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數據處理的方法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強降雨型滑坡災害預警方法,其操作過程如下:(1)計算待檢測范圍內不同區域滑坡發生的概率,并劃分危險等級區域,包括極地危險區、低危險區、中危險區、高危險區及極高危險區;(2)降雨型滑坡災害預警分析過程如下:(a)不同降雨量發生滑坡的可能性:降雨量在0-99mm之間為低危險性降雨量,降雨量在90-150mm之間為中危險性降雨量,降雨量大于等于150mm的為高危險性降雨量;(b)根據不同區域在不同降雨量下發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同,對不同區域做出預警,而預警的等級越高,發生滑坡的可能性就越大;預警等級由高到低依次為:5級預警、4級預警、3級預警、2級預警及1級預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數據處理的方法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
技術介紹
目前對地質災害中滑坡災害的研宄主要集中在區域性滑坡,而隨著全球氣候的變 化,極端天氣過程的增多,短時的強降水對滑坡災害的誘發越來越嚴重,對滑坡災害在特殊 天氣條件下的預警提出了新的要求。降雨型滑坡預警與區域性滑坡有極大的關聯,同一地 區,不同危險性等級的滑坡災害對同一降雨過程的反應并不相同。同時,相同危險性等級的 滑坡災害對不同降雨強度反應也會不同。現有的滑坡災害研宄就只對土壤本身的土質和松 實度進行計算,并得出滑坡發生的可能性概率,并未結合外界環境因素進行分析,準確性不 高。未對滑坡發生時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估計,導致在滑坡發生時,所采取的措施不到位, 財產損失嚴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全面考慮導致滑坡發生的因素,提 高了檢測的精確度的。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種,其操作過程如下: (1)計算待檢測范圍內不同區域滑坡發生的概率,并根據發生概率的大小對待檢 測范圍進行危險等級劃分,該劃分的危險等級區域包括極地危險區、低危險區、中危險區、 高危險區及極高危險區; (2)降雨型滑坡災害預警分析過程如下: (a)不同降雨量發生滑坡的可能性:降雨量在0-99mm之間為低危險性降雨量,降 雨量在90-150mm之間為中危險性降雨量,降雨量大于等于150mm的為高危險性降雨量; (b)根據不同區域在不同降雨量下發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同,做出預警;預警等級 如下: 5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極大,條件為:極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 或高危險性降雨量時;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 4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較大,條件為:極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 時;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中危險區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 3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中等,條件為: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 時;中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低危險區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 2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極較小,條件為:中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 時;低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極低危險區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 1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極小,條件為:低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 時;極低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時;極低危險區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 本專利技術對不同雨量下發生滑坡的可能性和不同區域發生滑坡的可能性均進行了 分析,同時將兩者結合,對待檢測范圍內滑坡發生的肯能性進行精確的預測,進而提高了預 測的精確度,并能及時作出警報,增強了安全性,減小了財產損失。 進一步地,還包括步驟(3)災害易損性評估,包括人口易損性評估、經濟易損性評 估和社會易損性評估;并根據損失程度的高低分為極低易損性、低易損性、中易損性、高易 損性以及極高易損性五個等級。該設置對可能發生滑坡的區域進行災害性評估,根據易損 程度的不同,估算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而及時采取措施,將損失降至最低。 進一步地,所述人口易損性考慮的影響因子包括人口年齡結構、貧窮程度、受教育 程度及人口密度;經濟易損性考慮的影響因子包括建筑物、公路及土地資源;社會易損性 考慮的影響因子包括應急能力、社會福利及醫療指數。該設置充分考慮了人口、經濟及社會 易損性的影響因素,提高了易損性評估的準確性。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中不同區域滑坡發生的概率計算過程如下: 以x= (Xi,X2,…,XpjT表示不同因素影響滑坡發生的概率,以31 (X)表示滑坡發 生的概率,建立31 (X)與X= (Xi,X2,…,XpjT之間的某個函數關系 Jr(x) =f(X1;X2, ???,XP_1); 對it(x)作如下變換: 則當 0〈it(x)〈l時,_ 00〈 0 〈+ °°,這時可令所述f(Xi,X2,…,XpJ為線性函數,艮P,則建立線性Logistic回歸模型 如下: Logistic回歸模型的計算: (a)參數估計,首先要利用觀測數據對模型中的參數0 = (0。,^,…,后^)T作 估計;用最大似然估計和迭代算法,求解參數0的估值 (b)統計檢驗,計算的觀測值,判斷所選的因素的顯著性; (c)得到參數的極大似然估計、標準差等有關量; (d)將由參數估算的結果帶回Logistic回歸模型方程中,計算得到滑坡發生的概 率JT(x);把不同區域內的不同因素影響滑坡發生的概率x帶入Logistic回歸模型方程, 進而得到不同區域發生滑坡的概率。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d)中,影響滑坡發生概率的因素包括坡高、坡度、坡向、地質 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到水系的距離及到交通道路的距離。充分考慮了外界因素對不同區域 發生滑坡的可能性。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1)中對待檢測區域進行危險等級劃分,同時建立滑坡危險 區劃圖;步驟⑵中,收集待檢測范圍內不同區域的降雨量,并根據降雨量的不同建立區域 降雨量等級圖;將滑坡危險區劃圖和區域降雨量等級圖進行疊加得到滑坡預警圖。該設置 可方便觀察。 進一步地,所述步驟(2)中,分別建立待檢測范圍的交通分布圖、人口分布圖及建 筑物分布圖,將該交通分布圖、人口分布圖及建筑物分布圖分別與所述滑坡預警圖疊加形 成獨立災害預警圖。該設置可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發布警報,將損失降至最低。 綜上所述,本專利技術充分考慮了降雨量與不同區域本身發生滑坡的可能,進而提高 了預測的精確度。【附圖說明】 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滑坡分析點采樣示意圖; 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滑坡危險區劃圖; 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區域降雨量等級圖; 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滑坡預警圖; 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滑坡危險路段圖。【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
的人員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方案,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 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圖1-5所示,一種,其操作過程如下: (1)計算待檢測范圍內不同區域滑坡發生的概率,并根據發生概率的大小對待檢 測范圍進行危險等級劃分,該劃分的危險等級區域包括極地危險區、低危險區、中危險區、 高危險區及極高危險區。 具體的,所述滑坡概率計算的過程:要研宄滑坡發生的概率與某些環境因素的關 系,影響滑坡發生概率的因素包括坡高、坡度、坡向、地質類型、土地利用類型、到水系的距 離及到交通道路的距離。所述不同區域滑坡發生的概率計算的過程如下: 以x=久,X2,…,XpjT表示影響滑坡發生,將滑坡發生定義為事件A,以Jr(x)表 示滑坡發生的概率,如果我們建立(X)與X= (Xi,X2,…,XpjT之間的某個函數關系: 31 (x) =f(X1;X2, ???,XP_1); 則依此可研宄X與31 (X)間的依賴關系。但是31 (X)取值在0與1之間,因此必 須對f(Xi,X2,…,Xh)加以限制,使其取值在0與1之間,才有可能建立31 (x)與f(Xi,X2,… ,XpJ之間合適的關系。或者等價地,我們對31 (X)加以變換,使當31 (X)在0與1之間取 值時該函數的值域為(_<-,+ <-),這樣我們可以取f(Xi,X2,…,XpJ為一些常用的函數, 如線性函數、多項式函數等。通常對(x)作如下變換:則當 0〈it(x)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強降雨型滑坡災害預警方法,其操作過程如下:(1)計算待檢測范圍內不同區域滑坡發生的概率,并根據發生概率的大小對待檢測范圍進行危險等級劃分,該劃分的危險等級區域包括極地危險區、低危險區、中危險區、高危險區及極高危險區;(2)降雨型滑坡災害預警分析過程如下:(a)不同降雨量發生滑坡的可能性:降雨量在0?99mm之間為低危險性降雨量,降雨量在90?150mm之間為中危險性降雨量,降雨量大于等于150mm的為高危險性降雨量;(b)根據不同區域在不同降雨量下發生滑坡的可能性不同,做出預警;預警等級如下:5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極大,條件為:極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或高危險性降雨量時;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4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較大,條件為:極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時;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中危險區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3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中等,條件為:高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時;中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低危險區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2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極較小,條件為:中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時;低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極低危險區降雨量為高危險性降雨量時;1級預警,滑坡發生可能性極小,條件為:低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時;極低危險區的降雨量為低危險性降雨量時;極低危險區降雨量為中危險性降雨量時。...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斌,文仁強,張耀東,
申請(專利權)人:杭州辰青和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