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能夠延長鋼絲繩使用壽命、降低吊裝風險、結構簡單的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所述卷筒系統,包括吊架、卷筒、減速器、過渡輪、第一導向輪以及第二導向輪;所述吊架一端為動力輸出端,另一端為起吊端;所述卷筒、減速器安裝在動力輸出端;所述吊架的動力輸出端上設置有軸承座,所述卷筒一端與減速器傳動連接,另一端通過傳動軸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過渡輪安裝在卷筒的出線口,所述第一導向輪以及第二導向輪分別安裝在起吊端具有的水平中心線的兩側;所述鋼絲繩從卷筒出線口繞過過渡輪,再經過第一導向輪以及第二導向輪導向,所述鋼絲繩與起吊端的水平中心線平行。采用上述卷筒系統能夠延長鋼絲繩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吊裝設備,尤其是一種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
技術介紹
公知的:塔式起重機由于其起升高度高、工作幅度大、工作效率高、結構輕巧,且便于拆裝及運輸方便等優點,已廣泛應用于建筑施工工地、橋梁、港口、水利電力等多個領域,作為傳統的起重機械,在建筑業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塔式起重機卷筒的工作是由電動機輸出動力,經過一個二級圓柱齒輪減速器,再將動力傳遞給卷筒,來提升物料。由于塔式起重機提升物料的高度較高,因此在起吊過程中必須保證起吊物料鋼絲繩的抗拉強度。然而當鋼絲繩受到損壞時,其抗拉強度降低,使得在吊裝過程中出現斷裂的風險加大。傳統的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鋼絲繩容易受到磨損,使用壽命較短,使得吊裝風險較大,同時經常更換鋼絲繩,增加了維修成本。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延長鋼絲繩使用壽命、降低吊裝風險、結構簡單的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本技術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包括吊架、卷筒、減速器以及導向輪組;所述吊架一端為動力輸出端,另一端為起吊端;所述卷筒、減速器安裝在動力輸出端;所述導向輪組安裝在起吊端;所述吊架的動力輸出端上設置有軸承座,所述卷筒一端與減速器傳動連接,另一端通過傳動軸安裝在軸承座上;所述導向輪組,包括過渡輪、第一導向輪以及第二導向輪;所述卷筒具有出線口,所述過渡輪安裝在卷筒的出線口,所述第一導向輪以及第二導向輪分別安裝在起吊端具有的水平中心線的兩側;所述卷筒上卷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從卷筒出線口繞過過渡輪,再經過第一導向輪以及第二導向輪導向,所述鋼絲繩與起吊端的水平中心線平行。優選的,所述卷筒采用單層卷筒,所述卷筒包括卷筒體和法蘭盤,所述法蘭盤安裝在卷筒體的兩端上。進一步的,所述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還包括鎖緊裝置;所述鎖緊裝置安裝在吊架上,所述卷筒與軸承座之間的傳動軸與鎖緊裝置匹配。優選的,所述鎖緊裝置采用剎車裝置。進一步的,所述卷筒與減速箱之間設置有離合器。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通過在吊架的起吊端設置導向輪組,使得鋼絲繩從卷筒的出線口出來后經過導向輪組的導向,沿吊架起吊端的水平中心線的路徑移動,避免了鋼絲繩在起吊物料的過程中受到較大的磨損,從而能夠延長鋼絲繩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同時避免了每卷鋼絲繩在卷筒上的位置不同,鋼絲繩在出卷筒時的方向變化,保證吊裝物料過程中的穩定性,降低安全風險。【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卷筒安裝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中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不:1_吊架,11_動力輸出端,12-起吊端,2_卷筒,21-卷筒體,22-法蘭盤,23-軸承座,3-減速器,41-過渡輪,42-第一導向輪,43-第二導向輪,5-鎖緊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如圖1和圖2所示,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包括吊架1、卷筒2、減速器3以及導向輪組;所述吊架I 一端為動力輸出端11,另一端為起吊端12 ;所述卷筒2、減速器3安裝在動力輸出端11 ;所述導向輪組安裝在起吊端12 ;所述吊架I的動力輸出端11上設置有軸承座23,所述卷筒2 —端與減速器3傳動連接,另一端通過傳動軸安裝在軸承座23上;所述導向輪組,包括過渡輪41、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所述卷筒2具有出線口,所述過渡輪41安裝在卷筒2的出線口,所述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分別安裝在起吊端12具有的水平中心線的兩側;所述卷筒2上卷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從卷筒2出線口繞過過渡輪41,再經過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導向,所述鋼絲繩與起吊端12的水平中心線平行。如圖2所示,“所述鋼絲繩從卷筒2出線口繞過過渡輪41,再經過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導向,所述鋼絲繩與起吊端12的水平中心線平行。”是指鋼絲繩從卷筒2出線口出來與過渡輪41接觸,通過過渡輪41導向,然后再通過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導向,使得鋼絲繩與起吊端12的水平中心線平行。在工作的過程中,起重機通過動力輸入裝置,將動力輸入到減速器3,減速器3將動力傳遞到卷筒2,通過卷筒2收放鋼絲繩。所述鋼絲繩通過卷筒2的出線口,繞過過渡輪41,再經過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導向,所述鋼絲繩沿與起吊端12的水平中心線平行的方向上收放;從而實現對物料的起降。由于在本技術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中設置了導向輪組能夠有效的對鋼絲繩進行導向,同時避免鋼絲繩受到磨損。綜上所述本技術所述的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通過在吊架I的起吊端12設置導向輪組,使得鋼絲繩從卷筒2的出線口出來后經過導向輪組的導向,沿吊架起吊端的水平中心線的路徑移動,避免了鋼絲繩在起吊物料的過程中受到較大的磨損,從而能夠延長鋼絲繩的使用壽命,降低維修成本;同時避免了每卷鋼絲繩在卷筒上的位置不同,鋼絲繩在出卷筒時的方向變化,保證吊裝物料過程中的穩定性,降低安全風險。所述卷筒2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比如:單層或多層卷繞卷筒。多層卷繞卷筒容繩量大。主要用于起升高度很大,卷筒長度又受到限制的起升機構。多層卷繞的卷筒多采用不帶螺旋槽的光面卷筒,卷筒的兩端必須帶有側板,以防鋼絲繩側向滑移。但多層卷繞卷筒的鋼絲繩所受的擠壓力大,相互間摩擦力大,鋼絲繩壽命降低,也容易產生亂繩現象。此外,當卷繞層數較多時,在繩索張力不變的情況下,卷筒的載荷力矩將隨卷筒上鋼絲繩層數的多少而變化,從而使機構載荷力矩不穩定。本技術所述的卷筒2采用單層卷筒,所述卷筒2包括卷筒體21和法蘭盤22,所述法蘭盤22安裝在卷筒體21的兩端上。單層卷繞卷筒表面通常切有螺旋形繩槽,鋼絲繩依次排列其內。繩槽節距比鋼絲繩直徑稍大,繩槽半徑也比鋼絲繩半徑稍大,這樣既增加了鋼絲繩與卷筒的接觸面積,又可防止在卷繞過程中相鄰鋼絲繩間的相互摩擦,從而延長鋼絲繩的使用壽命。為了保證起重機吊裝完成需要將物料懸掛在起重機上時,物料懸空時的穩定性。進一步的,所述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還包括鎖緊裝置5 ;所述鎖緊裝置5安裝在吊架I上,所述鎖緊裝置5與卷筒2與軸承座23之間的傳動軸匹配。“所述卷筒2與軸承座23之間的傳動軸與鎖緊裝置5匹配”是指鎖緊裝置5安裝在吊架1,能夠與傳動軸匹配鎖緊或者松開傳動軸;從而實現對卷筒2的鎖死和松開。在正常工作的過程中鎖緊裝置5為松開狀態,卷筒2可以自由轉動。當在吊裝完成需要將物料懸空時或者停機時,通過鎖緊裝置5對卷筒2進行鎖死;從而使得卷筒2不能發生轉動,從而降低起重機上的物料或者吊鉤出現突然下降的情況,提高了吊裝的穩定性,同時降低了安全風險。所述鎖緊裝置5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比如抱緊裝置。為了降低成本,所述鎖緊裝置5采用剎車裝置。剎車裝置結構簡單,便于安裝,成本較低。為了避免起重機在吊裝超負荷物料時對減速箱造成損壞。進一步的,所述卷筒2與減速箱3之間設置有離合器。通過離合器能夠有效地保護減速箱3在超載情況下不易受到沖擊,造成損壞。【主權項】1.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1)、卷筒(2)、減速器(3)以及導向輪組;所述吊架(I) 一端為動力輸出端(11),另一端為起吊端(12);所述卷筒(2)、減速器(3)安裝在動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塔式起重機卷筒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吊架(1)、卷筒(2)、減速器(3)以及導向輪組;所述吊架(1)一端為動力輸出端(11),另一端為起吊端(12);所述卷筒(2)、減速器(3)安裝在動力輸出端(11);所述導向輪組安裝在起吊端(12);所述吊架(1)的動力輸出端(11)上設置有軸承座(23),所述卷筒(2)一端與減速器(3)傳動連接,另一端通過傳動軸安裝在軸承座(23)上;所述導向輪組,包括過渡輪(41)、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所述卷筒(2)具有出線口,所述過渡輪(41)安裝在卷筒(2)的出線口,所述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分別安裝在起吊端(12)具有的水平中心線的兩側;所述卷筒(2)上卷有鋼絲繩,所述鋼絲繩從卷筒(2)出線口繞過過渡輪(41),再經過第一導向輪(42)以及第二導向輪(43)導向,所述鋼絲繩與起吊端(12)的水平中心線平行。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贏,
申請(專利權)人:韓贏,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