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低通態損耗IGBT及其制造方法,所述IGBT包括有源區、終端區和柵極區,所述有源區包括N-襯底區、柵極氧化層、多晶硅柵極、P-基區、N+發射區、P+集電區、發射極金屬及集電極金屬,所述有源區為元胞區,在所述有源區中設有空元胞結構。所述空元胞結構是通過犧牲元胞局部溝道形成的,所述元胞局部溝道是通過改變耐壓環層、場氧層、多晶層、接觸孔層中一種或幾種組合而犧牲的。本發明專利技術制造方法通過在有源區引入無效元胞,改變了有源區PIN/PNP區域分布,優化IGBT元胞的電導調制效應,降低了IGBT飽和電壓,提高了IGBT電流密度,降低了IGBT通態損耗。本發明專利技術制造的IGBT芯片在大功率密度、低通態損耗應用領域具有優勢。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半導體器件
,具體涉及一種低通態損耗絕緣柵雙極晶體管(IGBT)及其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IGBT(絕緣柵雙極晶體管)同時具有單極性器件和雙極性器件的優點,驅動電路簡單,控制電路功耗和成本低,飽和電壓低,器件自身損耗小,是高壓大電流的主流器件之OIGBT為三端器件,包括正面發射極,柵極及背面集電極。IGBT芯片有源區剖面圖詳見附圖1,包括正面的發射極6,柵極I和背面的集電極7。表面為MOSFET結構,背面為背發射P+區。其中多晶,2氧化層,3P-基區,4N+發射區,5P+集電區,6發射極金屬,7集電極金屬。IGBT的PNP區域由P-基區,N-和背發射P+區形成,非PNP區域為IGBT的PIN區域,分布在多晶下方;背發射P+區的空穴流在P-基區被有效收集,PNP區域電導調制效應差;而在PNP相間的區域(即PIN區域)空穴流無法被收集,電導調制效應好,示意圖見附圖2。研究表明IGBT的通態損耗主要由N-區電導調制決定,PIN區域電導調制效應優于PNP區域,因此可用以下方法制備低通態損耗IGBT:1)提高PNP區域電導調制效應:在P-基區引入載流子存儲層,通過提高PNP區域近P-基區的空穴濃度,降低飽和電壓,降低IGBT的通態損耗。但存在IGBT高壓下漏電增大和安全工作區變差的問題。2)提高PIN區域,降低PNP區域面積:主要通過優化元胞尺寸(Pitch),P_基區淺結工藝,引入空(du_y)元胞等手段實現。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低通態損耗IGBT及其制造方法,本專利技術在不增加光刻層次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有源區元胞圖形,在有源區引入空元胞,增加有源區PIN區域,優化了 IGBT得電導調整效應,降低了 IGBT飽和電壓,提高了 IGBT電流密度,降低了 IGBT通態損耗。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目的采取以下技術方案實現:一種低通態損耗IGBT,所述IGBT包括有源區、終端區和柵極區,所述有源區包括N-襯底區、柵極氧化層、多晶硅柵極、P-基區、N+發射區、P+集電區、發射極金屬及集電極金屬,所述有源區為元胞區,在所述有源區中設有空(dummy)元胞結構。一種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耐壓環層(PR)、有源區層(OD)、多晶層(PS)、接觸層(CO)、金屬層(Ml)制備、鈍化層(CB)和背面層(BK)的制備,于所述IGBT的有源區中引入空元胞結構。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空元胞結構是通過犧牲元胞局部溝道形成的。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犧牲是改變耐壓環層、場氧層、多晶層或接觸孔層中的一種或幾種。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耐壓環層是改變耐壓環層圖形,增加P-基區的摻雜濃度,使溝道無法開啟。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的第四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場氧層是增加場氧層圖形,使溝道電流無法引出。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的第五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多晶層是改變多晶層圖形,將多晶層與柵信號隔離,形成多晶孤島,使溝道無法開啟。所述的低通態損耗IGBT的制造方法的第六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接觸孔層是改變接觸孔層圖形,使溝道電流無法引出。與最接近的現有技術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I)本專利技術制造方法通過引入空元胞,使元胞區的溝道失效,提高IGBT的PIN區域面積,提高IGBT的電導調制效應,降低了飽和電壓,降低了通態損耗;2)本專利技術制造方法通過引入空元胞結構,可降低溝道寬長比,降低IGBT短路電流,提高IGBT的短路能力;3)本專利技術工藝步驟簡單,不增加制造成本;4)本專利技術制造方法與傳統IGBT制造工藝兼容,工藝易實現,可行性強;5)本專利技術方法與新型IGBT結構和設計理念兼容,易移植,可塑性強。【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IGBT剖面圖;其中:1多晶;2氧化層;3P_基區;4N+發射區;5P+集電區;6發射極金屬;7集電極金屬。圖2:本專利技術IGBT的PNP/PIN區域載流子分布圖3:傳統IGBT俯視圖圖4: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IGBT俯視圖圖5: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IGBT俯視圖圖6:本專利技術實施例3的IGBT俯視圖圖7:本專利技術實施例4的IGBT俯視圖【具體實施方式】為更好地說明本專利技術,便于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列出實施例如下:實施例1如附圖4所示,改變耐壓環層(PR)圖形,增加P-基區的摻雜濃度,使得溝道無法正常開啟,溝道失效。于IGBT有源區中引入空元胞。圖形左邊為空元胞結構,右邊為正常元胞結構。制備步驟包括:I)耐壓環層(PR)制備,包括氧化層生長,PR光刻,PR注入,PR去膠;2)有源區層(OD)制備,包括場氧生長,OD光刻,OD腐蝕、OD去膠;3)多晶層(PS)制備,包括柵氧生長、多晶生長、多晶摻雜,PS光刻,PS腐蝕,P阱注入、推結,N+源注入,Spacer形成、防栓鎖(latch-up)注入;4)接觸層(CO)制備,包括介質層沉積、CO光刻,CO腐蝕,CO去膠;5)金屬層(Ml)制備,包括金屬層沉積、Ml光刻,Ml腐蝕,Ml去膠;6)鈍化層(CB)制備,包括鈍化層沉積、CB光刻及刻蝕,去膠;7)背面層(BK)制備,包括金屬沉積、刻蝕,退火;實施例2如附圖5所示,增加場氧層(OD)圖形,使得溝道電流無法引出,于IGBT有源區中形成空元胞結構。圖形左邊為空元胞結構,右邊為正常元胞結構。制備步驟包括:I)有源區層(OD)制備,包括場氧生長,OD光刻,OD腐蝕、OD去膠;2)多晶層(PS)制備,包括柵氧生長、多晶生長、多晶摻雜,PS光刻,PS腐蝕,P阱注入、推結,N+源注入,Spacer形成、防栓鎖(latch-up)注入;3)接觸層(CO)制備,包括介質層沉積、CO光刻,CO腐蝕,CO去膠;4)金屬層(Ml)制備,包括金屬層沉積、Ml光刻,Ml腐蝕,Ml去膠;6)鈍化層(CB)制備,包括鈍化層沉積、CB光刻及刻蝕,去膠;7)背面層(BK)制備,包括金屬沉積、刻蝕,退火;實施例3如附圖6所示,改變多晶層(PS)圖形,將多晶層與柵信號隔離,形成多晶孤島,使得溝道無法開啟,于IGBT有源區中形成空元胞結構。圖形左邊為空元胞結構,右邊為正常元胞結構。制備步驟包括:I)有源區層(OD)制備,包括場氧生長,OD光刻,OD腐蝕、OD去膠;2)多晶層(PS)制備,包括柵氧生長、多晶生長、多晶摻雜,PS光刻,PS腐蝕,P阱注入、推結,N+源注入,Spacer形成、防栓鎖(latch-up)注入;3)接觸層(CO)制備,包括介質層沉積、CO光刻,CO腐蝕,CO去膠;4)金屬層(Ml)制備,包括金屬層沉積、Ml光刻,Ml腐蝕,Ml去膠;6)鈍化層(CB)制備,包括鈍化層沉積、CB光刻及刻蝕,去膠;7)背面層(BK)制備,包括金屬沉積、刻蝕,退火;實施例4如附圖7所示,改變接觸孔層(CO)圖形,使得溝道電流無法引出,于IGBT有源區中形成空元胞結構。圖形左邊為空元胞結構,右邊為正常元胞結構。制備步驟包括:I)有源區層(OD)制備,包括場氧生長,OD光刻,OD腐蝕、OD去膠;2)多晶層(PS)制備,包括柵氧生長、多晶生長、多晶摻雜,PS光刻,PS腐蝕,P阱注入、推結,N+源注入,Spacer形成、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低通態損耗IGBT,所述IGBT包括有源區、終端區和柵極區,所述有源區包括N?襯底區、柵極氧化層、多晶硅柵極、P?基區、N+發射區、P+集電區、發射極金屬及集電極金屬,所述有源區為元胞區,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有源區中設有空元胞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江,趙哿,高明超,王耀華,何延強,吳迪,劉鉞楊,喬慶楠,李曉平,董少華,金銳,溫家良,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智能電網研究院,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國家電網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