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包括檢票系統、中控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所述檢票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均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包括檢票裝置,所述檢票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接收裝置,所述智能座椅通過中控系統與無線通訊裝置無線信號連接。該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全程自助乘坐,通過智能手機實現自助檢票,并且通過智能手機的內置導航系統及APP軟件來快速精準地找到座位,并且能夠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對座椅的自動調節和記憶,使得每一個乘客均能夠在乘務系統中保留個人數據,減少了每次復雜的調節操作,大大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并且提高了人們乘坐的舒適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
技術介紹
隨著物聯網和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智能化系統逐漸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之中。軌道交通是目前人們出行選擇度較大的一種交通工具,現有的軌道交通中,由于技術革新比較慢,所以在乘坐時給人們帶來了很多不方便,單一的快速運輸功能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本專利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包括檢票系統、中控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所述檢票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均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包括檢票裝置,所述檢票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接收裝置,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發射裝置,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與無線射頻接收裝置之間通過無線射頻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部設有APP控制軟件,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與APP控制軟件數據互通;所述智能座椅內部設有GPS定位系統,所述智能座椅通過中控系統與無線通訊裝置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智能座椅和無線通訊裝置均通過藍牙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上設有顯示屏,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部設有導航系統,所述導航系統通過中控系統與智能座椅內部的GPS定位系統數據互通,所述導航系統與顯示屏數據互通;所述智能座椅內部設有電動調節機構,所述電動調節機構通過中控系統與無線通訊裝置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中控系統和智能座椅內部均設有PLC。作為優選,所述藍牙采用藍牙4.0協議。作為優選,所述無線通訊裝置為智能手機。作為優選,所述中控系統還包括無線路由裝置,所述無線通訊裝置通過WIFE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作為優選,所述中控系統還包括數據存儲系統,所述智能座椅與數據存儲系統之間數據互通,所述無線通訊裝置通過中控系統與數據存儲系統之間實現數據交換。作為優選,所述智能座椅內設有第二數據存儲系統,所述第二數據存儲系統通過藍牙與無線通訊裝置無線信號連接。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全程自助乘坐,通過智能手機實現自助檢票,并且通過智能手機的內置導航系統及APP軟件來快速精準地找到座位,并且能夠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對座椅的自動調節和記憶,使得每一個乘客均能夠在乘務系統中保留個人數據,減少了每次復雜的調節操作,大大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并且提高了人們乘坐的舒適度。附圖專利技術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專利技術。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的原理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的系統原理圖;圖中:1.檢票系統,2.中控系統,3.無線通訊裝置,4.智能座椅,11.無線射頻接收裝置,21.無線路由裝置,22.數據存儲系統,31.無線射頻發射裝置,32.APP控制軟件,33.導航系統,34.顯示屏,41.第二數據存儲系統,42.GPS定位系統,43.電動調節機構?!揪唧w實施方式】現在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的專利技術。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專利技術本專利技術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專利技術有關的構成。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包括檢票系統1、中控系統2、無線通訊裝置3和智能座椅4,所述檢票系統1、無線通訊裝置3和智能座椅4均與中控系統2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I包括檢票裝置,所述檢票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接收裝置11,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內設有無線射頻發射裝置31,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31與無線射頻接收裝置11之間通過無線射頻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內部設有APP控制軟件32,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31與APP控制軟件32數據互通;所述智能座椅4內部設有GPS定位系統42,所述智能座椅4通過中控系統2與無線通訊裝置3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智能座椅4和無線通訊裝置3均通過藍牙與中控系統2無線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上設有顯示屏34,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內部設有導航系統33,所述導航系統33通過中控系統2與智能座椅內部的GPS定位系統42數據互通,所述導航系統33與顯示屏34數據互通;所述智能座椅4內部設有電動調節機構43,所述電動調節機構43通過中控系統2與無線通訊裝置3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1、中控系統2和智能座椅4內部均設有PLC。作為優選,所述藍牙采用藍牙4.0協議。作為優選,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為智能手機。作為優選,所述中控系統2還包括無線路由裝置21,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通過WIFE與中控系統2無線信號連接。作為優選,所述中控系統2還包括數據存儲系統22,所述智能座椅4與數據存儲系統22之間數據互通,所述無線通訊裝置3通過中控系統2與數據存儲系統22之間實現數據交換。作為優選,所述智能座椅4內設有第二數據存儲系統41,所述第二數據存儲系統41通過藍牙與無線通訊裝置3無線信號連接。乘客在檢票時,只需要將智能手機內的APP控制軟件32打開,與檢票系統I之間建立無線連接,就能實現數據互通,通過無線射頻接收裝置11來接收無線射頻發射裝置31發出的數據信息,進而中控系統2對信息進行識別后對乘客進行授權,授權信息會在APP控制軟件32上進行體現;在乘客檢票通過后,APP控制軟件32就會自動打開智能手機內的導航系統33,而此時,智能座椅4上的GPS定位系統42會將位置信息以坐標的形式發送至導航系統33,進而乘客手持智能手機可以方便快捷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在乘客坐上智能座椅4后,能夠通過APP控制軟件實現對智能座椅4的電動調節結構43進行遙控調節,當智能座椅4被調節到乘客的最佳舒適狀態后,乘客可以通過APP控制軟件32將此時的智能座椅4的狀態信息分別存儲到中控系統2的數據存儲系統22和智能座椅4的第二數據存儲系統41中,建立用戶的數據檔案,這樣下回乘客再進行乘坐時,就可以直接通過APP控制軟件32對電動調節結構43實現一次性調節,而這個過程可以是通過智能手機與中控系統2實現互聯后實施,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與智能座椅4直接進行數據互通。這里的電動調節機構43實際上類似于汽車的電動調節座椅,通過控制系統來實現對電動調節機構43中的電機和傳動機構進行控制和調節。與現有技術相比,該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通過物聯網實現全程自助乘坐,通過智能手機實現自助檢票,并且通過智能手機的內置導航系統及APP軟件來快速精準地找到座位,并且能夠通過智能手機來實現對座椅的自動調節和記憶,使得每一個乘客均能夠在乘務系統中保留個人數據,減少了每次復雜的調節操作,大大便利了人們的出行,并且提高了人們乘坐的舒適度。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
技術實現思路
,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專利技術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局鳈囗棥?.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檢票系統、中控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所述檢票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均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包括檢票裝置,所述檢票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接收裝置,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發射裝置,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與無線射頻接收裝置之間通過無線射頻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助乘務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檢票系統、中控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所述檢票系統、無線通訊裝置和智能座椅均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包括檢票裝置,所述檢票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接收裝置,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設有無線射頻發射裝置,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與無線射頻接收裝置之間通過無線射頻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部設有APP控制軟件,所述無線射頻發射裝置與APP控制軟件數據互通;所述智能座椅內部設有GPS定位系統,所述智能座椅通過中控系統與無線通訊裝置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智能座椅和無線通訊裝置均通過藍牙與中控系統無線信號連接,所述無線通訊裝置上設有顯示屏,所述無線通訊裝置內部設有導航系統,所述導航系統通過中控系統與智能座椅內部的GPS定位系統數據互通,所述導航系統與顯示屏數據互通;所述智能座椅內部設有電動調節機構,所述電動調節機構通過中控系統與無線通訊裝置無線信號連接;所述檢票系統、中控系統和智能座椅內部均設有PLC。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萍,
申請(專利權)人:張萍,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