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充氣床墊,包括底墊、多個氣閥、至少一個氣泵和陣列在底墊上的多個氣囊;所述多個氣囊通過充氣鼓起,排氣收縮,所述不同氣囊用于支撐人體的不同部位;所述氣泵通過氣閥對氣囊充氣;所述氣閥用于連接氣泵和氣囊。本發明專利技術充分考慮到上述各種人體工程學和運動生理學原理,創造性的發明專利技術出自動充氣翻身床墊;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的床墊具備與眾不同的、控制身體多個部位同時配合運動的翻身、扭身控制方法,可以實現最舒適的翻身效果和輔助運動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充氣床墊。
技術介紹
很多癱瘓、骨折等重病患者、或者失去運動機能長期臥床的老人,某些身體局部承壓時間過長,血流不暢,久而久之產生褥瘡,給病人本身帶來更多的病痛,也對護理人員造成更大的麻煩。因此市場上陸續出現了防褥瘡氣(床)墊、翻身床墊等產品,也有很多人專利技術了各種不同的充氣床墊、翻身床等產品,提高了護理工作的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結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創新專利技術了具有人體工程學特征的電控充氣翻身床墊,真正實現了與身體各部位運動軌跡緊密貼合,實現各部位同步動作,完成最舒適的翻身和肢體輔助運動的產品目標,為廣大失去運動機能的臥床患者或老人,減輕褥瘡發生概率的充氣床墊。本專利技術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充氣床墊,包括底墊、多個氣閥、至少一個氣泵和陣列在底墊上的多個氣囊;所述多個氣囊通過充氣鼓起,排氣收縮,所述不同氣囊用于支撐人體的不同部位;所述氣泵通過氣閥對氣囊充氣;所述氣閥用于連接氣泵和氣囊。一個氣泵可以連接一個或者多個氣閥,每個氣閥則只能連接一個氣囊。整個床墊可以只用一個氣泵,通過多通的管子,連接多個氣閥,氣閥與氣囊則一一對應,來控制氣囊的充氣或排氣。氣泵只是一直充氣的,而控制器則負責控制氣閥的關閉或打開,實現氣囊的充氣或排氣。如:控制器控制氣閥開關關閉,此時氣泵的氣就充到氣囊中;反之,如果氣囊在充氣狀態下,控制器控制氣閥開關打開,則氣囊里的氣體就通過氣閥的管子排掉。氣泵設置在底墊以外,通常放置于地板上,減少振動噪音。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充分考慮到上述各種人體工程學和運動生理學原理,創造性的專利技術出自動充氣翻身床墊;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床墊具備與眾不同的、控制身體多個部位同時配合運動的翻身、扭身控制方法,可以實現最舒適的翻身效果和輔助運動效果。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做如下改進。進一步,所述氣囊包括扇形氣囊和方形氣囊;所述扇形氣囊充氣后的縱截面呈扇形;所述方形氣囊充氣后的縱截面呈長方形。進一步,所述多個氣囊包括一個方形氣囊和六個扇形氣囊;所述方形氣囊設置于頭枕處,用于支撐頭頸部;所述六個扇形氣囊沿底墊中間線分兩排設置;所述中間線左側和右側分布均勻分布三個扇形氣囊。進一步,所述靠近方形氣囊的一邊的四個扇形氣囊的圓心角朝向底墊中間線;所述此四個扇形氣囊用于協助人體向左側或向右側翻身。進一步,所述遠離方形氣囊的一邊的兩個扇形氣囊的圓心角朝向方形氣囊一側;所述此兩個扇形氣囊用于托起腿部,使人體腿部自然彎曲。進一步,所述氣閥個數與氣囊個數相適配;所述氣閥接受控制器的指令,打開閥門,將氣囊內的氣體排空,每個氣閥控制一個氣囊的充氣和排氣。進一步,還包括多條氣管;所述氣閥與氣泵和氣囊分別通過氣管相連通,所述氣閥還通過一條氣管與外部連通。進一步,還包括控制器和控制中心,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外部輸入指令,并將輸入指令傳輸到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內部集成了人體工程學原理和預設根據人體工程學設計的控制程序,所述控制中心根據輸入指令調用相應控制程序控制氣泵通過氣閥對相應的氣囊進行充氣;所述控制中心根據輸入指令調用相應控制程序控制氣閥對相應的氣囊進行排氣。進一步,所述底墊采用兩塊承重軟墊構成或一個整體承重軟墊構成。進一步,所述方形氣囊充氣時,所述方形氣囊各位置點均衡充氣,所述方形氣囊表面逐步平行鼓起,托起頭頸部。本專利技術是在研宄重病患者和長期臥床老人的身體狀況,研宄各種翻身護理床的結構特點,研宄各種翻身充氣床墊專利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人體工程學原理,創新專利技術了具有人體工程學特征的電控充氣翻身床墊,真正實現了與身體各部位運動軌跡緊密貼合,實現各部位同步動作,完成最舒適的翻身和肢體輔助運動的產品目標,為廣大失去運動機能的臥床患者或老人,減輕褥瘡發生的概率。本專利技術與其他類似專利技術的最大區別,也是本專利技術的專利技術重點,在于:1、本專利技術考慮到:人體在翻身過程中,頭頸部(特別是頸椎)的曲度必須與胸椎和腰椎的曲度配合,與軀干的轉側動作同步進行控制和調整,才能達到翻身后人體頭頸部仍然保持舒服姿勢的效果。2、本專利技術也考慮到:人體在翻身過程中,腿部的彎曲度和姿勢,也會隨著軀干部分的翻身而有所變化,只有在軀干轉側的同時,同步調整腿部的姿勢,才能讓髖部和腿部各關節的姿勢,符合正常人體翻身轉側的生理學特點。3、本專利技術的核心創新點:在充分考慮到上述問題的基礎上,專利技術了符合人體工程學和運動生理學特點的控制方法,即:通過電腦程序設計,控制多個氣囊,在同一時間進行不同的充氣或放氣的操作,推動人體各部位實現不同的運動,從而完成被動式的翻身、扭身、抬腿、伸腿等動作,對長期臥床或癱瘓的病人而言,就可以實現舒適的被動轉側、翻身效果或輔助運動效果。本專利技術所述的人體工程學及運動生理學原理,主要指:當人體翻身時,雙腿必須同時配合運動,而且要雙腿先彎曲起來,上半身再轉側,才是最舒適的姿勢。翻身時,雙腿的運動軌跡是不同的。比如,向左側翻身時,兩個膝蓋先抬起,雙腿彎曲,上半身向左翻身時,左邊膝蓋先向外側傾斜,低于右邊膝蓋,翻身后,右邊膝蓋再與左邊膝蓋靠攏,形成左側臥的最佳舒適姿勢。在翻身過程中,脖子和肩膀之間的空隙隨時都在變化,頸椎的生理曲度也隨著發生變化。如果沒有及時調整枕頭的高度,會影響頸椎的曲度,造成頸椎的疲勞,帶來酸麻、疼痛、洛枕等各種不良癥狀。常人的睡眠必須是左側臥、右側臥和仰臥這三種姿勢互相輪換,且左側臥與右側臥的時間必須大致相等,以避免人體生物力學結構失衡,或者某一側受壓時間過長,而產生疼痛。【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充氣床墊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涉及的控制器控制氣囊的控制原理圖。附圖中,各標號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墊,2、氣囊,21、扇形氣囊,22、方形氣囊。【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非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如圖1所示,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充氣床墊,包括底墊1、多個氣閥、至少一個氣泵和陣列在底墊上的多個氣囊2 ;所述多個氣囊2通過充氣鼓起,排氣收縮,所述不同氣囊2用于支撐人體的不同部位;所述氣泵通過氣閥對氣囊2充氣;所述氣閥用于連接氣泵和氣囊2。 一個氣泵可以連接一個或者多個氣閥,每個氣閥則只能連接一個氣囊。整個床墊可以只用一個氣泵,通過多通的管子,連接多個氣閥,氣閥與氣囊則一一對應,來控制氣囊的充氣或排氣。氣泵只負責充氣,而控制器則負責控制氣閥的關閉或打開,實現氣囊的充氣或排氣。如:控制器控制氣閥開關關閉,此時氣泵的氣就充到氣囊中;反之,如果氣囊在充氣狀態下,控制器控制氣閥開關打開,則氣囊里的氣體就通過氣閥的管子排掉。氣泵設置在底墊以外,通常放置于地板上,減少振動噪音。所述氣囊2包括扇形氣囊21和方形氣囊22 ;所述扇形氣囊21充氣后的縱截面呈扇形;當前第1頁1 2 3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充氣床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墊、多個氣閥、至少一個氣泵和陣列在底墊上的多個氣囊;所述多個氣囊通過充氣鼓起,排氣收縮,所述不同氣囊用于支撐人體的不同部位;所述氣泵通過氣閥對氣囊充氣;所述氣閥用于連接氣泵和氣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游通涵,
申請(專利權)人:游通涵,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