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包括一圓柱形狀的滾筒,所述滾筒呈實心狀,所述滾筒的上下及左右側均開設一通槽,每個通槽內均安裝一方形軸套,每個方形軸套的前端面凸出于滾筒的右側端面,所述方形軸套的左右端均開口,右側開口端通過一過濾網密封,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內部,位于每個方形軸套的另一開口端均安裝一壓塊,所述滾筒的外側端面安裝一軸桿,所述軸桿的外側端活動連接一轉盤,每個凹槽內均安裝一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一研磨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主要用于家庭使用,整體體積小,攜帶方便,使用時,快速轉動轉盤即可完成對物料的研磨,比如核桃等,經濟適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小型轉盤式研磨機。
技術介紹
現有家庭生活中,人們通常需要將一些食物進行細化研磨,比如核桃、芝麻等,將其研磨成核桃粉和芝麻粉,現有技術中,人們通常使用一研磨棒,來回搗鼓,完成物料的研磨,這種方式結構過于簡單,使用時,研磨效率很低,因此人力研磨還有很多不足之處。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研磨效率高、體積小、攜帶方便的小型轉盤式研磨機。本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包括一圓柱形狀的滾筒,所述滾筒呈實心狀,所述滾筒的上下及左右側均開設一通槽,四個通槽分布呈“十”字形,每個通槽的截面均呈方形狀,每個通槽內均安裝一方形軸套,每個方形軸套的前端面凸出于滾筒的右側端面,所述方形軸套的左右端均開口,右側開口端通過一過濾網密封,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內部,位于每個方形軸套的另一開口端均安裝一壓塊,所述滾筒的外側端面安裝一軸桿,所述軸桿的外側端活動連接一轉盤,所述轉盤呈圓柱形狀,所述轉盤正對方形軸套一側開設有四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安裝一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一研磨塊,所述研磨塊凸出于轉盤端面。作為優選,所述滾筒的外壁設置有四根固定板,每根固定板安裝于每塊壓塊的外側,所述固定板的一端面開設一滑槽,垂直于每塊固定板均設置有一壓板,所述壓板的下端正對滑槽位置均設置一滑塊,所述壓板的內側面均安裝一第二彈簧,整個第二彈簧呈拉伸狀,所述壓板的一側面與每塊壓塊的外側面相抵。作為優選,所述滾筒的下端設置一插槽,所述插槽內活動安裝一收納盒,所述收納盒上端正對每塊研磨塊。作為優選,所述壓板與滾筒間采用直接插入式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主要用于家庭使用,整體體積小,攜帶方便,使用時,快速轉動轉盤即可完成對物料的研磨,比如核桃等,經濟適用。【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中滾筒的示意圖。 圖中的編碼分別為:I為滾筒,2為方形軸套,3為過濾網,4為軸桿,5為研磨塊,6為第一彈簧,7為固定板,8為滑槽,9為第二彈簧,10為壓板,11為壓塊,12為收納盒,13為轉盤。【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和圖2所示,本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包括一圓柱形狀的滾筒I,所述滾筒I呈實心狀,所述滾筒I的上下及左右側均開設一通槽,四個通槽分布呈“十”字形,每個通槽的截面均呈方形狀,每個通槽內均安裝一方形軸套2,每個方形軸套2的前端面凸出于滾筒I的右側端面,所述方形軸套2的左右端均開口,右側開口端通過一過濾網3密封,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2內部,位于每個方形軸套2的另一開口端均安裝一壓塊11,所述滾筒I的外側端面安裝一軸桿4,所述軸桿4的外側端活動連接一轉盤13,所述轉盤13呈圓柱形狀,所述轉盤13正對方形軸套2—側開設有四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安裝一第一彈簧6,所述第一彈簧6的一端與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6的另一端連接一研磨塊5,所述研磨塊5凸出于轉盤13端面。如圖1所示,滾筒I的外壁設置有四根固定板7,每根固定板7安裝于每塊壓塊11的外側,所述固定板7的一端面開設一滑槽8,垂直于每塊固定板7均設置有一壓板10,所述壓板10的下端正對滑槽8位置均設置一滑塊,所述壓板10的內側面均安裝一第二彈簧9,整個第二彈簧9呈拉伸狀,所述壓板10的一側面與每塊壓塊11的外側面相抵;滾筒I的下端設置一插槽,所述插槽內活動安裝一收納盒12,所述收納盒12上端正對每塊研磨塊5 ;壓板10與滾筒I間采用直接插入式連接。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時,將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2內部,利用壓塊11壓緊,壓塊11通過外側的壓板10壓緊,壓板10在第二彈簧9的作用下將壓塊11壓緊,使得物料另一端能夠緊貼于過濾網3上,此時只要快速轉動轉盤13,使得轉盤13后端的研磨塊5與凸出的物料進行擠壓,實現快速研磨,使用時快捷方便,無需使用過多人力,研磨好的物料通過收納盒12收集。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主要用于家庭使用,整體體積小,攜帶方便,使用時,快速轉動轉盤即可完成對物料的研磨,比如核桃等,經濟適用。【主權項】1.一種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圓柱形狀的滾筒(I),所述滾筒(I)呈實心狀,所述滾筒(I)的上下及左右側均開設一通槽,四個通槽分布呈“十”字形,每個通槽的截面均呈方形狀,每個通槽內均安裝一方形軸套(2),每個方形軸套(2)的前端面凸出于滾筒(I)的右側端面,所述方形軸套(2)的左右端均開口,右側開口端通過一過濾網(3)密封,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2)內部,位于每個方形軸套(2)的另一開口端均安裝一壓塊(11),所述滾筒(I)的外側端面安裝一軸桿(4),所述軸桿(4)的外側端活動連接一轉盤(13),所述轉盤(13)呈圓柱形狀,所述轉盤(13)正對方形軸套(2) —側開設有四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安裝一第一彈簧(6),所述第一彈簧(6)的一端與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6)的另一端連接一研磨塊(5),所述研磨塊(5)凸出于轉盤(13)端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I)的外壁設置有四根固定板(7),每根固定板(7)安裝于每塊壓塊(11)的外側,所述固定板(7)的一端面開設一滑槽(8),垂直于每塊固定板(7)均設置有一壓板(10),所述壓板(10)的下端正對滑槽(8)位置均設置一滑塊,所述壓板(10)的內側面均安裝一第二彈簧(9),整個第二彈簧(9)呈拉伸狀,所述壓板(10)的一側面與每塊壓塊(11)的外側面相抵。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滾筒(I)的下端設置一插槽,所述插槽內活動安裝一收納盒(12),所述收納盒(12)上端正對每塊研磨塊(5)。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壓板(10)與滾筒(I)間采用直接插入式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包括一圓柱形狀的滾筒,所述滾筒呈實心狀,所述滾筒的上下及左右側均開設一通槽,每個通槽內均安裝一方形軸套,每個方形軸套的前端面凸出于滾筒的右側端面,所述方形軸套的左右端均開口,右側開口端通過一過濾網密封,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內部,位于每個方形軸套的另一開口端均安裝一壓塊,所述滾筒的外側端面安裝一軸桿,所述軸桿的外側端活動連接一轉盤,每個凹槽內均安裝一第一彈簧,所述第一彈簧的一端與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另一端連接一研磨塊。本技術主要用于家庭使用,整體體積小,攜帶方便,使用時,快速轉動轉盤即可完成對物料的研磨,比如核桃等,經濟適用。【IPC分類】B02C7/18【公開號】CN204638268【申請號】CN201520303962【專利技術人】劉蓉蓉 【申請人】劉蓉蓉【公開日】2015年9月16日【申請日】2015年5月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小型轉盤式研磨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圓柱形狀的滾筒(1),所述滾筒(1)呈實心狀,所述滾筒(1)的上下及左右側均開設一通槽,四個通槽分布呈“十”字形,每個通槽的截面均呈方形狀,每個通槽內均安裝一方形軸套(2),每個方形軸套(2)的前端面凸出于滾筒(1)的右側端面,所述方形軸套(2)的左右端均開口,右側開口端通過一過濾網(3)密封,物料放置于方形軸套(2)內部,位于每個方形軸套(2)的另一開口端均安裝一壓塊(11),所述滾筒(1)的外側端面安裝一軸桿(4),所述軸桿(4)的外側端活動連接一轉盤(13),所述轉盤(13)呈圓柱形狀,所述轉盤(13)正對方形軸套(2)一側開設有四個凹槽,每個凹槽內均安裝一第一彈簧(6),所述第一彈簧(6)的一端與凹槽內壁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6)的另一端連接一研磨塊(5),所述研磨塊(5)凸出于轉盤(13)端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蓉蓉,
申請(專利權)人:劉蓉蓉,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