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所述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間,所述第一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連接部及設置于該第一連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連接部及自該第二連接部向內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平行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板條角接合結構設計更為巧妙,相互結合牢固性強、不易斷裂,從而使得家具使用壽命更久,且加工難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組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家具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隨著現代審美的變化,各類高檔家具出現在人們的生活中。對于高檔家具而言,其材料、外觀、制作工藝、使用壽命等因數均是考量家具檔次的重要指標。家具通過各種平板件、曲板件、方材件、圓材件等相互拼裝,上述家具零部件的組合方式包括各類榫結構。當前,板條角接合結構廣泛應用于各類高檔家具的制作工藝當中。然而,現有技術中板條角接合結構普遍存在結合牢固性差、易斷裂、使用壽命低的缺陷。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板條角接合結構以改善以上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板條角接合結構普遍存在結合牢固性差、易斷裂、使用壽命低的問題。本專利技術解決以上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所述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間,所述第一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連接部及設置于該第一連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連接部及自該第二連接部向內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平行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優選地,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5?20mm之間。優選地,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5?5.5mm。優選地,所述插槽的間隙寬度介于8?16_。優選地,所述插槽的間隙寬度介于10?12mm。優選地,所述第一板條件、第二板條件的端部分別設置有位于所述插槽或插片一側端部的彎折面。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板條角接合結構設計更為巧妙,相互結合牢固性強、不易斷裂,從而使得家具使用壽命更久,且加工難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組裝。【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申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申請中記載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板條角接合結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板條角接合結構中兩個板條件的組裝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并參照附圖,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詳細說明。應該理解,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此外,在以下說明中,省略了對公知結構和技術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專利技術的概念。參照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的第一實施例中,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條件10和第二板條件20,比如,其還包括第三板條件30。當然板條件的數量不受限制。所述第一板條件10和第二板條件20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板條件10、第二板條件20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間,所述第一板條件10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連接部11及設置于該第一連接部11上的插片12,所述第二板條件20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連接部21及自該第二連接部21向內凹陷形成的插槽22,所述插片12插置于所述插槽22內,所述插槽22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平行相對設置的第一壁24和第二壁26,所述第一壁24和第二壁26的厚度介于3?6_。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專利技術的組裝效果,所述第一板條件10、第二板條件20的厚度介于15?20mm之間優選地,所述第一壁24和第二壁26的厚度介于3.5?5.5mm。優選地,所述插槽22的間隙寬度介于8?16mm。更優選地,所述插槽22的間隙寬度介于10?12mm。所述第一板條件10、第二板條件20的端部分別設置有位于所述插槽22或插片12 —側端部的彎折面25。相較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的板條角接合結構設計更為巧妙,相互結合牢固性強、不易斷裂,從而使得家具使用壽命更久,且加工難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組裝。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以上述依據本專利技術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專利技術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專利技術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主權項】1.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條角接合結構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所述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間,所述第一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連接部及設置于該第一連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連接部及自該第二連接部向內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平行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5?20mm之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5?5.5mmο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間隙寬度介于8?1 Bmnin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的間隙寬度介于10 ?12mm。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條件、第二板條件的端部分別設置有位于所述插槽或插片一側端部的彎折面。【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所述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間,所述第一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連接部及設置于該第一連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連接部及自該第二連接部向內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平行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本專利技術的板條角接合結構設計更為巧妙,相互結合牢固性強、不易斷裂,從而使得家具使用壽命更久,且加工難度小,成本低,便于拆卸組裝。【IPC分類】F16B12/10, F16B12/02【公開號】CN104912885【申請號】CN201510179065【專利技術人】史志曄 【申請人】吳中區光福明仕閣古典家具廠【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申請日】2015年4月1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板條角接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條角接合結構至少包括相互接合的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所述第一板條件和第二板條件相互垂直設置,所述第一、第二板條件的厚度介于10~30mm之間,所述第一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一連接部及設置于該第一連接部上的插片,所述第二板條件具有位于其端部的第二連接部及自該第二連接部向內凹陷形成的插槽,所述插片插置于所述插槽內,所述插槽的兩側分別形成有平行相對設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第二壁的厚度介于3~6mm。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志曄,
申請(專利權)人:吳中區光福明仕閣古典家具廠,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