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健身機骨架,包括底座、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前支撐桿和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后支撐桿,所述前支撐桿位于后支撐桿的前方,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前支撐桿的上端向后彎折并與其對應的后支撐桿上端連接;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圍城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分別于兩根前支撐桿和兩根后支撐桿連接;兩根所述后支撐桿之間設有氣缸,氣缸的頂部與坐墊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后端設有穿孔,所述穿孔套在所述氣缸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健身機骨架采用四根支撐桿作為主支撐,能夠承載的重量更大;支撐桿之間設有連接板連接,使各支撐桿連成一體,增強骨架整體結構的強度。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運動器材,尤其是健身機的骨架。
技術介紹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追求健康的欲望也越來越強烈,崇尚運動的人群在擴大。健身單車是放在室內供人們健身的體育器材,與普通單車不同,愛好者在使用健身單車時,健身單車并不會像普通單車那樣移動。由于健身單車不受場地限制、且能較好地模仿戶外單車運動,所以普及很快,也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健身單車的骨架結構影響健身單車的整體結構,包括健身單車的承載重量,健身單車的部件布置,以及健身單車的舒適度,所以對于健身單車的骨架設計尤為重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健身機骨架,健身機的整體結構強度更好,空間布局更合理,節省空間。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健身機骨架,包括底座、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前支撐桿和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后支撐桿,所述前支撐桿位于后支撐桿的前方,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前支撐桿的上端向后彎折并與其對應的后支撐桿上端連接;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圍城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分別于兩根前支撐桿和兩根后支撐桿連接;兩根所述后支撐桿之間設有氣缸,氣缸的頂部與坐墊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后端設有穿孔,所述穿孔套在所述氣缸上。本技術的健身機骨架采用四根支撐桿作為主支撐,能夠承載的重量更大;支撐桿之間設有連接板連接,使各支撐桿連成一體,增強骨架整體結構的強度;前支撐桿上端彎折并與后支撐桿連接,一方面體現健身機形態的優美,另一方面能夠增強骨架的強度;作為坐墊升降的氣缸收藏在兩根后支撐桿之間,并巧妙的利用連接板對氣缸進行固定,節省氣缸所占用的空間;另外,健身機的其他設備,如飛輪、傳動輪、發電機等可以安裝座在四根支撐桿所圍成的空間內,從而使健身機的外殼能夠包裹這些設備,這樣的布局更合理。作為改進,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導向孔,坐墊下端與導向桿連接,所述導向桿穿過所述導向孔,導向桿與導向孔的配合可以使坐墊的升降更穩定。作為改進,所述導向孔內設有直線軸承。作為改進,所述前支撐桿由前上桿和前下桿連接而成;所述后支撐桿由后上桿和后下桿連接而成。作為改進,所述前下桿上設有踏板安裝座和傳動輪安裝座,后下桿上設有飛輪安裝座和發電機安裝座。將健身機的設備安裝在下桿上可以降低健身機的整體重心,使健身機在運作使更穩定。作為改進,所述后上桿與后下桿之間的夾角為150~170° ;所述前下桿與底座之間的夾角小于90°,后下桿與底座相互垂直。該種結構的骨架會使坐墊后移,而踏板位于坐墊的前方,使用起來適度的更好。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術的健身機骨架采用四根支撐桿作為主支撐,能夠承載的重量更大;2、支撐桿之間設有連接板連接,使各支撐桿連成一體,增強骨架整體結構的強度;3、前支撐桿上端彎折并與后支撐桿連接,一方面體現健身機形態的優美,另一方面能夠增強骨架的強度;4、作為坐墊升降的氣缸收藏在兩根后支撐桿之間,并巧妙的利用連接板對氣缸進行固定,節省氣缸所占用的空間;5、健身機的其他設備,如飛輪、傳動輪、發電機等可以安裝座在四根支撐桿所圍成的空間內,從而使健身機的外殼能夠包裹這些設備,這樣的布局更合理。【附圖說明】圖1為健身機結構示意圖。圖2為健身機骨架側面視圖。圖3為健身機骨架立體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所示,一種健身機,包括骨架1、坐墊2、腳踏7、飛輪6、傳動輪8和發電機5。如圖2、3所示,所述骨架I包括底座9、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前支撐桿11和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后支撐桿12。所述前支撐桿11位于后支撐桿12的前方,所述前支撐桿11和后支撐桿12的下端固定在底座9上,所述前支撐桿11的上端向后彎折并與其對應的后支撐桿12上端連接。所述前支撐桿11和后支撐桿12圍城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連接板10,所述連接板10分別于兩根前支撐桿11和兩根后支撐桿12連接。兩根所述后支撐桿12之間設有氣缸3,氣缸3的頂部與坐墊2連接,所述連接板10的后端設有穿孔102,所述穿孔102套在所述氣缸3上。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導向孔103,所述導向孔103內設有直線軸承101,坐墊2下端與導向桿4連接,所述導向桿4穿過所述導向孔。所述前支撐桿11由前上桿111和前下桿112連接而成,所述后支撐桿12由后上桿121和后下桿122連接而成;所述前下桿112上設有踏板安裝座和傳動輪安裝座,后下桿122上設有飛輪安裝座和發電機安裝座;將健身機的設備安裝在下桿上可以降低健身機的整體重心,使健身機在運作使更穩定。所述后上桿121與后下桿122之間的夾角a為150~170° ;所述前下桿112與底座9之間的夾角b小于90°,后下桿122與底座9相互垂直;該種結構的骨架會使坐墊2后移,而踏板位于坐墊2的前方,使用起來適度的更好。本技術的健身機骨架采用四根支撐桿作為主支撐,能夠承載的重量更大;支撐桿之間設有連接板10連接,使各支撐桿連成一體,增強骨架整體結構的強度;前支撐桿11上端彎折并與后支撐桿12連接,一方面體現健身機形態的優美,另一方面能夠增強骨架的強度;作為坐墊2升降的氣缸3收藏在兩根后支撐桿12之間,并巧妙的利用連接板10對氣缸3進行固定,節省氣缸3所占用的空間;另外,健身機的其他設備,如飛輪、傳動輪、發電機等可以安裝座在四根支撐桿所圍成的空間內,從而使健身機的外殼能夠包裹這些設備,這樣的布局更合理。【主權項】1.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前支撐桿和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后支撐桿,所述前支撐桿位于后支撐桿的前方,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前支撐桿的上端向后彎折并與其對應的后支撐桿上端連接;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圍城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分別于兩根前支撐桿和兩根后支撐桿連接;兩根所述后支撐桿之間設有氣缸,氣缸的頂部與坐墊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后端設有穿孔,所述穿孔套在所述氣缸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板上設有導向孔,坐墊下端與導向桿連接,所述導向桿穿過所述導向孔。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孔內設有直線軸承。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撐桿由前上桿和前下桿連接而成;所述后支撐桿由后上桿和后下桿連接而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桿上設有踏板安裝座和傳動輪安裝座,后下桿上設有飛輪安裝座和發電機安裝座。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上桿與后下桿之間的夾角為150~170°。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下桿與底座之間的夾角小于90°,后下桿與底座相互垂直。【專利摘要】一種健身機骨架,包括底座、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前支撐桿和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后支撐桿,所述前支撐桿位于后支撐桿的前方,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前支撐桿的上端向后彎折并與其對應的后支撐桿上端連接;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圍城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分別于兩根前支撐桿和兩根后支撐桿連接;兩根所述后支撐桿之間設有氣缸,氣缸的頂部與坐墊連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健身機骨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前支撐桿和兩根平行且對稱設置的后支撐桿,所述前支撐桿位于后支撐桿的前方,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的下端固定在底座上,所述前支撐桿的上端向后彎折并與其對應的后支撐桿上端連接;所述前支撐桿和后支撐桿圍城的內部空間中設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分別于兩根前支撐桿和兩根后支撐桿連接;兩根所述后支撐桿之間設有氣缸,氣缸的頂部與坐墊連接,所述連接板的后端設有穿孔,所述穿孔套在所述氣缸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袁振斌,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索弗電子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