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泵。主要包括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軸承座、前置導葉體、機械密封、濾網、開式葉輪和快裝式導葉體。液體介質通過前置導葉體后,均勻對稱的進入高速旋轉的葉輪,經過快裝式導葉過流部件,降低水力損失和流體速度,使速度能轉換成壓力能。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具有比常規搶險泵更高的效率和流量,較輕的重量和較小的體積,實現能耗小、流量大、便攜式和無堵塞等顯著的功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水利
,特別涉及一種搶險栗。
技術介紹
目前由于我國許多城市排水系統設計標準過低,排水能力嚴重不足,屆時就用搶險栗進行排澇。另外在抗旱、市政工程臨時排水、消防應急排水等方面搶險栗就也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常規的潛水搶險栗采用鑄鐵等材質,重量很重,移動困難,在搶險現場需要采用機械方法移動。對于大功率的潛水搶險栗,由于需要較大的流量,其外形尺寸較大,對于搶險現場狹窄的地方其移動也很不方便。常規搶險栗的電機采用三相異步電動機,電機效率和功率因數均較低,滿足不了節能的考核要求,同時該電機的重量也較重,移動也較困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就是要解決搶險栗存在的上述問題,實現具有節能高效、過流能力大、重量輕、機動性強的要求,實現搶險栗快速移動、快速排洪或灌溉的功能。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栗,包括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1、軸承座2、前置導葉體3、機械密封4、濾網5、開式葉輪6和快裝式導葉體I。進一步地,所述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包含上軸承座11、轉子12、永磁電機13和機殼14,有效地縮短了電機的長度。進一步地,所述永磁電機13由于采用永磁體勵磁,在提高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空間和優勢。進一步地,所述軸承座2內置在電機內部,同樣也有效地降低了電機的長度且減少了潛水栗的泄漏點。進一步地,所述前置導葉體3包含導流環31、前置空間導葉32、導流罩33和快接接頭(I ) 34。其作用是保證進入葉輪的流體是均勻、軸對稱的,使葉輪具有穩定的相對運動,減少葉輪的水力損失。進一步地,所述開式葉輪6,具有較大的過流能力。進一步地,所述快裝式導葉體7包含快接接頭(II) 71、筒體72、后置導葉73和快接接頭(III) 74。快接接頭(II) 71與前置導葉體的快接接頭(I )34相配合。其作用是消除流體從葉輪產生的旋轉運動,降低水力損失和流體速度,使速度能轉換成壓力能。進一步地,電機外殼、軸承座、前置導葉體、開式葉輪和快裝式導葉體材質均為鋁I=I ^L.0啟動電機,介質通過前置導葉體3使流體均勻對稱的進入開式葉輪6,高速旋轉的葉輪使液體經過快裝式導葉體7的過流部件輸送到所要求處。本技術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本技術具有比常規搶險栗更高的效率和過流能力,較輕的重量和較小的體積,實現能耗小、流量大、便攜式和無堵塞等顯著的功能。【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栗組成示意圖。圖2為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示意圖。圖3為前置導葉體組成示意圖。圖4為快裝式導葉體組成示意圖。圖中為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11為上軸承座,12為轉子,13為永磁電機,14為機殼,2為軸承座,3為前置導葉體,31為導流環,32為前置空間導葉,33為導流罩,34為快接接頭(I ),4為機械密封,5為濾網,6為開式葉輪,7為快裝式導葉體,71為快接接頭(II),72為筒體,73為后置導葉,74為快接接頭(III)。【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的說明本質上僅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為了限制本公開、應用或用途。應當理解的是,在全部附圖中,對應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對應的部件和特征。如圖1所示的本技術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栗,該栗包括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1、軸承座2、前置導葉體3、機械密封4、濾網5、開式葉輪6和快裝式導葉體7。如圖2所示的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包括上軸承座11、轉子12、永磁電機13和機殼14。如圖3所示的前置導葉體包括導流環31、前置導葉32、導流罩33和快接接頭(I )34。如圖4所示的快裝導葉體7包括快接接頭(II)71、筒體72、后置導葉73和快接接頭(III) 74。永磁電機13壓入機殼14內部,將含有軸承的轉子12穿過永磁電機13后與上軸承座11相配合。將裝配有軸承的軸承座2裝配在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上,機械密封4的一端裝配在軸承座2上。將裝配有機械密封4靜環的前置導葉體3裝配在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上,用緊固件固定軸承座2,濾網5插入前置導葉體3上。在轉子12的末端裝配開式葉輪6,并且用緊固件擰緊。快裝式導葉體7通過其上面的快裝接頭(II) 71與前置導葉體3的快接接頭(I )34相配合,該部件僅在現場使用時裝配,隨后將含有快裝接頭的排水軟管與快裝接頭(III)74相連接。該技術的實施工作過程是這樣的:用機動車將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栗運至現場附近,從車上取下該栗,用手提至抽水處,分別裝配后置導葉體和含有快裝接頭的排水軟管。將該栗放入水中,當確認水栗穩固后,連接電源,啟動按鈕或發電機,介質通過前置導葉體使流體均勾對稱的進入葉輪,高速轉動的葉輪使液體經過快裝導葉體過流部件輸送到所要求處。本技術中所述具體實施案例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案例而已,并非用來限定本技術的實施范圍。即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的內容所作的等效變化與修飾,都應作為本技術的技術范疇。【主權項】1.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栗,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前置導葉體(3)、開式葉輪(6)以及快裝式導葉體(7);所述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包括轉子(12)、永磁電機(13)和機殼(14);所述機殼(14)內部一側安裝有上軸承座(11),所述永磁電機(13)壓入所述機殼(14),所述轉子(12)通過所述永磁電機(13)并與所述上軸承座(11)相配合;在所述轉子(12)上位于所述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的開口處裝配有軸承座(2);所述前置導葉體(3)包括導流環(31)、前置導葉(32)、導流罩(33)和快接接頭I (34);所述導流環(31)裝配在所述轉子(12)的末端上,在所述導流罩(33)內裝配有開式葉輪(6);所述軸承座(2)與所述前置導葉體(3)的導流環(31)之間在所述轉子(12)上設有機械密封(4); 所述快裝式導葉體(7)包括快接接頭II (71),所述快接接頭II (71)與前置導葉體(3)的快接接頭I (34)相配合。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栗,其特征在于,所述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I)外殼、軸承座(2)、前置導葉體(3)、開式葉輪(6)和快裝式導葉體(7)材質均為鋁合金。【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泵。主要包括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軸承座、前置導葉體、機械密封、濾網、開式葉輪和快裝式導葉體。液體介質通過前置導葉體后,均勻對稱的進入高速旋轉的葉輪,經過快裝式導葉過流部件,降低水力損失和流體速度,使速度能轉換成壓力能。本技術具有比常規搶險泵更高的效率和流量,較輕的重量和較小的體積,實現能耗小、流量大、便攜式和無堵塞等顯著的功能。【IPC分類】F04D13/08, F04D29/44【公開號】CN204729317【申請號】CN201520413638【專利技術人】陳斌 【申請人】藍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合工流體科技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0月28日【申請日】2015年6月16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節能型便攜式搶險泵,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1)、前置導葉體(3)、開式葉輪(6)以及快裝式導葉體(7);所述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1)包括轉子(12)、永磁電機(13)和機殼(14);所述機殼(14)內部一側安裝有上軸承座(11),所述永磁電機(13)壓入所述機殼(14),所述轉子(12)通過所述永磁電機(13)并與所述上軸承座(11)相配合;在所述轉子(12)上位于所述一體化高效永磁電機(1)的開口處裝配有軸承座(2);所述前置導葉體(3)包括導流環(31)、前置導葉(32)、導流罩(33)和快接接頭Ⅰ(34);所述導流環(31)裝配在所述轉子(12)的末端上,在所述導流罩(33)內裝配有開式葉輪(6);所述軸承座(2)與所述前置導葉體(3)的導流環(31)之間在所述轉子(12)上設有機械密封(4);所述快裝式導葉體(7)包括快接接頭Ⅱ(71),所述快接接頭Ⅱ(71)與前置導葉體(3)的快接接頭Ⅰ(34)相配合。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斌,
申請(專利權)人:藍深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合工流體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