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它包括腿部固定架和腳部固定架,腿部固定架的左右兩端分別連接有自鎖型氣缸彈簧,自鎖型氣缸彈簧的另一端設置在腳部固定架上,腿部固定架設置有粘扣層和腿部粘扣帶,腿部固定架內側面上端設置有按摩層A,按摩層A連接有電機A,腳部固定架設置有按摩層B,按摩層B連接有電機B,腳部固定架左右兩側面上端分別設置有軟護層A和軟護層B,軟護層設置有粘扣層和腳部粘扣帶,軟護層內部設置有水袋,水袋內腔設置有加熱裝置,腿部固定架上設置有4個分別控制自鎖型氣缸彈簧、電機A、電機B和加熱裝置的控制開關,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功能全面、使用方法簡單、舒適便捷、成本低廉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醫用器械
,具體涉及一種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特別涉及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
技術介紹
當腳部肌肉出現拉傷時,有時候長時間不能自行恢復,這時需要對腳部肌肉進行恢復和訓練,現有的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功能比較單一,且使用不方便,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開發一種多功能、使用方法簡單、舒適便捷、成本低廉的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多功能、使用方法簡單、舒適便捷、成本低廉的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本技術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它包括腿部固定架,所述的腿部固定架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釘連接有自鎖型氣缸彈簧,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A,所述的控制開關A設置在腿部固定架左部的頂端,腿部固定架左側設置有粘扣層,所述的粘扣層連接有腿部粘扣帶,所述的腿部粘扣帶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右側,腿部固定架內側面上端設置有按摩層A,所述的按摩層A連接有電機A,所述的電機A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B,所述的控制開關B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左端上部,腿部固定架下端通過合頁連接有腳部固定架,所述的腳部固定架與自鎖型氣缸彈簧連接,腳部固定架設置有按摩層B,所述的按摩層B連接有電機B,所述的電機B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C,所述的控制開關C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右端上部,腳部固定架左右兩側面上端分別設置有軟護層A和軟護層B,所述的軟護層A的左側面上設置有粘扣層,所述的粘扣層連接有腳部粘扣帶,所述的腳部粘扣帶設置在軟護層B的右側面上,軟護層內部設置有水袋,所述的水袋內腔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的加熱裝置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D,所述的控制開關D設置在腿部固定架右部的頂端。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的數量為2個。所述的腿部粘扣帶的數量為2個,且均勻分布。所述的腳部粘扣帶的數量為2個,且均勻分布。所述的按摩層A與人體腿部的穴位相配合。所述的按摩層B與人體腳部的穴位相配合。所述的電機A與電機B為相同的微型電機。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本技術可通過控制開關A控制氣缸彈簧的伸縮,可以實現腳部固定架的上下移動,從而可實現肌肉拉傷后腳部的恢復和訓練,打開控制開關B可以實現對腿部的按摩,打開控制開關C可以實現對腳底的按摩,當腳扭傷后腳部出現淤青時,可以打開控制開關D對軟護層內部水袋的水進行加熱,從而實現軟護層對腳部的熱敷,有利于消除腳部淤青,腿部固定架和軟護層上設置的粘扣層和粘扣帶,可以方便地對腿部和腳部進行固定,按摩層A和按摩層B分別與人體腿部和腳部的穴位相配合,可以對人腿部和腳部進行更好的按摩,本技術具有功能全面、使用方法簡單、舒適便捷、成本低廉的優點。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圖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的局部結構剖面圖。圖3是本使用新型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的軟護層的剖面圖。圖中:1、腿部固定架??2、自鎖型氣缸彈簧??3、控制開關A??4、粘扣層??5、腿部粘扣帶??6、按摩層A??7、電機A??8、控制開關B??9、腳部固定架??10、按摩層B??11、電機B??12、控制開關C??13、軟護層A??14、軟護層B??15、腳部粘扣帶??16、水袋??17、加熱裝置??18、控制開關D。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它包括腿部固定架1,所述的腿部固定架1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釘連接有自鎖型氣缸彈簧2,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2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A3,所述的控制開關A3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左部的頂端,腿部固定架1左側設置有粘扣層4,所述的粘扣層4連接有腿部粘扣帶5,所述的腿部粘扣帶5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的右側,腿部固定架1內側面上端設置有按摩層A6,所述的按摩層A6連接有電機A7,所述的電機A7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B8,所述的控制開關B8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的左端上部,腿部固定架1下端通過合頁連接有腳部固定架9,所述的腳部固定架9與自鎖型氣缸彈簧連接2,腳部固定架9設置有按摩層B10,所述的按摩層B10連接有電機B11,所述的電機B11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C12,所述的控制開關C12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的右端上部,腳部固定架9左右兩側面上端分別設置有軟護層A13和軟護層B14,所述的軟護層A13的左側面上設置有粘扣層4,所述的粘扣層4連接有腳部粘扣帶15,所述的腳部粘扣帶15設置在軟護層B14的右側面上,軟護層內部設置有水袋16,所述的水袋16內腔設置有加熱裝置17,所述的加熱裝置17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D18,所述的控制開關D18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右部的頂端。本技術可通過控制開關A控制氣缸彈簧的伸縮,可以實現腳部固定架的上下移動,從而可實現肌肉拉傷后腳部的恢復和訓練,打開控制開關B可以實現對腿部的按摩,打開控制開關C可以實現對腳底的按摩,當腳扭傷后腳部出現淤青時,可以打開控制開關D對軟護層內部水袋的水進行加熱,從而實現軟護層對腳部的熱敷,有利于消除腳部淤青,腿部固定架和軟護層上設置的粘扣層和粘扣帶,可以方便地對腿部和腳部進行固定,按摩層A和按摩層B分別與人體腿部和腳部的穴位相配合,可以對人腿部和腳部進行更好的按摩,本技術具有功能全面、使用方法簡單、舒適便捷、成本低廉的優點。實施例2如圖1、圖2和圖3所示,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它包括腿部固定架1,所述的腿部固定架1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釘連接有自鎖型氣缸彈簧2,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2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A3,所述的控制開關A3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左部的頂端,腿部固定架1左側設置有粘扣層4,所述的粘扣層4連接有腿部粘扣帶5,所述的腿部粘扣帶5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的右側,腿部固定架1內側面上端設置有按摩層A6,所述的按摩層A6連接有電機A7,所述的電機A7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B8,所述的控制開關B8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的左端上部,腿部固定架1下端通過合頁連接有腳部固定架9,所述的腳部固定架9與自鎖型氣缸彈簧連接2,腳部固定架9設置有按摩層B10,所述的按摩層B10連接有電機B11,所述的電機B11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C12,所述的控制開關C12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的右端上部,腳部固定架9左右兩側面上端分別設置有軟護層A13和軟護層B14,所述的軟護層A13的左側面上設置有粘扣層4,所述的粘扣層4連接有腳部粘扣帶15,所述的腳部粘扣帶15設置在軟護層B14的右側面上,軟護層內部設置有水袋16,所述的水袋16內腔設置有加熱裝置17,所述的加熱裝置17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D18,所述的控制開關D18設置在腿部固定架1右部的頂端,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2的數量為2個,所述的腿部粘扣帶5的數量為2個,且均勻分布,所述的腳部粘扣帶15的數量為2個,且均勻分布,所述的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它包括腿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部固定架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釘連接有自鎖型氣缸彈簧,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A,所述的控制開關A設置在腿部固定架左部的頂端,腿部固定架左側設置有粘扣層,所述的粘扣層連接有腿部粘扣帶,所述的腿部粘扣帶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右側,腿部固定架內側面上端設置有按摩層A,所述的按摩層A連接有電機A,所述的電機A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B,所述的控制開關B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左端上部,腿部固定架下端通過合頁連接有腳部固定架,所述的腳部固定架與自鎖型氣缸彈簧連接,腳部固定架設置有按摩層B,所述的按摩層B連接有電機B,所述的電機B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C,所述的控制開關C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右端上部,腳部固定架左右兩側面上端分別設置有軟護層A和軟護層B,所述的軟護層A的左側面上設置有粘扣層,所述的粘扣層連接有腳部粘扣帶,所述的腳部粘扣帶設置在軟護層B的右側面上,軟護層內部設置有水袋,所述的水袋內腔設置有加熱裝置,所述的加熱裝置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D,所述的控制開關D設置在腿部固定架右部的頂端。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腳部肌肉拉傷恢復和訓練裝置,它包括腿部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腿部固定架的左右兩端分別通過螺釘連接有自鎖型氣缸彈簧,所述的自鎖型氣缸彈簧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A,所述的控制開關A設置在腿部固定架左部的頂端,腿部固定架左側設置有粘扣層,所述的粘扣層連接有腿部粘扣帶,所述的腿部粘扣帶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右側,腿部固定架內側面上端設置有按摩層A,所述的按摩層A連接有電機A,所述的電機A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B,所述的控制開關B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左端上部,腿部固定架下端通過合頁連接有腳部固定架,所述的腳部固定架與自鎖型氣缸彈簧連接,腳部固定架設置有按摩層B,所述的按摩層B連接有電機B,所述的電機B通過電纜線連接有控制開關C,所述的控制開關C設置在腿部固定架的右端上部,腳部固定架左右兩側面上端分別設置有軟護層A和軟護層B,所述的軟護層A的左側面上設置有粘扣層,所述的粘扣層連接有腳部粘扣帶,所述的腳部粘扣帶設置在軟護層B的右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金潤東,楊潔,祝金彪,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澍青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