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軟化水處理系統,包括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溶鹽池、第一閥門、鹽輸送泵、壓力表、鹽過濾器、鹽箱、第二閥門和軟化過濾器,所述鹽過濾器、鹽箱和軟化過濾器均包括罐體,所述鹽過濾器的罐體內橫向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下方裝填有高度為800mm、粒徑為1-2mm的石英砂濾料,所述軟化過濾器上設置有原水入口和產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與原水端通過管道相接,所述產水出口與產水端通過管道相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的優點,它能夠將溶鹽池中的鹽溶液雜質和細小未溶解鹽顆粒過濾去除,提高進入軟化過濾器的鹽溶液質量,從而進一步增強樹脂再生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水處理
,特別是一種軟化水處理系統。
技術介紹
離子交換軟化水處理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水質軟化工藝,即降低水的硬度。軟化水處理技術包括三部分,即離子交換容器、再生劑投加和正反洗工藝。軟化的基本原理是離子交換,交換的主體是離子交換樹脂,它將水中的Ca2+、Mg2+置換出來,由于水的硬度主要由鈣、鎂組成,故一般采用陽離子交換樹脂,隨著樹脂內Ca2+、Mg2+的增加,樹脂去除水中Ca2+、Mg2+的效能逐漸降低。因此,當軟化水處理設備使用一段時間后,一般使用氯化鈉對樹脂進行再生處理,恢復樹脂的效能,提高樹脂的使用壽命。以鈉離子交換軟化處理為例,是將原水通過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使水中的硬度成分Ca2+、Mg2+與樹脂中的Na+相交換,從而吸附水中的Ca2+、Mg2+,使水得到軟化。即水通過鈉離子交換器后,水中的Ca2+、Mg2+被置換成Na+。當鈉離子交換樹脂失效之后,為恢復其交換能力,就要進行再生處理。再生劑為氯化鈉水溶液。經上述處理,樹脂即可恢復原來的交換能力。現有的再生技術,一般是通過將工業鹽溶解在鹽箱中,再進入軟化過濾器。由于工業鹽存在一定量的雜質,并且在鹽箱中的溶解效果較差,得到的再生鹽溶液品質較低,影響離子交換樹脂的再生時間及樹脂的壽命。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的軟化水處理系統,它能夠將溶鹽池中的鹽溶液雜質和細小未溶解鹽顆粒過濾去除,提高進入軟化過濾器的鹽溶液質量,從而進一步增強樹脂再生的效果。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這樣的技術方案實現的,它包括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溶鹽池、第一閥門、鹽輸送泵、壓力表、鹽過濾器、鹽箱、第二閥門和軟化過濾器,所述鹽過濾器、鹽箱和軟化過濾器均包括罐體,所述鹽過濾器的罐體內橫向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下方裝填有高度為800mm、粒徑為l_2mm的石英砂濾料,所述軟化過濾器上設置有原水入口和產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與原水端通過管道相接,所述產水出口與產水端通過管道相接。原水端的原水經過原水入口進入到軟化過濾器內。軟化過濾器內設置有樹脂,進入到軟化過濾器內的原水與樹脂發生離子交換反應。發生離子交換的主體是樹脂,它將水中的Ca2+、Mg2+置換出來。由于水的硬度主要體現在水中含有Ca2+和Mg2+,故一般采用陽樹脂,隨著樹脂內Ca2+、Mg2+的增加,樹脂去除水中Ca2+、Mg2+的效能逐漸降低。此時,將工業鹽倒入溶鹽池,將工業鹽溶化為氯化鈉水溶液。待工業鹽溶化后打開第一閥門并啟動泵,溶鹽池內的氯化鈉水溶液通過第一閥門,并經鹽輸送泵,輸送至鹽過濾器內。壓力表用于實時顯示管道內的壓力。由于工業鹽中混合有雜質,并且在溶解的過程中沒有對工業鹽內的雜質進行處理。該鹽過濾器能夠將氯化鈉水溶液中的雜質,細小未溶解鹽顆粒過濾去除掉。具體地,鹽過濾器的罐體內橫向設置的過濾網將氯化鈉水溶液中的細小顆粒過濾掉。過濾網下方設置有石英砂濾料,利用石英砂濾料的攔截作用、沉淀作用、慣性作用及吸附作用,降低氯化鈉水溶液中懸浮物的含量。經過過濾的氯化鈉水溶液經管道進入到鹽箱內,再通過第二閥門進入到軟化過濾器內,對樹脂進行再生處理。氯化鈉水溶液中的Na+與樹脂內Ca2+和Mg2+進行反應,即吸附樹脂內的Ca2+和Mg2+,樹脂即可恢復原來的交換能力,使原水得到軟化。進一步,所述過濾網為尼龍過濾網。進一步,所述過濾網的粒徑為30目。進一步,所述鹽過濾器與軟化過濾器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射流器。進一步,所述罐體均為不銹鋼全密封罐。進一步,所述第一閥門和第二閥門為電磁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具有結構合理的優點,它能夠將溶鹽池中的鹽溶液雜質和細小未溶解鹽顆粒過濾去除,提高進入軟化過濾器的鹽溶液質量,從而進一步增強樹脂再生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原理結構示意圖。圖中,1、溶鹽池;2、第一閥門;3、鹽輸送泵;4、壓力表;5、鹽過濾器;6、第二閥門;7、軟化過濾器;8、罐體;9、鹽箱;10、過濾網;11、石英砂濾料;12、射流器。【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圖示,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包括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溶鹽池1、第一閥門2、鹽輸送泵3、壓力表4、鹽過濾器5、鹽箱9、第二閥門6和軟化過濾器7,所述鹽過濾器5、鹽箱9和軟化過濾器7均包括罐體8,所述鹽過濾器5的罐體8內橫向設置有過濾網10,所述過濾網10下方裝填有高度為800mm、粒徑為l_2mm的石英砂濾料11,所述軟化過濾器7上設置有原水入口和產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與原水端通過管道相接,所述產水出口與產水端通過管道相接。原水端的原水經過原水入口進入到軟化過濾器7內。軟化過濾器7內設置有樹脂,進入到軟化過濾器7內的原水與樹脂發生離子交換反應。發生離子交換的主體是樹脂,它將水中的Ca2+、Mg2+置換出來。由于水的硬度主要體現在水中含有Ca2+和Mg2+,故一般采用陽樹脂,隨著樹脂內Ca2+、Mg2+的增加,樹脂去除水中Ca2+、Mg2+的效能逐漸降低。此時,將工業鹽倒入溶鹽池1,將工業鹽溶化為氯化鈉水溶液。待工業鹽溶化后打開第一閥門2并啟動泵,溶鹽池I內的氯化鈉水溶液通過第一閥門2,并經鹽輸送泵3,輸送至鹽過濾器5內。壓力表4用于實時顯示管道內的壓力。由于工業鹽中混合有雜質,并且在溶解的過程中沒有對工業鹽內的雜質進行處理。該鹽過濾器5能夠將氯化鈉水溶液中的雜質,細小未溶解鹽顆粒過濾去除掉。具體地,鹽過濾器5的罐體8內橫向設置的過濾網10將氯化鈉水溶液中的細小顆粒過濾掉。過濾網10下方設置有石英砂濾料11,利用石英砂濾料11的攔截作用、沉淀作用、慣性作用及吸附作用,降低氯化鈉水溶液中懸浮物的含量。經過過濾的氯化鈉水溶液經管道進入到鹽箱9內,再通過第二閥門6進入到軟化過濾器7內,對樹脂進行再生處理。氯化鈉水溶液中的Na+與樹脂內Ca2+和Mg2+進行反應,即吸附樹脂內的Ca2+和Mg2+,樹脂即可恢復原來的交換能力,使原水得到軟化。如圖1所示,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過濾網10為尼龍過濾網10。尼龍過濾網10耐磨、強度高,使用壽命長,綜合使用效果好,聚塵率高,初阻力低,可反復清洗使用。如圖1所示,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過濾網10的粒徑為30目,保證過濾網10的過濾效果。如圖1所示,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鹽過濾器5與軟化過濾器7之間的管道上設置有射流器12。射流器12利用射流負壓原理對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曝氣,強勁的水流與空氣混合噴射,使攪拌均勻、完全,產生的氣泡多而細膩,溶氧效率高。采用射流器12的轉化率可25%以上,它能對氯化鈉水溶液進行高效曝氣,提高了在輸送氯化鈉水溶液過程中所需的溶解氧。具體地,打開射流器12,在射流器12內泵葉輪高速旋轉下,液體以高的速度從噴嘴噴出,高速流動的液體通過射流器12進入管道,管道內形成真空,由導氣管吸入大量空氣,空氣進入管道后,在管道內與氯化鈉水溶液劇烈混合,形成氣液混合體,在整個過程中形成高效的物質傳遞,可以對氯化鈉水溶液進行消毒,凈化。如圖1所示,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罐體8均為不銹鋼全密封罐。如圖1所示,作為具體實施例,所述第一閥門2和第二閥門6為電磁閥。以上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專利技術的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軟化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通過管道連接的溶鹽池、第一閥門、鹽輸送泵、壓力表、鹽過濾器、鹽箱、第二閥門和軟化過濾器,所述鹽過濾器、鹽箱和軟化過濾器均包括罐體,所述鹽過濾器的罐體內橫向設置有過濾網,所述過濾網下方裝填有高度為800mm、粒徑為1?2mm的石英砂濾料,所述軟化過濾器上設置有原水入口和產水出口,所述原水入口與原水端通過管道相接,所述產水出口與產水端通過管道相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兵,
申請(專利權)人:重慶摩爾水處理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重慶;8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