉軸上。優選地,所述回轉軸通過左支承軸承、右支承軸承6安裝在所述底座I上。優選地,所述的底座采用焊接鋼結構,底座包括兩側焊接的支架,兩側焊接的支架之間安裝有所述回轉軸。優選地,所述電機11與減速機10位于所述回轉軸和卷筒2的下方。優選地,所述的卷筒2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多根、優選六至八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鋼管間空置。優選地,所述的卷筒在2管道入筒處設置有管道導向結構,該管道導向結構由與管道外廓相匹配的凹槽構成。優選地,所述的卷筒上設有摩擦槽。優選地,所述提管機還包括回轉密封總成及支座3、進漿口接頭4、出漿口接頭5。優選地,本技術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六至八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管柱間空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防止管體在卷筒上打滑,便于拔管,并且加工簡單,自重輕。優選地,還提供了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包括安裝底座、卷筒、回轉軸、左支承座、右支承座、大鏈輪、鏈條、小鏈輪、減速機、電機;電機與減速機一起固定于安裝底座下部,通過小鏈輪、鏈條、大鏈輪將回轉運動傳遞至安裝在底座上的回轉軸,回轉軸通過左右支承座固定在安裝底座上,卷筒固定在回轉軸上,并與回轉軸同步運動。優選地,所述的安裝底架采用型鋼焊接結構,底部安裝有電機及減速機,兩側焊接有支架安裝左右支承座。優選地,所述的卷筒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六至八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管柱間空置。優選地,所述的卷筒在入筒處設置有管道導向結構,由與管道外廓相匹配的凹槽構成。優選地,所述的卷筒的框架桿上設有摩擦槽,可增大管道與接觸桿間的摩擦力。可以理解的是,本技術的原理是:工作時,將提管機安裝在井口旁邊,連接好電源,開啟電機將管道纏繞在卷筒上2-3圈,管道一端對準井口,另一端連接灌漿泵,待準備工作均就緒后,開啟電機將管道由進口放入井內,管道到底后,開啟灌漿泵泵送砂漿,當砂漿充填到一定高度是啟動提管機將管道往上提出,從而實現邊回填邊提管,從而完成回填灌漿作業。綜上所述,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框架式卷筒結構,由六至八根鋼管均布構成鏤空卷筒外廓面,管柱間空置,有利于增大摩擦力,防止管體在卷筒上打滑,便于拔管,并且加工簡單,自重輕。2、入筒處管道導向結構,由與管道外廓相匹配的凹槽構成,防止灌漿膠管內腔因自重受壓變形變窄,從而有利于漿料泵送,避免堵管。3、提管機可以與灌漿泵實現遠距離連接,灌漿過程中不再需要頻繁移動灌漿泵,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勞動強度。4、提管機與灌漿泵配合施工,充分發揮了灌漿泵壓力大、施工效率高的特點,一次灌注成型,既提高了施工連續性,增強了換熱深井導熱的能力,又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縮短施工周期,降低了施工成本。本技術不限于上述具體實施例。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實質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形和修改,這些都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其上安裝有電機與減速機,所述電機與減速機相連,減速機依次連接有小鏈輪、鏈條、大鏈輪和下述回轉軸; 回轉軸,其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以及 卷筒,其設置在回轉軸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轉軸通過左右支承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地源熱泵灌漿管道提管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其上安裝有電機與減速機,所述電機與減速機相連,減速機依次連接有小鏈輪、鏈條、大鏈輪和下述回轉軸;回轉軸,其通過軸承安裝在所述底座上;以及卷筒,其設置在回轉軸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聲軍,王治耀,王軍,方群英,石小虎,周磊,曹國巍,陳煒寧,徐毅,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東方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