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包括脫碳罐、堿性溶液罐、廢液收集罐,以及電控閥和管道。脫碳罐的內部設置有進氣口、出氣口、進液口、出液口和氣體分散裝置,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氣體分散裝置,有效使CO2氣體充分分散與堿性溶液相接觸,同時氣體檢測傳感器通過檢測CO2氣體的濃度,可實時調節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的流量提供新的堿性溶液,以保證有適量濃度的堿性溶液與CO2氣體充分反應,從而保證持續高效的脫碳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沼氣處理設備
,特別涉及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
技術介紹
沼氣的成分一般有甲燒(CH4)、二氧化碳(CO2)、氧氣(O2)、氮氣(N2)、一氧化碳(CO)、氫氣(H2)、水(H2O)和硫化氫(H2S)等其它氣體組成。沼氣的純化工藝主要保留其可燃和助燃成分甲燒(CH4)、氧氣(O2)、一氧化碳(CO)和氫氣(H2),對沼氣中的H2S,H2O, (302和其它雜質進行去除。脫硫是為了避免硫化氫(H2S)腐蝕設備和管道,硫化氫在沼氣發動機及內燃機中會使軸承和一些配合表面腐蝕,使發動機的潤滑油變質,從而加快發動機磨損;而且泄露的H2S會引起中毒,其燃燒放出的產物SO2、SO3是造成酸雨的罪魁禍首,比H 2S造成的危害還要大。去除沼氣中CO2是因為0)2降低了沼氣的能量密度、熱值、燃燒速度,且增大了沼氣的點火溫度,如果所用的沼氣需要達到天然氣標準或者被用作汽車燃料,那么就必須對其中的CO2進彳丁去除。沼氣中的脫碳方法主要是液體吸收法和固體吸附法,液體吸收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物理吸收法,即利用CO2能溶于某些液體的這一特性將其從混合物中分離出來,不同的溶劑吸收CO2的能力不同,最終達到的純化度也不一樣,但一般都比化學吸收的純化度低。另一類是化學吸收法,根據CO2是酸性氣體的特性,利用堿性吸收劑與CO 2進行化學反應來去除?;瘜W吸收法在不太高的壓力下就可將氣體中的CO2精制到很高的程度。但當用化學吸收時,當化學吸收劑完全反應完后就不再具有吸收CO2的特性,所以化學吸收劑的吸收能力是有限的。在采用堿性溶液法去除0)2的工藝中,通常直接將氣體通入堿性溶液中,存在CO 2氣體不能有效的充分與堿性溶液接觸問題,導致脫硫率較低;同時,堿性溶液和CO2反應,會降低堿性溶液的濃度,從而使吸收效率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該裝置可有效使0)2氣體充分與堿性溶液相接觸,同時利用傳感器和電控閥實時提供新的堿性溶液,保證堿性溶液的濃度,以保證持續較高的脫碳效率。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包括脫碳罐、堿性溶液罐、廢液收集罐,以及電控閥和管道。所述脫碳罐的罐體直徑從下至上為漸擴結構,脫碳罐設置有進氣口、出氣口、進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進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沼氣從進氣口進入脫碳罐內部;所述出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在出氣口處設置有氣體檢測傳感器,用于檢測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所述進液口通過管道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在進液口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用于控制調節堿性溶液的流量;所述出液口設置在脫碳罐的底端,出液口通過管道與廢液收集罐相連,在出液口與廢液收集罐相連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電控閥;脫碳罐的內部設置有氣體分散裝置,所述氣體分散裝置由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和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組成,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呈圓形均勻分布且與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相聯通,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與脫碳罐的進氣口相聯通,通過氣體分散裝置可以使從進氣口進來的沼氣均勻擴散到脫碳罐內部的溶液中;脫碳罐的內部還設置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由轉軸和攪拌槳葉組成,通過攪拌裝置可進一步細化溶液中的沼氣氣泡,使沼氣中的CO2氣體充分與堿性溶液相接觸。在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的孔直徑為3_5mm,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的間距為8—15mm。所述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的長度為100—200mm。本技術設計合理,結構簡單,通過氣體分散裝置,有效使0)2氣體充分分散與堿性溶液相接觸,同時氣體檢測傳感器通過檢測CO2氣體的濃度,可實時調節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的流量提供新的堿性溶液,以保證有適量濃度的堿性溶液與CO2氣體充分反應,從而保證持續高效的脫碳效率?!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的氣體分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的仰視圖。圖中:I堿性溶液罐,2為第一電控閥,3為進氣口,4為出氣口,5為氣體檢測傳感器,6為轉軸,7為攪拌槳葉,8為廢液收集罐,9為第二電控閥,10為出液口,11為脫碳罐,12為氣體分散裝置,12-1為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12-2為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13為進液口。【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如附圖1所示,本技術所涉及的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包括脫碳罐、堿性溶液罐、廢液收集罐,以及電控閥和管道。所述脫碳罐11的罐體直徑從下至上為漸擴結構,脫碳罐設置有進氣口 3、出氣口4、進液口 13和出液口 10;所述進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沼氣從進氣口進入脫碳罐內部;所述出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在出氣口處設置有氣體檢測傳感器5,用于檢測二氧化碳氣體的濃度;所述進液口通過管道與堿性溶液罐I相聯通,在進液口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2,用于控制調節堿性溶液的流量;所述出液口設置在脫碳罐的底端,出液口通過管道與廢液收集罐8相連,在出液口與廢液收集罐相連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電控閥9 ;脫碳罐的內部設置有氣體分散裝置12,參見圖2和圖3,所述氣體分散裝置由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12-1和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12-2組成,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呈圓形均勻分布且與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相聯通,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與脫碳罐的進氣口相聯通,通過氣體分散裝置可以使從進氣口進來的沼氣均勻擴散到脫碳罐內部的溶液中;脫碳罐的內部還設置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由轉軸6和攪拌槳葉7組成,通過攪拌裝置可進一步細化溶液中的沼氣氣泡,使沼氣中的0)2氣體充分與堿性溶液相接觸。所述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的孔直徑為3_5mm,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的間距為8—15mm0所述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的長度為100—200mm。所述脫碳罐的罐體直徑從下至上為漸擴結構,可以使沼氣氣泡上升過程中充分擴散,充分與堿性溶液相接觸。所述氣體檢測傳感器通過檢測CO2氣體的濃度,可實時調節第一電控閥和第二電控閥的流量提供新的堿性溶液,以保證有適量濃度的堿性溶液與0)2氣體充分反應,從而保證持續尚效的脫碳效率。以上對本技術做了示例性的描述,應該說明的是,在不脫離本技術的核心的情況下,任何簡單的變形、修改或者其他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不花費創造性勞動的等同替換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局鳈囗棥?.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包括脫碳罐、堿性溶液罐、廢液收集罐、電控閥和管道,其特征在于: 所述脫碳罐的罐體直徑從下至上為漸擴結構,脫碳罐設置有進氣口、出氣口、進液口和出液口 ;所述進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所述出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在出氣口處設置有氣體檢測傳感器;所述進液口通過管道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在進液口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所述出液口設置在脫碳罐的底端,出液口通過管道與廢液收集罐相連,在出液口與廢液收集罐相連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電控閥; 脫碳罐的內部設置有氣體分散裝置,所述氣體分散裝置由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和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組成,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呈圓形均勻分布且與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相聯通,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與脫碳罐的進氣口相聯通; 脫碳罐的內部還設置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由轉軸和攪拌槳葉組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沼氣純化脫碳裝置,包括脫碳罐、堿性溶液罐、廢液收集罐、電控閥和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脫碳罐的罐體直徑從下至上為漸擴結構,脫碳罐設置有進氣口、出氣口、進液口和出液口;所述進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所述出氣口設置在脫碳罐的頂端,在出氣口處設置有氣體檢測傳感器;所述進液口通過管道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在進液口與堿性溶液罐相聯通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一電控閥;所述出液口設置在脫碳罐的底端,出液口通過管道與廢液收集罐相連,在出液口與廢液收集罐相連的管道上設置有第二電控閥;脫碳罐的內部設置有氣體分散裝置,所述氣體分散裝置由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和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組成,氣體分散裝置分氣管呈圓形均勻分布且與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相聯通,氣體分散裝置主氣管與脫碳罐的進氣口相聯通;脫碳罐的內部還設置有攪拌裝置,攪拌裝置由轉軸和攪拌槳葉組成。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衛華,
申請(專利權)人:天紫環保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