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設置在農業大棚內部,包括管道、噴頭,水箱和農藥箱,管道設置在大棚頂部,噴頭豎直向下設置在管道上,水箱和農藥箱設置在農業大棚外,管道分別與水箱和農藥箱相連接,水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泵體,農藥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泵體,農業大棚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第一泵體上設有控制器,控制器與水含量感應器無線連接,所述農業大棚外設有定時器,該定時器分別與第一泵體和第二泵體相連接,第一泵體和第二泵體還連接外部網絡,實施對農作物的澆灌,智能化控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物聯網農業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
技術介紹
傳統的農業生產是一種經驗化的生產方式,即依賴天氣環境和農民的種植經驗對農作物進行灌溉、施肥等操作,故傳統農業種植有“靠天吃飯”的說法,這樣導致的結果是:農業生產效率低下、農業產量增長緩慢,整個農業種植得不到良好有序的發展。農業物聯網正是為了打破傳統農業的這一瓶頸孕育而生的新型農業信息化技術,它旨在通過大量的物聯網節點構成監控網絡來監控農作物所處的大氣和土壤環境,幫助農民很快發現問題并定位出現問題的位置,從而科學有效地進行農業種植。通過農業物聯網進行的農業種植能夠帶來增產、改善農作物品質、調節生產周期和提高經濟效益等優勢。現有的農業自動灌溉控制器能夠做到定時定量對農作物進行灌溉,但是這是一種獨立的灌溉裝置,沒有入網統一管理,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農業種植的自動化水平,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但是,定時定量的灌溉策略未必科學合理,需要根據不同的農作物和不同的大氣以及土壤環境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得出的灌溉策略才具有科學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實施對農作物的澆灌,智能化控制,以解決現有技術中導致的上述多項缺陷。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以下的技術方案: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設置在農業大棚內部,包括管道、噴頭,水箱和農藥箱,管道設置在大棚頂部,噴頭豎直向下設置在管道上,水箱和農藥箱設置在農業大棚外,管道分別與水箱和農藥箱相連接,水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栗體,農藥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栗體,農業大棚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第一栗體上設有控制器,控制器與水含量感應器無線連接,所述農業大棚外設有定時器,該定時器分別與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相連接,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還連接外部網絡。優選的,所述噴頭包括噴管和噴嘴,噴管一端固定在鋼管上,其另一端設有環狀凹槽,噴嘴的另一端設有凸邊,凸邊卡在凹槽內,噴嘴的側壁設有多個噴孔,噴孔相對于噴嘴剖面的軸心呈30°夾角。優選的,所述農業大棚包括主體框架,主體框架由多個支撐架平行放置組成,管道固定在支撐架的頂部。優選的,所述管道的頂部鏡像設有鉸接的夾板,夾塊為弧形夾板,弧形夾板的端部設有定位螺栓。優選的,所述農藥箱設有加藥口,內置有攪拌裝置。采用以上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結構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可以進行澆灌,也可以噴曬農藥,農業大棚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當地表的水含量達到警戒值,第一栗體工作,進行澆灌;農業大棚外設有定時器,該定時器分別與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相連接,可以定時澆灌和噴曬農藥;同時,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還連接外部網絡,可以遠程控制澆灌和噴曬農藥。噴管和噴嘴相對轉動,噴嘴的噴孔相對于噴嘴剖面的軸心呈30°夾角,在水的沖力下實現噴嘴的旋轉,實現噴頭360°的澆灌面積覆蓋。管道的頂部鏡像設有鉸接的夾板,夾塊為弧形夾板,弧形夾板的端部設有定位螺栓,使得管道相對于支撐架固定,防止其抖動,農藥箱設有加藥口,內置有攪拌裝置,可以對農藥進行攪拌,便于農藥混合?!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是噴頭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噴嘴的剖視圖;圖4是管道與支撐架之間連接示意圖。其中,1-大棚、2-管道、3-噴頭、4-水箱、5-農藥箱、6-第一栗體、7-第二栗體、8—水含量感應器、9—定時器、10—噴管、11—噴嘴、12—環狀凹槽、13—凸邊、14—噴孔、15—支撐架、16—夾板、17—定位螺栓、18—加藥口、19—攪拌裝置。【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圖1出示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設置在農業大棚I內部,包括管道2、噴頭3,水箱4和農藥箱5,管道2設置在大棚I頂部,農業大棚I包括主體框架,主體框架由多個支撐架15平行放置組成,管道2固定在支撐架15的頂部,噴頭3豎直向下設置在管道2上,水箱4和農藥箱5設置在農業大棚I外,管道2分別與水箱4和農藥箱5相連接,水箱4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栗體6,農藥箱5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栗體7,農業大棚I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8,第一栗體6上設有控制器,控制器與水含量感應器8無線連接,所述農業大棚I外設有定時器9,該定時器9分別與第一栗體6和第二栗體7相連接,第一栗體6和第二栗體7還連接外部網絡,農藥箱5設有加藥口 18,內置有攪拌裝置19。結合圖2和圖3,噴頭3包括噴管10和噴嘴11,噴管10 —端固定在鋼管上,其另一端設有環狀凹槽12,噴嘴11的另一端設有凸邊13,凸邊13卡在凹槽內,噴嘴11的側壁設有多個噴孔14,噴孔14相對于噴嘴11剖面的軸心呈30°夾角。 如圖4所示,管道2的頂部鏡像設有鉸接的夾板16,夾塊為弧形夾板16,弧形夾板16的端部設有定位螺栓17。本技術結構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可以進行澆灌,也可以噴曬農藥,農業大棚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當地表的水含量達到警戒值,第一栗體工作,進行澆灌;農業大棚外設有定時器,該定時器分別與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相連接,可以定時澆灌和噴曬農藥;同時,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還連接外部網絡,可以遠程控制澆灌和噴曬農藥。噴管和噴嘴相對轉動,噴嘴的噴孔相對于噴嘴剖面的軸心呈30°夾角,在水的沖力下實現噴嘴的旋轉,實現噴頭360°的澆灌面積覆蓋。管道的頂部鏡像設有鉸接的夾板,夾塊為弧形夾板,弧形夾板的端部設有定位螺栓,使得管道相對于支撐架固定,防止其抖動,農藥箱設有加藥口,內置有攪拌裝置,可以對農藥進行攪拌,便于農藥混合。以上所述的僅是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技術創造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主權項】1.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設置在農業大棚內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噴頭,水箱和農藥箱,管道設置在大棚頂部,噴頭豎直向下設置在管道上,水箱和農藥箱設置在農業大棚外,管道分別與水箱和農藥箱相連接,水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栗體,農藥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栗體,農業大棚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第一栗體上設有控制器,控制器與水含量感應器無線連接,所述農業大棚外設有定時器,該定時器分別與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相連接,第一栗體和第二栗體還連接外部網絡。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噴頭包括噴管和噴嘴,噴管一端固定在鋼管上,其另一端設有環狀凹槽,噴嘴的另一端設有凸邊,凸邊卡在凹槽內,噴嘴的側壁設有多個噴孔,噴孔相對于噴嘴剖面的軸心呈30°夾角。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農業大棚包括主體框架,主體框架由多個支撐架平行放置組成,管道固定在支撐架的頂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的頂部鏡像設有鉸接的夾板,夾塊為弧形夾板,弧形夾板的端部設有定位螺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農藥箱設有加藥口,內置有攪拌裝置。【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設置在農業大棚內部,包括管道、噴頭,水箱和農藥箱,管道設置在大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物聯網的自動澆灌控制裝置,設置在農業大棚內部,其特征在于,包括管道、噴頭,水箱和農藥箱,管道設置在大棚頂部,噴頭豎直向下設置在管道上,水箱和農藥箱設置在農業大棚外,管道分別與水箱和農藥箱相連接,水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一泵體,農藥箱的連接處設有第二泵體,農業大棚的地表設有水含量感應器,第一泵體上設有控制器,控制器與水含量感應器無線連接,所述農業大棚外設有定時器,該定時器分別與第一泵體和第二泵體相連接,第一泵體和第二泵體還連接外部網絡。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朱颯颯,
申請(專利權)人:溫州科技職業學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