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布了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它包括墩頂帽梁(1)、墩身(3)和基礎(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身(3)為三個間隔布置與基礎(4)相連的墩樁(3.3);所述的墩頂帽梁(1)和墩身(3)之間設有過渡的托盤(2);所述托盤(2)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是托盤上部(2.1)和托盤下部(2.2);所述的托盤下部(2.2)包括兩個拱(2.2.1)和三個間隔布置的拱腳(2.2.2),所述的三個拱腳(2.2.2)分別與三個墩身(3)一一對應澆筑為一體;它解決了現有的四線鐵路橋梁橋墩實體橋墩因混凝土水化熱過大而導致的表面裂紋的缺點,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節省混凝土圬工、橋墩抗震性能優越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到橋墩的
,更加具體來說是一種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
技術介紹
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推動了鐵路的建設,橋梁在擬建線路中占有較高比例,特別是隨著城鎮化的發展,土地資源極其緊張,多線鐵路的線位受到越來越多的限制,多線鐵路并行的趨勢越發多見;現有的四線鐵路橋梁橋墩設計普遍存在的問題是橋梁橫橋向較寬、橋墩橫向體型過大、橋墩混凝土圬工體量較大,并且實體橋墩因混凝土水化熱過大而導致的表面裂紋、橫向寬大、造型笨重、四線變線間距橋墩整體設計等諸多難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橋墩混凝土圬工體量較大的問題而提出一種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本技術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它包括墩頂帽梁、墩身和基礎,所述的墩身為三個間隔布置與基礎相連的墩粧;所述的墩頂帽梁和墩身之間設有過渡的托盤;所述托盤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是托盤上部和托盤下部;所述的托盤下部包括兩個拱和三個間隔布置的拱腳,所述的兩個拱的三個拱腳分別與三個墩身一一對應澆筑為一體。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墩頂帽梁包括帽梁下底面;所述的帽梁下底面到墩身過渡拱頂之間為托盤上部;所述的托盤上部正面和側面均采用圓曲面結構。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的拱包括位于頂端的墩身過渡拱頂和底端的墩身過渡拱底;所述的墩身過渡拱頂到墩身過渡拱底之間為托盤下部;所述的托盤下部采用M型雙圓弧拱結構。本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本技術采用M型拱結構很好地克服了四線鐵路橋墩橫向寬大、笨重的外觀形象,提升了橋墩輕巧、舒展的視覺效果;2、本技術采用最大限度減小橋墩混凝土圬工量,避免實體橋墩因混凝土水化熱過大而導致的表面裂紋;3、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極大地改善了橋墩結構抗震性能,充分體現了結構抗震延性設計理念。【附圖說明】圖1為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壤正面不意圖。圖2為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側面示意圖。圖3為頂帽平面示意圖。圖4為圖1中A-A截面示意圖。圖5為圖1中B-B截面示意圖。圖6為圖1中C-C截面示意圖。圖中:墩頂帽梁1、帽梁下底面1.1、托盤2、托盤上部2.1、托盤下部2.2、拱2.2.1、拱腳2.2.2、墩身3、墩身過渡拱頂3.1、墩身過渡拱底3.2、墩粧3.3、基礎4。【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實施情況,但它們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定,僅作舉例而已;同時通過說明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和容易理解。參照圖1-6所示:本技術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它包括墩頂帽梁1、托盤2、墩身3和基礎4。所述的墩頂帽梁I即為整個橋墩的支承梁部,其截面為矩形;所述的墩頂帽梁I包括帽梁下底面1.1 ;所述的墩頂帽梁I和墩身3之間為所述的托盤2 ;所述的托盤2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即為托盤上部2.1和托盤下部2.2。所述的墩頂帽梁I的帽梁下底面1.1到墩身過渡拱頂3.1之間為所述的托盤上部2.1 ;所述的托盤上部2.1的正面及側面均采用圓曲面形成,其中四角部分為墩身大切角逐步過渡到墩頂帽梁底不切角;所述的托盤上部2.1正面和側面均采用圓曲面結構。所述的墩身過渡拱頂3.1到墩身過渡拱底3.2之間為所述的托盤下部2.2 ;所述的托盤下部2.2包括兩個拱2.2.1和三個間隔布置的拱腳2.2.2 ;所述的三個拱腳2.2.2分別與三個墩身3 —一對應澆筑為一體。所述的墩身3為三個間隔布置與基礎4相連的墩粧3.3 ;三個墩粧3.3的下部均與所述的基礎4澆筑為一體。其中拱結構邊緣為墩身大切角逐步過渡為拱頂不切角;所述的托盤下部2.2采用M型雙圓弧拱結構。主墩和墩身計劃分兩節進行澆筑,第一次澆筑托盤以下墩身3 ;第二次澆筑托盤2及頂帽帽梁I形成M型雙圓弧拱結構。上述未詳細說明的部分均為現有技術。【主權項】1.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它包括墩頂帽梁(1)、墩身(3)和基礎(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身(3)為三個間隔布置與基礎(4)相連的墩粧(3.3);所述的墩頂帽梁(I)和墩身(3)之間設有過渡的托盤(2);所述托盤(2)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是托盤上部(2.1)和托盤下部(2.2);所述的托盤下部(2.2)包括兩個拱(2.2.1),所述的兩個拱的三個拱腳(2.2.2)分別與三個墩身(3) —一對應澆筑為一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頂帽梁(I)包括帽梁下底面(1.D ;所述的帽梁下底面(1.D到墩身過渡拱頂(3.1)之間為托盤上部(2.1);所述的托盤上部(2.1)正面和側面均采用圓曲面結構。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2.2.1)包括位于頂端的墩身過渡拱頂(3.1)和底端的墩身過渡拱底(3.2);所述的墩身過渡拱頂(3.1)到墩身過渡拱底(3.2)之間為托盤下部(2.2);所述的托盤下部(2.2)采用M型雙圓弧拱結構。【專利摘要】本技術公布了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它包括墩頂帽梁(1)、墩身(3)和基礎(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身(3)為三個間隔布置與基礎(4)相連的墩樁(3.3);所述的墩頂帽梁(1)和墩身(3)之間設有過渡的托盤(2);所述托盤(2)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是托盤上部(2.1)和托盤下部(2.2);所述的托盤下部(2.2)包括兩個拱(2.2.1)和三個間隔布置的拱腳(2.2.2),所述的三個拱腳(2.2.2)分別與三個墩身(3)一一對應澆筑為一體;它解決了現有的四線鐵路橋梁橋墩實體橋墩因混凝土水化熱過大而導致的表面裂紋的缺點,本技術具有節省混凝土圬工、橋墩抗震性能優越的優點。【IPC分類】E01D19/02【公開號】CN204626244【申請號】CN201520277827【專利技術人】羅世東, 廖祖江, 張文華, 朱軍濤, 李元俊, 李海泉 【申請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9月9日【申請日】2015年4月2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四線鐵路空間曲面M型橋墩,它包括墩頂帽梁(1)、墩身(3)和基礎(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墩身(3)為三個間隔布置與基礎(4)相連的墩樁(3.3);所述的墩頂帽梁(1)和墩身(3)之間設有過渡的托盤(2);所述托盤(2)包括上下兩個部分,分別是托盤上部(2.1)和托盤下部(2.2);所述的托盤下部(2.2)包括兩個拱(2.2.1),所述的兩個拱的三個拱腳(2.2.2)分別與三個墩身(3)一一對應澆筑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世東,廖祖江,張文華,朱軍濤,李元俊,李海泉,
申請(專利權)人: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湖北;4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