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電池箱,包括箱體以及密封于所述箱體內的電池,所述箱體設置為雙層,包括由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內壁和外壁,所述內壁和外壁之間形成有夾持空間,該夾持空間內形成有反射層和隔熱層,其中所述反射層靠近所述外壁設置,所述內壁背離所述夾持空間的表面上形成有發熱層。本發明專利技術的箱體由復合材料一體成型,具有堅固、輕質、保溫、防水防塵、阻燃等特點,降低外部溫度控制裝置的控制成本,節約能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申請公開了一種電池箱,包括箱體以及密封于所述箱體內的電池,所述箱體設置為雙層,包括由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內壁和外壁,所述內壁和外壁之間形成有夾持空間,該夾持空間內形成有反射層和隔熱層,其中所述反射層靠近所述外壁設置,所述內壁背離所述夾持空間的表面上形成有發熱層。本專利技術的箱體由復合材料一體成型,具有堅固、輕質、保溫、防水防塵、阻燃等特點,降低外部溫度控制裝置的控制成本,節約能耗。【專利說明】一種電池箱
本申請涉及一種保溫效果好、箱內溫度可調且控制成本低的電池箱。
技術介紹
現代社會隨著新型電池技術的發展,二次電池在越來越多的領域用于儲存和提供能量。尤其是在移動設備能量存儲方面應用越來越多,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對電池的需求越來越多。而當前二次電池產品由于技術原理為電化學反應,其對環境溫度極其敏感。當溫度過低時,其化學活性降低,導致電池有效容量大幅降低甚至無法充放電,嚴重的還會導致電池電解液及正負極結構發生不可逆的變化,嚴重影響電池壽命。當溫度過高時,雖然電池活性增強了,但是危險也隨之而來。在高溫狀態下充放電會造成電池內部壓力升高,嚴重的會出現電池爆炸、起火等安全事故。因此如何有效將電池控制在最有利于電池工作的溫度范圍內成為電池應用技術的主要課題之一。 汽車的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從-40度的極寒天氣到+40度以上的炎熱夏季,都需要汽車正常行駛,這就對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提出了極高的耐候要求。在現有電池(特別是鋰離子電池)耐溫性能有限的情況下,為了滿足新能源汽車對電池應用的需求,我們開發了一種新型的保溫電池箱,從而可以將電池與外界環境有效隔離,從而為電池熱管理創造了基礎環境。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池箱,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本申請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電池箱,包括箱體以及密封于所述箱體內的電池,所述箱體設置為雙層,包括由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內壁和外壁,所述內壁和外壁之間形成有夾持空間,該夾持空間內形成有反射層和隔熱層,其中所述反射層靠近所述外壁設置,所述內壁背離所述夾持空間的表面上形成有發熱層。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發熱層上形成有導熱層,該導熱層與箱體外部的溫度控制裝置連接。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導熱層為銅箔、石墨或石墨烯。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導熱層的厚度為0.1mm。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纖維復合材料為玻璃鋼。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纖維復合材料包括立體編織網和樹脂材料,所述立體編織網浸潰在樹脂材料內,所述立體編織網采用玻璃纖維和碳纖維中的一種或者其組口 ο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反射層的材料為鋁箔。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隔熱層的材質為發泡材料。 優選的,在上述的電池箱中,所述內壁和外壁的厚度為2mm,所述反射層的厚度為0.1mm,所述隔熱層的厚度為15mm,所述發熱層的厚度為0.1mm。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本專利技術的箱體由復合材料一體成型,具有堅固、輕質、保溫、防水防塵、阻燃等特點,降低外部溫度控制裝置的控制成本,節約能耗。冬天時,由于箱體良好的保溫效果,電池發熱產生的熱量最大化地保留在箱體的內部,因此無需通過外部進行控溫,或者僅需外部溫度控制裝置提供很小的熱量,節約能耗。夏天時,炎熱的氣溫和高達60度的地面輻射對電池的加溫效果遠大于電池自身發熱,由于箱體良好的保溫效果,能夠有效反射外部強烈的熱輻射并隔絕熱源,從而使得箱體內的溫度很難受到外部高溫的影響,因此也可以降低外部溫度控制裝置的使用,節約功耗。 【專利附圖】【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具體實施例中電池箱箱體側壁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詳細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 電池箱包括箱體以及密封于箱體內電池。 參圖1所示,箱體自外到內依次包括外壁1、反射層2、隔熱層3、內壁4、發熱層5和導熱層6。 外壁I和內壁4的材質為纖維復合材料,該纖維復合材料優選為玻璃鋼。 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纖維復合材料還可以包括立體編織網和樹脂材料,立體編織網浸潰在樹脂材料內,立體編織網采用玻璃纖維和碳纖維中的一種或者其組合。立體編織網相當于鋼筋混凝土內的鋼筋牢籠,而樹脂材料就好似混凝土,兩者配合,結構牢固,整體性好 反射層2的材料優選為鋁箔。其作用是隔絕外部熱輻射。 隔熱層3采用低導熱系數的保溫材料,用來降低熱傳導,其優選為發泡材料,重量輕,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溫作用。 發熱層5為面發熱材料,可以是金屬箔等傳統發熱材料,也可以是碳纖維等新型發熱材料,用來為復合板材制造熱量,從而達到更好的保溫效果。而且加熱時發熱層不產生電磁波、紅外線,無電磁干擾,對外界電磁干擾有屏蔽作用。 導熱層6采用高導熱材料,比如金屬、石墨(烯)等材料,其與箱體外部的溫度控制裝置連接,溫度控制裝置可以加熱或制冷,用于與箱體內實現熱交換,比如冬天,在箱外提供熱源來加熱箱內電池;夏天,將箱內的熱量導出到箱外,再通過風冷、水冷等一系列手段將熱量散出去。 在一實施例中,外壁I和內壁4均采用玻璃鋼材質,厚度為2mm;反射層2采用鋁箔,厚度為0.1mm ;隔熱層3為發泡材料,厚度為15mm ;發熱層5采用碳纖維材料,厚度 0.1mm,由此制成的電池箱進行實驗,發現:在零下20°環境條件下,在電池初始溫度40°情況下,電池即使不工作,自然降溫,5個小時后依然可以保持在10°以上。而用普通硬質發泡材料做的試驗箱,可以在-20度環境下,箱內40度熱水在5小時后降到O度。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僅是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申請的保護范圍。【權利要求】1.一種電池箱,包括箱體以及密封于所述箱體內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設置為雙層,包括由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內壁和外壁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池箱,包括箱體以及密封于所述箱體內的電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設置為雙層,包括由纖維復合材料制成的內壁和外壁,所述內壁和外壁之間形成有夾持空間,該夾持空間內形成有反射層和隔熱層,其中所述反射層靠近所述外壁設置,所述內壁背離所述夾持空間的表面上形成有發熱層。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波,鄭廣州,
申請(專利權)人:蘇州市萊賽電車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