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采用錨桿從拱梁的上部豎直向下貫穿至墩基內的水泥臺的底部,用螺母固定其上下兩端;橋板在拱梁的表面橫向和縱向壓縮相互共平面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強度大,易于施工,在橋梁損傷后需要更換時可拆卸掉其表面的橋板,橋梁拆卸時僅需移除其內部的錨桿即可,其他結構不需要破壞和再設,降低了施工難度和成本;橋板在拱梁的表面承受一定荷載而減少拱梁的負荷,延長其壽命。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橋梁結構,具體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
技術介紹
橋梁結構在橋梁損傷后維修更換的成本非常高,大部分的橋梁是跨越水道或是以安全性為由所建,而橋梁工程修復環(huán)境較為復雜,為維修更換橋梁帶來了難度。專利技術創(chuàng)造內容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便于更換橋梁,施工難度和成本低的拱梁結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橋梁結構包括橋臺、基腳、墩基、拱梁、橋板、護欄、支座和錨桿,所述橋臺位于水道兩偵U,所述基腳位于橋臺的后側,所述墩基固定在基腳上,所述拱梁是預制混凝土件梁,其末端固定在墩基上,所述墩基具有向上傾斜表面,所述向上傾斜表面上設有側面是矩形的凸起,其內部灌注有水泥臺,所述凸起與水泥臺之間設有便于水泥臺收縮的槽口,所述水泥臺的中下部嵌入墩基中,支座位于拱梁與凸起之間,其頂部與拱梁底部接觸,其底部與凸起的頂部接觸,在凸起的外側設有支撐支座和便于橋梁更換的墊片;所述錨桿從拱梁的上部豎直向下貫穿至水泥臺的底部,采用螺母固定其上下兩端;所述橋板位于拱梁的表面橫向和縱向壓縮相互共平面連接。作為優(yōu)選,所述橋板的縱向側邊設有切口,橫向側邊末端設有凹槽,橋板內部設有鉤桿,鉤桿的環(huán)形末端突出在一縱向側邊的切口處,其自由端澆注在另一縱向側邊的切口處,且豎直向上延伸形成安裝護欄的豎直筋。本技術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強度大,易于施工,在橋梁損傷后需要更換時可拆卸掉其表面的橋板,橋梁拆卸時僅需移除其內部的錨桿即可,其他結構不需要破壞和再設,降低了施工難度和成本;橋板在拱梁的表面承受一定荷載而減少拱梁的負荷,延長其壽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結構示意圖其中,橋梁結構20、橋臺22、基腳24、墩基26、拱梁28、橋板30、護欄31圖2是本技術結構局部放大示意圖其中,支座37、向上傾斜表面39、凸起41、槽口 45、水泥臺47、墊片60圖3是本技術橋板結構示意圖其中,橋板30、豎直筋35、切口 36、凹槽38、鉤桿40【具體實施方式】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結構作進一步說明。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參照圖1和圖2,橋梁結構20包括橋臺22、基腳24、墩基26、拱梁28、橋板30、護欄31、支座37和錨桿55,所述橋臺22位于水道兩側,所述基腳24位于橋臺22的后側,所述墩基26固定在基腳24上,所述拱梁28是預制混凝土件梁,末端固定在墩基26上,所述墩基26具有向上傾斜表面39,所述向上傾斜表面39上設有側面是矩形的凸起41,在其內部灌注水泥臺47,所述凸起41與水泥臺47之間形成便于水泥臺47收縮的槽口 45,所述水泥臺47的中下部嵌入墩基26中,支座37位于拱梁28與凸起41之間,其頂部與拱梁28底部接觸,其底部與凸起41的頂部接觸,在凸起41的外側設有支撐支座37和便于橋梁更換的墊片60 ;錨桿55從拱梁28上部豎直向下貫穿至水泥臺47的底部,采用螺母固定其上下兩端;所述橋板30位于拱梁28的表面橫向和縱向壓縮相互連接。進一步地,參照圖3,所述橋板30的縱向側邊設有切口 36,橫向側邊末端設有凹槽38,橋板30內部設有鉤桿40,鉤桿40的環(huán)形末端突出在一縱向側邊的切口 36處,其自由端澆注在另一縱向側邊的切口 36處,鉤桿40在其中一縱向側邊處設有安裝護欄31的豎直筋35ο進一步地,所述鉤桿40的直徑是10mm。【主權項】1.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橋梁結構包括橋臺、基腳、墩基、拱梁、橋板、護欄、支座和錨桿,其特征是:所述橋臺位于水道兩側,所述基腳位于橋臺的后側,所述墩基固定在基腳上,所述拱梁是預制混凝土件梁,末端固定在墩基上,所述墩基具有向上傾斜表面,所述向上傾斜表面上設有側面是矩形的凸起,其內部灌注有水泥臺,所述凸起與水泥臺之間設有便于水泥臺收縮的槽口,所述水泥臺的中下部嵌入墩基中,支座位于拱梁與凸起之間,其頂部與拱梁底部接觸,其底部與凸起的頂部接觸,在凸起的外側設有支撐支座和便于橋梁更換的墊片;所述錨桿從拱梁的上部豎直向下貫穿至水泥臺的底部,采用螺母固定其上下兩端;所述橋板位于拱梁的表面橫向和縱向壓縮相互共平面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其特征是:所述橋板的縱向側邊設有切口,橫向側邊末端設有凹槽,橋板內部設有鉤桿,鉤桿的環(huán)形末端突出在一縱向側邊的切口處,其自由端澆注在另一縱向側邊的切口處,豎直向上延伸形成安裝護欄的豎直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采用錨桿從拱梁的上部豎直向下貫穿至墩基內的水泥臺的底部,用螺母固定其上下兩端;橋板在拱梁的表面橫向和縱向壓縮相互共平面連接。本技術有益效果,本技術結構簡單,強度大,易于施工,在橋梁損傷后需要更換時可拆卸掉其表面的橋板,橋梁拆卸時僅需移除其內部的錨桿即可,其他結構不需要破壞和再設,降低了施工難度和成本;橋板在拱梁的表面承受一定荷載而減少拱梁的負荷,延長其壽命。【IPC分類】E01D19-00, E01D19-02, E01D19-12【公開號】CN204589784【申請?zhí)枴緾N201520189466【專利技術人】劉紅軍 【申請人】劉紅軍【公開日】2015年8月26日【申請日】2015年3月3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便于拱梁更換的橋梁結構,橋梁結構包括橋臺、基腳、墩基、拱梁、橋板、護欄、支座和錨桿,其特征是:所述橋臺位于水道兩側,所述基腳位于橋臺的后側,所述墩基固定在基腳上,所述拱梁是預制混凝土件梁,末端固定在墩基上,所述墩基具有向上傾斜表面,所述向上傾斜表面上設有側面是矩形的凸起,其內部灌注有水泥臺,所述凸起與水泥臺之間設有便于水泥臺收縮的槽口,所述水泥臺的中下部嵌入墩基中,支座位于拱梁與凸起之間,其頂部與拱梁底部接觸,其底部與凸起的頂部接觸,在凸起的外側設有支撐支座和便于橋梁更換的墊片;所述錨桿從拱梁的上部豎直向下貫穿至水泥臺的底部,采用螺母固定其上下兩端;所述橋板位于拱梁的表面橫向和縱向壓縮相互共平面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紅軍,
申請(專利權)人:劉紅軍,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