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屬于房屋建筑技術領域;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在車間做成標準規格的木結構模塊,運送到施工現場拼裝成整體樓板,提高了施工效率并節省大量勞動力;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木質結構的第一邊板、中間板和第二邊板通過搭裝連接組件連接組裝成整體樓板,搭裝連接組件由搭板、托板和撐塊構成,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均有一端封閉,第一邊板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搭板,第二邊板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托板且其對應的下部設有撐塊,中間板的一端設有搭板且其另一端設有托板和撐塊,搭板搭裝在相對應的托板上密封組合,撐塊頂住相對板材的底端起支撐作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是一種可現場拼裝的新型樓板板材。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屬于房屋建筑
,具體涉及一種可拼裝的新型樓板板材。
技術介紹
現在搭建房屋的樓板大多是現場澆筑,都是靠人工在工地實時澆筑安裝,費時費力,要求勞動力也較多,不但浪費了大量時間,而且還使工地地面上堆積雜物顯得臟亂。在進行拆除原建筑的時候,也只能對建筑物進行摧毀,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不可回收,造成了資源的大量浪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在車間做成標準規格的木結構模塊,運送到施工現場拼裝成整體樓板,提高了施工效率并節省大量勞動力,且可拆分再次利用,節省了大量資源。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包括木質結構的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通過搭裝連接組件連接組裝成整體樓板,搭裝連接組件由搭板、托板和撐塊構成,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均有一端封閉,第一邊板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搭板,第二邊板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托板且其對應的下部設有撐塊,搭板搭裝在托板上密封組合,第二邊板上的撐塊頂住第一邊板的對應位置。所述第一邊板和第二邊板之間還安裝有至少一個中間板,中間板的一端設有搭板,中間板的另一端設有托板和撐塊,第一邊板和中間板、中間板和中間板、中間板和第二邊板之間均通過搭裝連接組件組合安裝。所述第一邊板、第二邊板和中間板的結構均為上板材與PE膜平行設置并通過多個龍骨固定連接,相鄰龍骨之間均安裝有保溫棉。所述相鄰龍骨所構成空間的下半部分安裝保溫棉,且其上半部分為空心。所述第一邊板和中間板上的搭板與相應的上板材連為一體,第二邊板和中間板上的托板緊貼固定在相應的上板材的底面上。本技術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術是將車間制作成標準模塊的木結構板材通過搭裝連接組件構成一個整體樓板,安裝簡單快捷,保證了施工地的整潔與施工效率,也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2、本技術中的邊板和中間板都是制成的標準規格模塊,可根據現場施工房體的大小調整中間板的數量,即可拼裝出不同大小的樓板,適應性強。3、本技術拼裝后可拆除,拆裝方便,原材料可回收利用,節省了大量資源。4、本技術的邊板和中間板均是龍骨上面覆蓋上板材下面鋪蓋PE膜的結構,龍骨之間還填裝有保溫棉,在保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實現防水保溫的效果,而且龍骨空間有一半是空心,不影響使用,還降低了樓板的重量,便于運輸安裝?!靖綀D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二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中第一邊板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中第二邊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中中間板的結構示意圖。圖中:I為第一邊板,2為第二邊板,3為搭板,4為托板,5為撐塊,6為中間板,7為上板材,8為PE膜,9為龍骨,10為保溫棉。【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如圖1、2、4、5所示,本技術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包括木質結構的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通過搭裝連接組件連接組裝成整體樓板,搭裝連接組件由搭板3、托板4和撐塊5構成,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均有一端封閉,第一邊板I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搭板3,第二邊板2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托板4且其對應的下部設有撐塊5,搭板3搭裝在托板4上密封組合,第二邊板2上的撐塊5頂住第一邊板I的對應位置。所述第一邊板1、第二邊板2的結構均為上板材7與PE膜8平行設置并通過多個龍骨9固定連接,相鄰龍骨9之間均安裝有保溫棉10。所述相鄰龍骨9所構成空間的下半部分安裝保溫棉10,且其上半部分為空心。所述第一邊板I上的搭板3與相應的上板材7連為一體,第二邊板2上的托板4緊貼固定在相應的上板材7的底面上。本實施例適用于小型房屋樓板,由兩塊邊板直接拼裝組成。實施例二如圖2-6所示,本技術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包括木質結構的第一邊板1、第二邊板2和至少一個中間板6,第一邊板I和中間板6、中間板6和中間板6、中間板6和第二邊板2之間均通過搭裝連接組件組合安裝構成整體樓板,圖3中所示為一個中間板6,搭裝連接組件由搭板3、托板4和撐塊5構成,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均有一端封閉,第一邊板I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搭板3,第二邊板2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托板4且其對應的下部設有撐塊5,中間板6的一端設有搭板3且其另一端設有托板4和撐塊5,搭板3搭裝在相對應的托板4上密封組合,撐塊5頂住相對板材的底端起支撐作用。 所述第一邊板1、第二邊板2和中間板6的結構均為上板材7與PE膜8平行設置并通過多個龍骨9固定連接,相鄰龍骨9之間均安裝有保溫棉10。所述相鄰龍骨9所構成空間的下半部分安裝保溫棉10,且其上半部分為空心。所述第一邊板I和中間板6上的搭板3與相應的上板材7連為一體,第二邊板2和中間板6上的托板4緊貼固定在相應的上板材7的底面上。PE膜最大的優點是被保護的產品在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和使用過程中不受污染、腐蝕、劃傷,保護原有的光潔亮澤的表面,從而提高產品的質量及市場競爭力。上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實施例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技術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還可以在不脫離本技術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種變化。【主權項】1.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包括木質結構的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其特征在于: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 )通過搭裝連接組件連接組裝成整體樓板,搭裝連接組件由搭板(3)、托板(4)和撐塊(5)構成,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均有一端封閉,第一邊板(O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搭板(3),第二邊板(2)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托板(4)且其對應的下部設有撐塊(5 ),搭板(3 )搭裝在托板(4 )上密封組合,第二邊板(2 )上的撐塊(5 )頂住第一邊板(I)的對應位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板(I)和第二邊板(2)之間還安裝有至少一個中間板(6),中間板(6)的一端設有搭板(3),中間板(6)的另一端設有托板(4)和撐塊(5),第一邊板(I)和中間板(6)、中間板(6)和中間板(6)、中間板(6)和第二邊板(2)之間均通過搭裝連接組件組合安裝。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板(1)、第二邊板(2)和中間板(6)的結構均為上板材(7)與PE膜(8)平行設置并通過多個龍骨(9)固定連接,相鄰龍骨(9)之間均安裝有保溫棉(10)。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鄰龍骨(9)所構成空間的下半部分安裝保溫棉(10),且其上半部分為空心。5.根據權利要求3或4任意一項所述的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邊板(I)和中間板(6)上的搭板(3)與相應的上板材(7)連為一體,第二邊板(2)和中間板(6)上的托板(4)緊貼固定在相應的上板材(7)的底面上?!緦@勘炯夹g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屬于房屋建筑
;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在車間做成標準規格的木結構模塊,運送到施工現場拼裝成整體樓板,提高了施工效率并節省大量勞動力;采用的技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木結構組合式整體樓板,包括木質結構的第一邊板(1)和第二邊板(2),其特征在于:第一邊板(1)和第二邊板(2)通過搭裝連接組件連接組裝成整體樓板,搭裝連接組件由搭板(3)、托板(4)和撐塊(5)構成,第一邊板(1)和第二邊板(2)均有一端封閉,第一邊板(1)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搭板(3),第二邊板(2)的另一端上部設有托板(4)且其對應的下部設有撐塊(5),搭板(3)搭裝在托板(4)上密封組合,第二邊板(2)上的撐塊(5)頂住第一邊板(1)的對應位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杰,
申請(專利權)人:韓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西;1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