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本技術涉及電線開腰
,具體的是一種電線高效開腰模具。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存在以下問題:某些耐熱導線在氣剝機上進行中間開腰時無法將絕緣層剝離,需要手工向后拉伸,且還存在回縮的現象,達不到開腰處絕緣層剝離的要求。加工效率低下,耗能大。手工向后拉伸后,絕緣層在開腰處形成鼓包,直接影響下道壓接工序的操作,外觀不符合質量要求。另外手工剝線需要耗費很大的人力,操作效率低,達不到提能降耗的目的。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彌補氣剝機剝線技術的缺陷,提供了一種電線高效開腰模具。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為:電線高效開腰模具,包括底座和伸縮桿,伸縮桿上安裝有上模、底座上安裝有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滑動安裝于伸縮桿外壁的上模塊,其中伸縮桿側壁上設有滑塊、上模塊內設有滑軌,滑塊在滑軌內滑動連接,滑塊上連接有導向桿,導向桿外套有彈簧、下端穿過滑軌下端,伸縮桿的下端連接有上刀座,上刀座內安裝有上半環形切刀;下模中部設有整體為V形的槽,槽底作為下刀座并安裝有下半環形切刀,下模頂端設有與導向桿對應的導向孔。所述的電線高效開腰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下半環形切刀均由弧形板和連接于弧形板兩端的刀片固定安裝構成。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使用設備自動化開腰的形式提高工作效率,大大的提高了設備自動化程度,節省了人工操作的難度,解決了人工中間開腰無法將絕緣層剝離的難題,有效的提高了加工效率,實現了上下道工序的銜接,更為重要的是保證了產品的加工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下模的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線高效開腰模具,包括底座和伸縮桿,伸縮桿上安裝有上模、底座上安裝有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滑動安裝于伸縮桿外壁的上模塊,其中伸縮桿側壁上設有滑塊、上模塊內設有滑軌,滑塊在滑軌內滑動連接,滑塊上連接有導向桿,導向桿外套有彈簧、下端穿過滑軌下端,伸縮桿的下端連接有上刀座,上刀座內安裝有上半環形切刀;下模中部設有整體為V形的槽,槽底作為下刀座并安裝有下半環形切刀,下模頂端設有與導向桿對應的導向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凌欣南,宋玉坤,夏春秋,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江淮新發汽車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