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節能型多點溫度監控式氫氣還原爐,主要包括冷卻水套、爐管、爐體、輕質保溫磚、異型耐火磚、氣力推進器、爐管支撐體、盛料舟皿、加熱體,在爐體內的上下爐管之間以及爐管與下部的異型耐火磚之間設有墊片,在爐管的上下兩側設有溫度檢測器,溫度檢測器連接溫度自動控制系統,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微控制器、溫度測量模塊、驅動控制模塊、溫度信號處理模塊、顯示模塊、時鐘模塊、報警模塊以及RS485通訊模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可以精確的實現氫氣還原爐內溫度的自動監測和智能控制,具有節省、安全可靠的特點,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加工金屬鎢粉的氫氣還原爐,尤其涉及一種節能型多點溫度監控式氫氣還原爐。
技術介紹
:加工超細金屬鎢粉,需要滿足四個主要條件:1、有效的溫度控制;2、氫氣含水量低;3、氫氣流量大;4、舟皿中氧化鎢的料層厚度小,這四個主要條件中,有效的溫度控制的難度相對來是最大的。傳統的加工金屬鎢粉的氫氣還原爐只在爐管的上部設有溫度檢測器,所測的溫度與爐管實際溫度有很大的誤差,往往是溫度在大范圍內來回跳動,不能對溫度進行自動監測和智能控制,生產出的金屬鎢粉粒度大,使得生產效率低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可以精確的實現氫氣還原爐內溫度的自動監測和智能控制,具有節省、安全可靠的特點,提高了生產效率的技術方案:一種節能型多點溫度監控式氫氣還原爐,主要包括冷卻水套、爐管、爐體、輕質保溫磚、異型耐火磚、氣力推進器、爐管支撐體、盛料舟皿、加熱體,爐管支撐體支撐的四根爐管位于爐體的中央,在爐管的周圍設有異型耐火磚,加熱體嵌在異型耐火磚內,在異型耐火磚的外圍設有輕質保溫磚,盛料舟皿位于爐管內,氣力推進器位于爐管的端部,在爐體內的上下爐管之間以及爐管與下部的異型耐火磚之間設有墊片,在爐管的上下兩側設有溫度檢測器,溫度檢測器連接溫度自動控制系統,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微控制器、溫度測量模塊、驅動控制模塊、溫度信號處理模塊、顯示模塊、時鐘模塊、報警模塊以及RS485通訊模塊。作為優選,微控制器分別連接溫度測量模塊、驅動控制模塊、溫度信號處理模塊、顯示模塊、時鐘模塊、報警模塊以及RS485通訊模塊,RS485通訊模塊連接控制中心,溫度檢測器為型號為DS18B20的溫度傳感器,加熱體連接溫度測量模塊。作為優選,溫度測量模塊包含溫度檢測器、電阻E,其中,所述溫度傳感器的三腳接電源,同時接電阻E的一端,電阻E的另一端同時與溫度檢測器的二腳、微控制器的一個I/O 口相連,溫度檢測器的一腳接地。作為優選,驅動控制模塊包含光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雙向可控硅、發光二級管、電阻A、電阻B、電阻C、電阻D,其中,光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中的發光二極管的正極接電阻A的一端,負極與微控制器一個I/O 口相連,電阻A的另一端接發光二極管的負極,發光二極管的正極接電源。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采用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可以精確的實現氫氣還原爐內溫度的自動監測和智能控制,并且能自動報警,具有安全可靠的特點,采用的溫度傳感器具有控制功能強、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微功耗、易于和微控制器進行數據交換等特點,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A-A線的剖視圖;圖3為本技術的溫度自動控制系統連接結構框圖;圖4為本技術的溫度測量模塊電路圖;圖5為本技術的驅動控制模塊電路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的專利技術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如圖1-3所示,一種節能型多點溫度監控式氫氣還原爐,主要包括冷卻水套1、爐管3、爐體5、輕質保溫磚6、異型耐火磚7、氣力推進器10、爐管支撐體11、盛料舟皿、加熱體4,爐管支撐體11支撐的四根爐管3位于爐體5的中央,在爐管3的周圍設有異型耐火磚7,加熱體4嵌在異型耐火磚7內,在異型耐火磚7的外圍設有輕質保溫磚6,盛料舟皿位于爐管3內,氣力推進器10位于爐管3的端部,在爐體5內的上下爐管之間以及爐管3與下部的異型耐火磚7之間設有墊片,在爐管3的上下兩側設有溫度檢測器12,溫度檢測器12連接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在爐管3的進料口,將放有氧化鎢的盛料舟皿,置入爐管3內,然后用氣力推進器10推動盛料舟皿,在其依次通過爐體5內的四個溫控區8的過程中,氫氣從3的出料端所設的氫氣進口 2進入后,與逆向而來的盛料舟皿中的氧化鎢發生還原反應,反應后所得的超細金屬鎢粉通過冷卻水套I進行冷卻,最后從爐管3的出料口移出,反應后所剩的殘余氣體從進料端所設的氫氣出口 9排出,在爐體5內的每個溫控區內,位于爐管3上下兩側的溫度檢測器12,將爐管3上下兩側的實際溫度傳出至溫度自動控制系統。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微控制器13、溫度測量模塊14、驅動控制模塊15、溫度信號處理模塊16、顯示模塊17、時鐘模塊18、報警模塊19以及RS485通訊模塊20,微控制器13分別連接溫度測量模塊14、驅動控制模塊15、溫度信號處理模塊16、顯示模塊17、時鐘模塊18、報警模塊19以及RS485通訊模塊20,RS485通訊模塊20連接控制中心21,加熱體4連接溫度測量模塊14ο溫度檢測器12采集爐內溫度,采集的溫度數據經過溫度信號處理模塊16的處理后,轉變成數字信號,再傳輸給微控制器13,經過微控制器13的運算以及處理,轉換為控制信號再傳給驅動控制模塊15和溫度測量模塊14,進而改變加熱體4的加熱功率,實現對爐溫的準確控制,時鐘模塊18用來為整個系統提供周期脈沖,為控制和記錄數據服務;顯示模塊17用來進行信號的人工輸入以及顯示爐體運行過程中的相關數據。如圖4所示,溫度測量模塊14包含溫度檢測器12、電阻E 5a,其中,溫度傳感器12的三腳123接電源,同時接電阻E 5a的一端,電阻E 5a的另一端同時與溫度檢測器12的二腳122、微控制器13的一個I/O 口相連,溫度檢測器12的一腳121接地,溫度檢測器12為型號為DS18B20的溫度傳感器,采用的溫度傳感器具有控制功能強、傳輸距離遠、抗干擾能力強、微功耗、易于和微控制器進行數據交換等特點,提高了生產效率。如圖5所示,驅動控制模塊15包含光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U、雙向可控硅K、發光二級管b、電阻A la、電阻B 2a、電阻C 3a、電阻D 4a,其中,光親合雙向可控娃驅動器U中的發光二極管的正極接電阻A Ia的一端,負極與微控制器13—個I/O 口相連,電阻A Ia的另一端接發光二極管b的負極,發光二極管b的正極接電源,光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U的硅光敏雙向可控硅的一端接電阻B 2a的一端,另一端接雙向可控硅K的中間端,同時接電阻D 4a的一端,電阻B 2a的另一端同時與雙向可控娃K的一端和電阻C 3a的一端相連,電阻C 3a的另一端接電源,電阻D 4a的另一端接地,雙向可控硅K的另一端接地。發光二極管b在5ma?15ma正向電流作用下發出足夠強度的紅外光,觸發輸出部分,輸出部分是一個硅光敏雙向可控硅,在紅外線的作用下可雙向導通。光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U也常用于較遠距離的信號隔離傳送,消除地電位不同產生的影響;光耦合雙向可控硅驅動器U的發光二極管是電流驅動器件,可以形成電流環路的傳送形式。由于電流環電路是低阻抗電路,對噪音的敏感度低,因此能夠提高系統的抗干擾能力。上述實施例只是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不是對本技術技術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經過創造性勞動即可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實現的技術方案,均應視為落入本技術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節能型多點溫度監控式氫氣還原爐,主要包括冷卻水套(1)、爐管(3)、爐體(5)、輕質保溫磚¢)、異型耐火磚(7)、氣力推進器(10)、爐管支撐體(11)、盛料舟皿、加熱體(4),爐管支撐體(11)支撐的四根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節能型多點溫度監控式氫氣還原爐,主要包括冷卻水套(1)、爐管(3)、爐體(5)、輕質保溫磚(6)、異型耐火磚(7)、氣力推進器(10)、爐管支撐體(11)、盛料舟皿、加熱體(4),爐管支撐體(11)支撐的四根爐管(3)位于爐體(5)的中央,在爐管(3)的周圍設有異型耐火磚(7),加熱體(4)嵌在異型耐火磚(7)內,在異型耐火磚(7)的外圍設有輕質保溫磚(6),盛料舟皿位于爐管(3)內,氣力推進器(10)位于爐管(3)的端部,在爐體(5)內的上下爐管之間以及爐管(3)與下部的異型耐火磚(7)之間設有墊片,在爐管(3)的上下兩側設有溫度檢測器(12),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檢測器(12)連接溫度自動控制系統,所述溫度自動控制系統包括微控制器(13)、溫度測量模塊(14)、驅動控制模塊(15)、溫度信號處理模塊(16)、顯示模塊(17)、時鐘模塊(18)、報警模塊(19)以及RS485通訊模塊(2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何國安,
申請(專利權)人:河源普益硬質合金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