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貝殼采集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船體上的起重門架、用于采集貝殼的抓斗、用于運送貝殼的轉運車、以及用于卸貝殼的起吊裝置,所述的抓斗通過第一卷揚機提升和下降,第一卷揚機的鋼絲繩繞過起重門架的定滑輪與抓斗固定,所述的轉運車通過第二卷揚機驅動在設置在船體上的軌道上行走。本發(fā)明專利技術利用抓斗挖掘海底貝殼,利用起重卷揚機將抓有貝殼的抓斗提升,通過轉運車將貝殼轉移至貨艙,再由起吊裝置將貝殼轉至其它運輸船上,貝殼的挖掘和運輸均由機械完成,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貝殼采集效率。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一種貝殼采集系統(tǒng)及方法
本專利技術涉及船舶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貝殼采集系統(tǒng)及方法。
技術介紹
遼闊的海底儲藏著豐富的貝殼資源,如硨磲貝,貝殼可加工成工藝品,經(jīng)濟價值較高。目前,海底貝殼的采集主要以蛙人手工挖掘,再將其從水中搬運至運輸船上。由于貝殼在海底長年累積,石化現(xiàn)象明顯,挖掘難度大;再者,貝殼體積較大,重量可達百斤,采集工人靠游泳將貝殼搬運至運輸船;海底采集和水中運輸勞動強度非常大,效率較低。目前還沒有專業(yè)的海底貝殼采集設備,為了提高海底貝殼采集和水中運輸效率,需要有專業(yè)的海底貝殼采集設備。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貝殼采集系統(tǒng),減輕貝殼采集和水中運輸?shù)膭趧訌姸龋岣吆5棕悮げ杉退羞\輸效率。本專利技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貝殼采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設置在船體上的起重門架、用于采集貝殼的抓斗、用于運送貝殼的轉運車、以及用于卸貝殼的起吊裝置,所述的抓斗通過第一卷揚機提升和下降,第一卷揚機的鋼絲繩繞過起重門架的定滑輪與抓斗固定,所述的轉運車通過第二卷揚機驅動在設置在船體上的軌道上行走。按上述系統(tǒng),所述的船體上設有與船底相通的、供抓斗通向海底的通孔,通孔從船體甲板貫通至船底,且通孔位于船底處的孔徑比甲板處的孔徑大。按上述系統(tǒng),所述的抓斗為梅花型,抓斗內表面敷設有防護橡膠。按上述系統(tǒng),所述的轉運車由4個輪子和貨箱構成,所述的貨箱頂部敞開,底部設有用于卸貝殼的手動控制開關的門,貨箱前后板和頂部四角上設有眼環(huán)。按上述系統(tǒng),它還包括用于沖洗貝殼的高壓水槍。利用上述貝殼采集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貝殼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驟:S1、抓斗在第一卷揚機的控制下伸入海底,由蛙人指揮挖掘貝殼,并由第一卷揚機提升至船體上;S2、將轉運車移動至抓斗下方,打開抓斗,貝殼卸入轉運車,轉運車將貝殼經(jīng)軌道運輸至軌道端部;S3、利用起吊裝置將轉運車整體吊至貨艙內,將貝殼卸至貨艙內;貨艙內的貝殼通過起吊裝置轉移至其他運輸船只上。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利用抓斗挖掘海底貝殼,利用起重卷揚機將抓有貝殼的抓斗提升,通過轉運車將貝殼轉移至貨艙,再由起吊裝置將貝殼轉至其它運輸船上,貝殼的挖掘和運輸均由機械完成,節(jié)省了人力資源,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了貝殼采集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圖3為起重門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轉運車的俯視圖。圖5為轉運車的側視圖。圖中:1-船體,2-起重門架,3-起吊裝置,4-抓斗,5-轉運車,6-軌道,7-限位板,8-通孔,9-第一卷揚機,10-高壓水槍,11-第二卷揚機,12-平臺,5-1-眼板,5-2-鋼絲繩,5-3-眼環(huán),5-4-輪子,5-5-門,5-6-貨箱。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例和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俯視圖,它包括設置在船體1上的起重門架2、用于采集貝殼的抓斗4、用于運送貝殼的轉運車5、以及用于卸貝殼的起吊裝置3,所述的抓斗4通過第一卷揚機9提升和下降,第一卷揚機9的鋼絲繩繞過起重門架2的定滑輪與抓斗4固定,所述的轉運車5通過第二卷揚機11驅動在設置在船體1上的軌道6上行走。優(yōu)選的,抓斗4為梅花型,抓斗4內表面敷設有防護橡膠,減小貝殼破損。進一步的,船體1上設有與船底相通的、供抓斗4通向海底的通孔8,通孔8從船體甲板貫通至船底,且通孔8位于船底處的孔徑比甲板處的孔徑大。開口圍壁需要加強。優(yōu)選的,通孔8設置在門架下方主船體上。轉運車如圖4和5所示,由4個輪子5-4和貨箱5-6構成,所述的貨箱5-6頂部敞開,底部設有用于卸貝殼的手動控制開關的門5-5,貨箱5-6前后板和頂部四角上設有眼環(huán)5-1和5-3。眼環(huán)上穿有鋼絲繩5-2,用于起吊裝置起吊以及第二卷揚機牽引轉運車。起重門架2如圖3所示,由四支腿和箱型橫梁構成,所述的橫梁垂直于船體的船長方向,四支腿底端固定于船體1主甲板上,橫梁底面設置定滑輪。第一卷揚機9設置在起重門架2的一側支腿處。本實施例中,軌道6位于通孔8兩側,垂直起重門架2的箱型橫梁布置,軌道6寬度與轉運車四個輪子5-4匹配,長度應伸至起重門架2之外,不影響轉運車5起吊。第二卷揚機11設置在軌道6兩端。起吊裝置可以是雙桿吊也可是克令吊,吊臂范圍應覆蓋轉運車、貨艙,能夠將轉運車吊入貨艙,將貨艙里的貝殼轉運。優(yōu)選的,它還包括用于沖洗貝殼的高壓水槍10,高壓水槍由專用的海水泵趨動,水管繞在卷筒上,卷筒放置在起重門架另一側支腿之間的船舶甲板上。利用上述貝殼采集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貝殼采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抓斗在第一卷揚機的控制下伸入海底,由蛙人指揮挖掘貝殼,并由第一卷揚機提升至船體上;S2、將轉運車移動至抓斗下方,打開抓斗,貝殼卸入轉運車,轉運車將貝殼經(jīng)軌道運輸至軌道端部;S3、利用起吊裝置將轉運車整體吊至貨艙內,將貝殼卸至貨艙內(通過控制轉運車底部的門打開,貝殼即掉入貨艙內);貨艙內的貝殼通過起吊裝置轉移至其他運輸船只上。以上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的設計思想和特點,其目的在于使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能夠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內容并據(jù)以實施,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不限于上述實施例。所以,凡依據(jù)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原理、設計思路所作的等同變化或修飾,均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貝殼采集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設置在船體上的起重門架、用于采集貝殼的抓斗、用于運送貝殼的轉運車、以及用于卸貝殼的起吊裝置,所述的抓斗通過第一卷揚機提升和下降,第一卷揚機的鋼絲繩繞過起重門架的定滑輪與抓斗固定,所述的轉運車通過第二卷揚機驅動在設置在船體上的軌道上行走。
【技術特征摘要】
1.利用貝殼采集系統(tǒng)實現(xiàn)的貝殼采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貝殼采集系統(tǒng)包括設置在船體上的起重門架、用于采集貝殼的抓斗、用于運送貝殼的轉運車、以及用于卸貝殼的起吊裝置,所述的抓斗通過第一卷揚機提升和下降,第一卷揚機的鋼絲繩繞過起重門架的定滑輪與抓斗固定,所述的轉運車通過第二卷揚機驅動在設置在船體上的軌道上行走;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S1、抓斗在第一卷揚機的控制下伸入海底,由蛙人指揮挖掘貝殼,并由第一卷揚機提升至船體上;S2、將轉運車移動至抓斗下方,打開抓斗,貝殼卸入轉運車,轉運車將貝殼經(jīng)軌道運輸至軌道端部;S3、利...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徐雙喜,王毅,羅鍵,吳衛(wèi)國,
申請(專利權)人:武漢理工大學,
類型:發(fā)明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