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屬于市政道路清潔設備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包括前臂、手液壓缸、兩個連桿和兩個垃圾鏟;垃圾鏟是殼狀,有空腔,有開口;垃圾鏟的上端邊緣有鏟上緣耳環,前臂的下端有前臂末端銷,鏟上緣耳環與前臂末端銷組合成鉸鏈,兩個垃圾鏟的開口相對;手液壓缸包括手缸桿組件和手缸筒組件,手缸筒組件與前臂固定聯接,手缸桿組件的桿端有手缸桿銷,垃圾鏟的殼體外表面還有鏟開合耳環,連桿的一端與手缸桿銷組成鉸鏈,另一端和鏟開合耳環組成鉸鏈。本發明專利技術從排水口底機械化自動挖取垃圾,轉移到垃圾箱內,減小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市政道路清潔設備
,涉及一種清理排水口內垃圾的設備,具體涉及一種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
技術介紹
在城市內街道公路兩旁的地下都設有暗藏在地下的排水溝,每隔幾十米設置一個排水口,排水口上蓋上一個篦子,在下雨時,公路上的雨水流向排水口,透過篦子的縫隙流到排水溝內,這樣路面上就不會有太多積水,不會影響行人或行車。設置篦子的目的是擋住大片垃圾不掉入排水溝內,但是總會有小片垃圾和灰塵透過篦子的縫隙落到排水溝內,時間長了在排水口下就會於積成堆的垃圾,阻擋雨水流動,導致雨水在公路面上積存,影響行人或行車。所以需要安排清潔工每隔一段時間清理一次排水口下於積的垃圾,首先把篦子移開,然后使用鐵锨從很深的溝底把垃圾掏出來再裝到清潔車上運走。這種工作方式勞動量大、工作效率低,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更好的替代方式。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適應現實需要,提供一種從排水口底機械化自動挖取垃圾的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包括前臂、手液壓缸、兩個連桿和兩個垃圾鏟;垃圾鏟是殼狀,有空腔,有開口,兩個垃圾鏟的開口相對閉合在一起,能圍攏起來一個封閉的空間,里面可以容納垃圾;垃圾鏟的上端邊緣有鏟上緣耳環,前臂的下端有前臂末端銷,鏟上緣耳環與前臂末端銷組合成鉸鏈,兩個垃圾鏟的開口相對,可以閉合也可以張開;手液壓缸包括手缸桿組件和手缸筒組件,手缸筒組件與前臂固定聯接,手缸桿組件的桿端有手缸桿銷,垃圾鏟的殼體外表面還有鏟開合耳環,連桿的一端與手缸桿銷組成鉸鏈,另一端和鏟開合耳環組成鉸鏈,當手液壓缸內有液壓油通進來時,可以控制手缸桿組件沿手缸筒組件往復移動,帶動垃圾鏟繞前臂末端銷轉動,兩個垃圾鏟就做閉合或打開的動作,兩個垃圾鏟之間如果有垃圾,就能被圍攏在封閉的空間內。以上所述的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還包括后臂和前液壓缸,后臂包括耳環三和耳環四;前臂上還設有前后臂銷和前臂上端銷;耳環四與前后臂銷組合成鉸鏈;前液壓缸包括前缸桿組件和前缸筒組件,前缸筒組件的末端與耳環三組成鉸鏈,前缸桿組件的桿末端與前臂上端銷組成鉸鏈,當前液壓缸內通入液壓油時,可以控制前缸桿組件在前缸筒組件內伸縮,帶動前臂繞前后臂銷擺動。以上所述的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還包括支桿和后液壓缸,支桿上設有后臂銷軸和后缸銷軸;后臂上還設有耳環一和耳環二 ;耳環一與后臂銷軸組合成鉸鏈;后液壓缸包括后缸桿組件和后缸筒組件,后缸筒組件的末端與耳環二組成鉸鏈,后缸桿組件的桿末端與后缸銷軸組成鉸鏈,當后液壓缸內通入液壓油時,可以控制后缸桿組件在后缸筒組件內伸縮,帶動后臂繞后臂銷軸擺動。支桿與清潔車的車身固定聯接。在使用時,控制手液壓缸使兩個垃圾鏟張開口,協調控制后液壓缸和前液壓缸,使后臂繞后臂銷軸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前臂繞前后臂銷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垃圾鏟伸進排水口底部,控制手液壓缸使兩個垃圾鏟閉合口,則排水口底部的垃圾被封閉在兩個垃圾鏟圍成的封閉空間內,協調控制后液壓缸和前液壓缸,使后臂繞后臂銷軸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前臂繞前后臂銷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垃圾鏟處于垃圾箱的正上方,控制手液壓缸使兩個垃圾鏟張開口,則垃圾鏟內的垃圾落入垃圾箱內,完成一次清理垃圾的動作,重復以上動作,直到排水口底部的垃圾全部轉移到垃圾箱內。 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從排水口底機械化自動挖取垃圾,轉移到垃圾箱內,減小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垃圾鏟9張開口,伸入排水口 13內的狀況;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垃圾鏟9閉合口,從排水口 13移出的狀況;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垃圾鏟9移動到垃圾箱22正上方,張開口卸掉垃圾的狀況;圖4是垃圾鏟9的三維結構示意圖;圖中所示:11.路面;12.排水溝;13.排水口 ;2.清潔車;21.支桿;211.后臂銷軸;212.后缸銷軸;22.垃圾箱;3.后臂;31.耳環一 ;32.耳環二 ;33.耳環三;34.耳環四;4.后液壓缸;41.后缸桿組件;42.后缸筒組件;5.前液壓缸;51.前缸桿組件;52.前缸筒組件;6.前臂;61.前臂末端銷;62.前后臂銷;63.前臂上端銷;7.手液壓缸;71.手缸桿組件;72.手缸筒組件;73.手缸桿銷;8.連桿;9.垃圾鏟;91.空腔;92.鏟上緣耳環;93.鏟開合耳環。【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參見圖1至圖4。一種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包括前臂6、手液壓缸7、兩個連桿8和兩個垃圾鏟9 ;垃圾鏟9是殼狀,有空腔91,有開口,兩個垃圾鏟9的開口相對閉合在一起,能圍攏起來一個封閉的空間,里面可以容納垃圾;垃圾鏟9的上端邊緣有鏟上緣耳環92,前臂6的下端有前臂末端銷61,鏟上緣耳環92與前臂末端銷61組合成鉸鏈,兩個垃圾鏟9的開口相對,可以閉合也可以張開;手液壓缸7包括手缸桿組件71和手缸筒組件72,手缸筒組件72與前臂6固定聯接,手缸桿組件71的桿端有手缸桿銷73,垃圾鏟9的殼體外表面還有鏟開合耳環93,連桿8的一端與手缸桿銷73組成鉸鏈,另一端和鏟開合耳環93組成鉸鏈,當手液壓缸7內有液壓油通進來時,可以控制手缸桿組件71沿手缸筒組件72往復移動,帶動垃圾鏟9繞前臂末端銷61轉動,兩個垃圾鏟9就做閉合或打開的動作,兩個垃圾鏟9之間如果有垃圾,就能被圍攏在封閉的空間內。以上所述的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還包括后臂3和前液壓缸5,后臂3包括耳環三33和耳環四34 ;前臂6上還設有前后臂銷62和前臂上端銷63 ;耳環四34與前后臂銷62組合成鉸鏈;前液壓缸5包括前缸桿組件51和前缸筒組件52,前缸筒組件52的末端與耳環三34組成鉸鏈,前缸桿組件51的桿末端與前臂上端銷63組成鉸鏈,當前液壓缸5內通入液壓油時,可以控制前缸桿組件51在前缸筒組件52內伸縮,帶動前臂6繞前后臂銷62擺動。以上所述的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還包括支桿21和后液壓缸4,支桿21上設有后臂銷軸211和后缸銷軸212 ;后臂3上還設有耳環一 31和耳環二 32 ;耳環一 31與后臂銷軸211組合成鉸鏈;后液壓缸4包括后缸桿組件41和后缸筒組件42,后缸筒組件42的末端與耳環二 32組成鉸鏈,后缸桿組件41的桿末端與后缸銷軸212組成鉸鏈,當后液壓缸4內通入液壓油時,可以控制后缸桿組件41在后缸筒組件42內伸縮,帶動后臂3繞后臂銷軸211擺動。支桿21與清潔車2車身固定聯接。在使用時,控制手液壓缸7使兩個垃圾伊^ 9張開口,協調控制后液壓缸4和前液壓缸5,使后臂3繞后臂銷軸211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前臂6繞前后臂銷62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垃圾鏟9伸進排水口 13底部,控制手液壓缸7使兩個垃圾鏟9閉合口,則排水口 13底部的垃圾被封閉在兩個垃圾鏟9圍成的封閉空間內,協調控制后液壓缸4和前液壓缸5,使后臂3繞后臂銷軸211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前臂6繞前后臂銷62擺動合適的角度,使垃圾鏟9處于垃圾箱22的正上方,控制手液壓缸7使兩個垃圾鏟9張開口,則垃圾鏟內的垃圾落入垃圾箱22內,完成一次清理垃圾的動作,重復以上動作,直到排水口 13底部的垃圾全部轉移到垃圾箱22內。本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從排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排水口內清理垃圾機械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臂、手液壓缸、兩個連桿和兩個垃圾鏟;垃圾鏟是殼狀,有空腔,有開口;垃圾鏟的上端邊緣有鏟上緣耳環,前臂的下端有前臂末端銷,鏟上緣耳環與前臂末端銷組合成鉸鏈,兩個垃圾鏟的開口相對;手液壓缸包括手缸桿組件和手缸筒組件,手缸筒組件與前臂固定聯接,手缸桿組件的桿端有手缸桿銷,垃圾鏟的殼體外表面還有鏟開合耳環,連桿的一端與手缸桿銷組成鉸鏈,另一端和鏟開合耳環組成鉸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書葵,王麗萍,杜韌,劉衛,蔡毅,魏志輝,
申請(專利權)人:北華航天工業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河北;1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