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壩基地層抬動變形控制結構,屬于水利水電工程領域,尤其是針對水利水電工程大壩壩基抬升的變形控制。
技術介紹
水庫蓄水引起的抬升變形是國際國內水電工程中的一種特有的地層變形現象。我國銅街子、江埡水電站水庫蓄水后都出現過不同程度的抬升變形。針對這種變形至今未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綜合國內外相關文獻報道,水庫蓄水誘發地層產生抬動變形的地層結構均為透水地層中分布有相對不透水層的地質結構。發生水庫蓄水改變了水利工程樞紐附近滲流場分布,在特定的地質結構條件下,將引起樞紐附近地層產生鉛直向上的“抬升”變形。這種變形可能對庫岸邊坡的穩定性帶來不利影響,也可能引起擋水壩的不協調變形,進而在大壩結構中形成新的附加應力,危及大壩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水庫蓄水引起的地層抬動變形處理技術缺乏的現狀,本技術旨在提供一種壩基地層抬動變形控制結構,該變形控制結構可以改變地層滲透力分布、控制地層產生滲透變形的深層排水泄壓,從而實現降低和消除水庫蓄水引起的地層抬動變形的目的。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壩基地層抬動變形控制結構,包括設置在壩基上的擋水壩;所述壩基下方從上至下依次分為透水地層、相對不透水層和透水巖層;其結構特點是,所述擋水壩內設有泄壓廊道,以及設置在壩基內的多個泄壓孔;所述泄壓孔的頂端與泄壓廊道連通,該泄壓孔的底端位于透水巖層內。本技術所述相對不透水層是指基巖透水率小于1.0Lu(呂榮)的巖層。以下為本技術的進一步改進的技術方案:進一步地,所述泄壓孔的底端位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壩基地層抬動變形控制結構,包括設置在壩基(9)上的擋水壩(1);所述壩基(9)下方從上至下依次分為透水地層(6)、相對不透水層(7)和透水巖層(8);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壩(1)內設有泄壓廊道(6),以及設置在壩基(9)內的多個泄壓孔(6);所述泄壓孔(6)的頂端與泄壓廊道(6)連通,該泄壓孔(6)的底端位于透水巖層(8)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壩基地層抬動變形控制結構,包括設置在壩基(9)上的擋水壩(1);所述壩基(9)下方從上至下依次分為透水地層(6)、相對不透水層(7)和透水巖層(8);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水壩(1)內設有泄壓廊道(6),以及設置在壩基(9)內的多個泄壓孔(6);所述泄壓孔(6)的頂端與泄壓廊道(6)連通,該泄壓孔(6)的底端位于透水巖層(8)內。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壩基地層抬動變形控制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泄壓孔(6)的底端位于相對不透水層(7)下方5m-10m...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樹榮,蔣中明,鐘輝亞,王江營,李學政,曾祥喜,李躍,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電建集團中南勘測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南;4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