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植物暖房,包括太陽能集熱器、蓄水池、種植盒、水泵、地暖器和沼氣池,所述太陽能植物暖房設有兩層以上暖房,呈金字塔狀設置;暖房中央裝有供熱保溫管,供熱保溫管與太陽能集熱器和地暖器連接;蓄水池與太陽能集熱管和地暖器連接,在種植盒的上方設置澆灌器,澆灌器通過水泵與蓄水池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太陽能植物暖房,結構簡單,安裝簡便,能夠充分利用太陽能、地熱能、沼氣能,解決了目前我國農村普遍存在的土地資源嚴重匱乏,以及各種能源無法充分利用到農業生產當中的問題,使可再生能源得到最大的利用減少了煤電水資源的浪費。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太陽能設備,尤其涉及一種太陽能植物暖房。
技術介紹
太陽能(5.ο7<3_τ eflergjO,是指太陽的熱福射能,主要表現就是常說的太陽光線。在現代一般用作發電或者為熱水器提供能源。自地球上生命誕生以來,就主要以太陽提供的熱輻射能生存,而自古人類也懂得以陽光曬干物件,并作為制作食物的方法,如制鹽和曬咸魚等。在化石燃料日趨減少的情況下,太陽能已成為人類使用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并不斷得到發展。太陽能的利用有光熱轉換和光電轉換兩種方式,太陽能發電是一種新興的可再生能源。廣義上的太陽能也包括地球上的風能、化學能、水能等。太陽能熱水器是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的裝置,將水從低溫度加熱到高溫度,以滿足人們在生活、生產中的熱水使用。太陽能熱水器按結構形式分為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和平板式太陽能熱水器,真空管式太陽能熱水器為主,占據國內95%的市場份額。真空管式家用太陽能熱水器是由集熱管、儲水箱及支架等相關附件組成,把太陽能轉換成熱能主要依靠集熱管,集熱管利用熱水上浮冷水下沉的原理,使水產生微循環而達到所需熱水。太陽能熱水器理論上是一次投資,使用不花錢。實際上不可能。原因是無論任何地方,每年都有陰云雨雪天氣以及冬季日照不足天氣。在此氣候下主要靠電加熱制熱水(也有一些產品是靠燃氣加熱),每年平均有25%~50%以上的熱水需要完全靠電加熱(地區之間不盡相同,陰天多的地區實際耗電量還要大。上海地區近三年的統計數據表明,平均每年陰雨天高達67%,滿負荷利用太陽能熱水器其70%的熱能來自電或者燃氣)。這樣一來太陽能熱水器實際耗電量比熱泵熱水器大。此外,敷設在太陽能熱水器室外管路上的“電熱防凍帶(只在北方地區有)”,也要消耗大量電能。除此以外,太陽能熱水器在結構上還存在多種難以解決的技術缺陷。1、熱水管路長達十幾米,每次使用都要浪費很多水。以典型的Φ 12毫米水管計算,每I米長度存水為0.113公斤。若太陽能熱水管長度平均為15米,則每次使用都要浪費大約1.7公斤水。若平均每天使用6次,則每天浪費10.2公斤水;每月浪費360公斤水;每年浪費4320公斤水;十年浪費43200公斤水!以浪費水為代價節省一些電,恐怕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若知道這些都不會認可。中國的660多個城市中,一半以上城市不同程度缺水,其中嚴重缺水的有111個,每年因缺水影響工業產值就達到2000多億元。2、需要一整天的日照才能把水曬熱,天氣好的時候也只能保證晚上有熱水,白天和夜間很少有熱水可用。不能保證使用者24小時熱水供應,舒適性差。3、太陽能熱水器的采光板必須安裝在屋頂上,既龐大笨重,又影響建筑美觀(越是高檔住宅區越明顯),還容易損壞屋頂防水層。4、光電互補,實際上沒法恰當的實現。市場90%的太陽能熱水器存在著難以克服的頑癥:冬天水溫達不到,或者只能產生少量熱水;這些產品只能在夏秋季陽光充足的時候用,冬季日照弱時根本不能用,或者產生的熱水太少,不好用,客戶經常投訴;其實,真正的太陽能熱水器必須是一年四季都能用的。熱水使用量比較大的時間是集中在冬天,而冬天的集熱效果又不能滿足使用要求,基本上受氣候條件的限制,擺脫不了普通太陽能熱水器“靠天吃飯”的局限,很難保證冬天照樣有充足的熱水。很多太陽能經銷商為彌補熱水產量不足,需要增加電輔助或者油鍋爐,但是這樣形成雙重投資,增加客戶的經濟負擔。消費者實際使用時候因此會白白浪費很多電能,并進一步減少使用的舒適度。太陽能熱水器為了在日照不足天氣也能有熱水,基本都采用了所謂的“光電互補”技術,也就是在太陽能熱水器上再增加一個電加熱器。理論上說,只要熱水不足就可以“讓”該電熱管加熱。這聽起來很美。實際上由于消費者使用熱水模式很復雜,一年365天日照情況也不是固定。所以根本沒辦法恰當的解決“何時啟動電加熱最合適”。采用溫度控制、時間控制實際上都不行(因為日照充足天氣剛注的自來水溫度也低于設定溫度,若單純采用溫度控制,那么會在不需要電加熱時候也通電)。使得這個初看上去簡單的“電加熱控制”問題沒有任何太陽能廠家完善的解決一一百分之百的太陽能廠家都算在內。5、還有一條嚴重缺點就是現在市場99%以上都是非常落后的“非承壓式”(包括太陽能熱水器領域幾個強勢品牌,銷售的全部都是這種非承壓式),俗稱“落水式”。其進水、出水只有一根水管,使用非常不方便,根本就談不上舒適。中國國土遼闊,土地資源總量豐富,而且土地利用類型齊全,這為中國因地制宜全面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中國人均土地資源占有量小,而且各類土地所占的比例不盡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后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絕對數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中國國土地面積144億畝。其中,耕地約20億畝,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9%,林地18.7億畝,占12.98%,草地43億畝,占29.9%,城市、工礦、交通用地12億畝,占8.3%,內陸水域4.3億畝,占2.9%,宜農宜林荒地約19.3億畝,占13.4%。中國耕地面積居世界第4位,林地居第8位,草地居第2位,但人均占有量很低。世界人均耕地0.37公頃,中國人均僅0.1公頃,人均草地世界平均為0.76公頃,中國為0.35公頃。發達國家I公頃耕地負擔1.8人,發展中國家負擔4人,中國則需負擔8人,其壓力之大可見一斑,盡管中國已解決了世界1/5人口的溫飽問題,但也應注意到,中國非農業用地逐年增加,人均耕地將逐年減少,土地的人口壓力將愈來愈大。類型多樣、區域差異顯著中國地跨赤道帶、熱帶、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和寒溫帶,其中亞熱帶、暖溫帶、溫帶合計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71.7%,溫度條件比較優越。從東到西又可分為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32.2%)、半濕潤地區(占土地面積17.8%)、半干旱地區(占土地面積19.2%)、干旱地區(占土地面積30.8%)ο又由于地形條件復雜,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等各類地形交錯分布,形成了復雜多樣的土地資源類型,區域差異明顯,為綜合發展農、林、牧、副、漁業生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難以開發利用和質量不高的土地比例較大中國有相當一部分土地是難以開發利用的。在全國國土總面積中,沙漠占7.4%,戈壁占5.9%,石質裸巖占4.8%,冰川與永久積雪占0.5%,加上居民點、道路占用的8.3%,全國不能供農林牧業利用的土地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6.9 %。此外,還有一部分土地質量較差。在現有耕地中,澇洼地占4.0%,鹽堿地占6.7%,水土流失地占6.7%,紅壤低產地占12%,次生潛育性水稻土為6.7%,各類低產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太陽能植物暖房,包括太陽能集熱器、蓄水池、種植盒、水泵、地暖器和沼氣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植物暖房設有兩層以上暖房,呈金字塔狀設置;暖房中央裝有供熱保溫管,供熱保溫管與太陽能集熱器和地暖器連接;蓄水池與太陽能集熱管和地暖器連接,在種植盒的上方設置澆灌器,澆灌器通過水泵與蓄水池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昭鍵,韋冠川,陸俊行,丘秋燕,甘偉平,周子茜,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吉寬太陽能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