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的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包括:墻體和地面基層;第一隔板,墻體和地面基層向外設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向外設有第二隔板;第一間板,墻體向外設有第一間板;第二間板,地面基層向上方設有第二間板;第一空腔,墻體、第一隔板之間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間形成有第二空腔;拼磚層,第二隔板向外設有拼磚層;第二排濕管,第二空腔通過連接第二排濕管與外界導通,第二排濕管的外延段上設有第二閘門,第二排濕管的末端設有排風扇,連接管。本墻角防水結構不但可以被動防水,更可以主動防水,防水效果更佳。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裝飾
,尤其涉及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在建筑施工領域中,衛(wèi)生間地面防水一直是影響工程質量的通病,用戶反映非常強烈,相關的維修費用一直居高不下,不僅給用戶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不便,而且給施工企業(yè)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其中,墻角防水問題尤為突出。現(xiàn)有的墻角防水結構,大多是被動的防水,即防止水滲入而導致的危害,然而絕對的防水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難做到,用戶在使用過程中還是會遇到衛(wèi)生間漏水問題,墻角防水還需要主動排水措施。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xiàn)有技術之不足而提供的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的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包括:墻體和地面基層;第一隔板,所述墻體和地面基層向外設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向外設有第二隔板;第一間板,所述墻體向外設有第一間板;第二間板,所述地面基層向上方設有第二間板;第一空腔,所述墻體、第一隔板之間形成有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間板、第二間板分別將第一空腔的兩端封堵;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間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間板、第二間板分別將第二空腔的兩端封堵;拼磚層,所述第二隔板向外設有拼磚層,所述拼磚層包括有鋪設在墻體上墻磚、鋪設在所述地面基層上的地磚組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二間板的右側形成有第一填充層;所述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二間板的右側形成有第二填充層;所述第一填充層、第二填充層內填充有水泥砂漿;第一排濕管,所述第一空腔通過連接第一排濕管與外界導通,第一排濕管貫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拼磚層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排濕管的外延段上設有第一閘門、加熱器,第一排濕管的末端設有鼓風機;所述第一閘門用于打開或者關閉第一排濕管;第二排濕管,所述第二空腔通過連接第二排濕管與外界導通,所述第二排濕管貫穿第二隔板、拼磚層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排濕管的外延段上設有第二閘門,所述第二閘門用于打開或者關閉第二排濕管,所述第二排濕管的末端設有排風扇;連接管,所述第一隔板上設有連通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的連接管。優(yōu)選的,所述連接管內設有過濾裝置。優(yōu)選的,所述過濾裝置為過濾網(wǎng)。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空腔內設有殺蟲劑槽,所述殺蟲劑槽內填充有殺蟲劑。優(yōu)選的,所述加熱器為電加熱器。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由工程塑料制成。優(yōu)選的,所述拼磚層與第二隔板之間還設有一防水涂料層。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通過設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這兩個空腔配合送風機構、排風機構,就使空氣在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內流通,流通的空腔帶走空腔內的濕氣,達到了主動防水的目的。通過設置殺蟲劑槽,殺蟲劑槽內填充的殺蟲劑可以殺死第一空腔內的蚊蟲,避免蚊蟲滋生。通過設置防水涂料層使墻角具備被動防水性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的一實施例的整體結構示意圖;其中,10、墻體;20、地面基層;30、第一隔板;31、第一空腔;32、第一排濕管;321、第一閘門;322、加熱器;323、鼓風機;33、第一填充層;40、第二隔板;41、第二空腔;42、第二排濕管;421、第二閘門;423、排風扇;43、第二填充層;50、拼磚層;60、連接管;70、殺蟲劑槽;80、第一間板;90、第二間板。本技術目的的實現(xiàn)、功能特點及優(yōu)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細描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外”、“順時針”、“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shù)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技術的描述中,“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除非另有明確具體的限定。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參照圖1,本技術所述的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包括,墻體10、地面基層20、第一隔板30、第一空腔31、第一排濕管32、第一閘門321、加熱器322、鼓風機323、第一填充層33、第二隔板40、第二空腔41、第二排濕管42、第二閘門421、排風扇423、第二填充層43、拼磚層50、連接管60、殺蟲劑槽70、第一間板80、第二間板90。其中,如圖1所示,墻體10和地面基層20 ;第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建筑裝飾用墻角防水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墻體和地面基層;第一隔板,所述墻體和地面基層向外設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向外設有第二隔板;第一間板,所述墻體向外設有第一間板;第二間板,所述地面基層向上方設有第二間板;第一空腔,所述墻體、第一隔板之間形成有第一空腔,第一間板、第二間板分別將第一空腔的兩端封堵;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之間形成有第二空腔,所述第一間板、第二間板分別將第二空腔的兩端封堵;拼磚層,所述第二隔板向外設有拼磚層,所述拼磚層包括有鋪設在墻體上墻磚、鋪設在所述地面基層上的地磚組成;所述第一空腔在所述第二間板的右側形成有第一填充層;所述第二空腔在所述第二間板的右側形成有第二填充層;所述第一填充層、第二填充層內填充有水泥砂漿;第一排濕管,所述第一空腔通過連接第一排濕管與外界導通,第一排濕管貫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拼磚層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一排濕管的外延段上設有第一閘門、加熱器,第一排濕管的末端設有鼓風機;所述第一閘門用于打開或者關閉第一排濕管;第二排濕管,所述第二空腔通過連接第二排濕管與外界導通,所述第二排濕管貫穿第二隔板、拼磚層并向外延伸,所述第二排濕管的外延段上設有第二閘門,所述第二閘門用于打開或者關閉第二排濕管,所述第二排濕管的末端設有排風扇;連接管,所述第一隔板上設有連通第一空腔、第二空腔的連接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葉光慶,葉劍柳,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市立捷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