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伴熱取樣管,包括取樣管,所述的取樣管分為彎管段和直管段,在取樣管的直管段上包覆有一層加熱層,取樣管的直管段上還套有用于封裝加熱層的套管。所述的加熱層上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加熱層外包覆有一層保溫層,保溫層也被套管封裝在內。所述的保溫層和套管內壁之間有間隙。所述的套管可拆卸式安裝在取樣管的直管段上,套管的兩端設置有端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裝置作為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裝置,對工業煤粉鍋爐、燃氣鍋爐和燃煤電站鍋爐都適用。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可有效保證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真實性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節能環保領域,涉及粉塵排放測量,具體涉及一種用于鍋爐近零 排放測量的伴熱取樣管。
技術介紹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13223- 2011)中規定,一般地區燃煤鍋爐煙囪 煙塵排放限值30mg/Nm3,重點地區燃煤鍋爐煙囪煙塵排放限值20mg/Nm 3,汞及其化合物污 染物排放限值〇. 〇3mg/Nm3。 根據實驗室分析粉塵濃度在20mg/Nm3的煙氣中,當量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 物(PMlO)占所有粉塵的質量比90%以上。現火電廠在煙囪前基本都布置有濕法脫硫裝置, 因此進入煙肉排放的煙氣為過飽和濕煙氣。過飽和濕煙氣中含大量氣溶膠及細微液態水 滴。當量直徑在10微米以下的顆粒物(PMlO)有很多粘附在氣溶膠及細微液態水滴上。 目前,在鍋爐排放取樣檢測中,取樣管直接暴露在空氣中。由于環境溫度小于煙氣 溫度,氣溶膠及細微液態水滴會凝結在取樣管壁形成大顆粒水滴,無法進入采樣收集裝置, 從而導致檢測數據大大小于實際值,鍋爐粉塵排放得不到有效的控制。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 測量的伴熱取樣管,解決現有技術中針對鍋爐近零排放測量,檢測結果誤差大的問題,提高 檢測數據的真實性。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伴熱取樣管,包括取樣管,所述的取樣管分為彎管 段和直管段,在取樣管的直管段上包覆有一層加熱層,取樣管的直管段上還套有用于封裝 加熱層的套管。 本技術還具有如下區別技術特征: 所述的加熱層上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 所述的加熱層外包覆有一層保溫層,保溫層也被套管封裝在內。 所述的保溫層和套管內壁之間有間隙。 所述的套管可拆卸式安裝在取樣管的直管段上,套管的兩端設置有端蓋。 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 本技術的裝置作為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裝置,對工業煤粉鍋爐、燃氣鍋爐和 燃煤電站鍋爐都適用。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可有效保證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真實性等 優點。【附圖說明】 圖1是本技術的整體結構剖示圖。 圖中各個標號的含義為:1-取樣管、(1-1)-彎管段,(1-2)-直管段,2-加熱層, 3-套管,(3_1)_端蓋,(3_2)_端蓋,4_保溫層。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內容作進一步詳細解釋說明。【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給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例,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并不局限于以下具 體實施例,凡在本申請技術方案基礎上做的等同變換均落入本技術的保護范圍。 實施例: 遵從上述技術方案,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給出一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伴 熱取樣管,包括采用f 12 X 2材質為316L的不銹鋼管制作的取樣管1,所述的取樣管分為彎 管段1-1和直管段1-2,在取樣管1的直管段1-2上包覆有一層厚度為2_的加熱層2,取 樣管1的直管段1-2上還套有用于封裝加熱層2的套管3。 進一步地,加熱層2外接220V交流電源,加熱層2上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加熱 層2上布置有溫度測量元件,即溫度傳感器,外部控制系統通過溫度信號控制220V交流電 源的開關,從而保證取樣管1的溫度為120±5°C。 進一步地,加熱層2外包覆有一層保溫層4,保溫層2厚度為10mm,材質為密閉型 氣泡結構PEVA橡塑。保溫層4也被套管3封裝在內。為了便于裝配套管3,保溫層4和套 管3內壁之間有3mm間隙。 套管3可拆卸式安裝在取樣管1的直管段1-2上,套管3的兩端設置有端蓋3-1、 3-2,便于安裝。套管3、端蓋3-1、3-2的材質均為316L不銹鋼 本技術的工作過程如下所述: 測量時,先開啟加熱層2的220V交流電源,直到取樣管1的溫度維持在120±5°C。 然后將取樣管1放入煙囪入口取樣測孔,連接采樣收集裝置,開始鍋爐排放檢測。 過飽和濕煙氣從取樣管1的彎管段1-1端部進入取樣管1中,流至和直管段1-2。 此時取樣管1內的溫度已經被加熱層2加熱至120°C,過飽和濕煙氣中的液態氣溶膠及細水 滴均被加熱成氣態,在取樣管1內不會遇冷凝結。煙氣中所有粉塵隨氣流通過取樣管1,全 部進入后面的采樣收集裝置。【主權項】1. 一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伴熱取樣管,包括取樣管(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 樣管分為彎管段(1-1)和直管段(1-2),在取樣管(1)的直管段(1-2)上包覆有一層加熱層 (2),取樣管(1)的直管段(1-2)上還套有用于封裝加熱層(2)的套管(3)。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伴熱取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層(2)上還設置有溫度 傳感器。3.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伴熱取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層(2)外包覆有一層保 溫層(4),保溫層(4)也被套管(3)封裝在內。4.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伴熱取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溫層(4)和套管(3)內壁 之間有間隙。5. 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伴熱取樣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3)可拆卸式安裝在取 樣管(1)的直管段(1-2)上,套管(3)的兩端設置有端蓋(3-1、3-2)。【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伴熱取樣管,包括取樣管,所述的取樣管分為彎管段和直管段,在取樣管的直管段上包覆有一層加熱層,取樣管的直管段上還套有用于封裝加熱層的套管。所述的加熱層上還設置有溫度傳感器。所述的加熱層外包覆有一層保溫層,保溫層也被套管封裝在內。所述的保溫層和套管內壁之間有間隙。所述的套管可拆卸式安裝在取樣管的直管段上,套管的兩端設置有端蓋。本技術的裝置作為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裝置,對工業煤粉鍋爐、燃氣鍋爐和燃煤電站鍋爐都適用。裝置結構簡單、易于實施、可有效保證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真實性等優點。【IPC分類】G01N1/22【公開號】CN204758344【申請號】CN201520363946【專利技術人】史洪起, 高巖松, 李玉貴, 吳春華, 衣心亮, 孫英浩, 陳城, 孫志宇, 王巖, 曹振龍, 張德強, 劉海麗 【申請人】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所有限公司, 西安格瑞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1月11日【申請日】2015年5月2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鍋爐近零排放測量的伴熱取樣管,包括取樣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取樣管分為彎管段(1?1)和直管段(1?2),在取樣管(1)的直管段(1?2)上包覆有一層加熱層(2),取樣管(1)的直管段(1?2)上還套有用于封裝加熱層(2)的套管(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史洪起,高巖松,李玉貴,吳春華,衣心亮,孫英浩,陳城,孫志宇,王巖,曹振龍,張德強,劉海麗,
申請(專利權)人:大唐東北電力試驗研究所有限公司,西安格瑞電力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