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聯軸器技術領域,公布了滾子鏈條聯軸器,包括了第一鏈輪,與第一鏈輪嚙合的第二鏈輪,形成在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外部的第一防護罩,與第一防護罩連接的第二防護罩,位于第一鏈輪與第二鏈輪旁邊的卡圈,第一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緣,第一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上鍵槽,第二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下鍵槽,上鍵槽下鍵槽之間通過平鍵連接,第一凸緣與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螺栓孔,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的下方形成有彈性裝置,通過兩個防護罩之間的雙重連接,使得防護罩更加牢固,通過彈性裝置對鏈輪進行減振緩沖,降低鏈輪的磨損,提高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并且該聯軸器結構合理,拆卸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聯軸器
,尤其是滾子鏈條聯軸器。
技術介紹
滾子鏈條聯軸器是利用公用的鏈條,同時與兩個齒數相同的并列鏈輪嚙合不同結構型式的滾子鏈條聯軸器,不同結構型號的鏈條聯軸器主要區別在于采用了不同的鏈條。滾子鏈條聯軸器可以用于紡織、農機、起重運輸、工程、礦山、輕工、化工等機械的軸系傳動中。滾子鏈條聯軸器應在良好的潤滑并有防護罩的條件下工作?,F有的鏈條聯軸器設計結構不夠合理,使用不夠方便,防護罩不夠結實牢固,潤滑程度不高,使得聯軸器的使用壽命降低。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提供滾子鏈條聯軸器,包括了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一鏈輪嚙合的第二鏈輪,形成在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外部的第一防護罩,與所述第一防護罩連接的第二防護罩,位于所述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二鏈輪旁邊的卡圈,所述第一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緣,所述第一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上鍵槽,所述第二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所述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下鍵槽,所述上鍵槽與所述下鍵槽之間通過平鍵連接,所述第一凸緣與所述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螺栓孔,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的下方形成有彈性裝置。進一步地,所述上鍵槽內涂有減震涂料。進一步地,所述下鍵槽內涂有減震涂料。進一步地,所述彈性裝置包括發條彈簧以及彈性圈,所述彈性圈的內側與所述發條彈簧連接,所述彈性圈的外側所述第一鏈輪及所述第二鏈輪的下方連接。進一步地,所述彈性圈的內側形成有限制所述發條彈簧活動范圍的擋塊。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防護罩上形成有直流通孔。進一步地,所述直流通孔外部連接著注油嘴,所述注油嘴缺口處形成有翻蓋。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通過兩個防護罩之間的雙重連接,使得防護罩更加牢固,通過彈性裝置對鏈輪進行減振緩沖,降低鏈輪的磨損,提高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并且該聯軸器結構合理,拆卸方便。【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滾子鏈條聯軸器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中,101為第一鏈輪,102為第二鏈輪,1021為發條彈簧,1022為彈性圈,103為卡圈,104為第一防護罩,1041為上鍵槽,1042為第一凸緣,105為第二防護罩,1051為下鍵槽,1052為第二凸緣,1053為直流通孔。【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如圖1至所示,本技術提供的一較佳實施例。滾子鏈條聯軸器,可以運用在可以用于紡織、農機、起重運輸、工程、礦山、輕工、化工等機械的軸系傳動中。滾子鏈條聯軸器,包括了第一鏈輪101,第二鏈輪102,第一防護罩104,第二防護罩105,卡圈103,其中,第二鏈輪102與第一鏈輪101嚙合,第一防護罩104形成在第一鏈輪101和第二鏈輪102外部,第二防護罩105與第一防護罩104連接,卡圈103位于第一鏈輪101與第二鏈輪102旁邊,第一防護罩104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緣1042,第一凸緣1042上形成有若干個上鍵槽1041,第二防護罩105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1052,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下鍵槽1051,上鍵槽1041與所述下鍵槽1051之間通過平鍵連接,第一凸緣1042與第二凸緣1052上形成有螺栓孔,第一鏈輪101和第二鏈輪102的下方形成有彈性裝置。通過兩個防護罩之間的雙重連接,使得防護罩更加牢固,通過彈性裝置對鏈輪進行減振緩沖,降低鏈輪的磨損,提高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并且該聯軸器結構合理,拆卸方便。具體地,上鍵槽1041內涂有減震涂料,下鍵槽1051內涂有減震涂料,當兩軸運轉時,對聯軸器產生的沖擊將由減震涂料進行削減,避免對鏈輪的磨損。彈性裝置包括發條彈簧1021以及彈性圈1022,彈性圈1022的內側與發條彈簧1021連接,彈性圈1022的外側與第一鏈輪101及第二鏈輪102的下方連接,彈性圈1022承受沖擊,由于彈性圈1022的彈性變形和在發條彈簧1021作用下的避讓降低沖擊產生的振動,提高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彈性圈1022的內側形成有限制發條彈簧1021活動范圍的擋塊,這樣有利于防止發條彈簧1021錯位。具體地,第一防護罩104上形成有直流通孔1053,直流通孔1053外部連接著注油嘴,注油嘴缺口處形成有翻蓋,利用翻蓋結構,可以更好保持潤滑時不會被污染。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技術的原理和最佳實施例,在不脫離本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技術范圍內。【主權項】1.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了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一鏈輪嚙合的第二鏈輪,形成在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外部的第一防護罩,與所述第一防護罩連接的第二防護罩,位于所述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二鏈輪旁邊的卡圈,所述第一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緣,所述第一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上鍵槽,所述第二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所述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下鍵槽,所述上鍵槽與所述下鍵槽之間通過平鍵連接,所述第一凸緣與所述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螺栓孔,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的下方形成有彈性裝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鍵槽內涂有減震涂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鍵槽內涂有減震涂料。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裝置包括發條彈簧以及彈性圈,所述彈性圈的內側與所述發條彈簧連接,所述彈性圈的外側與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的下方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護罩上形成有直流通孔。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通孔外部連接著注油嘴,所述注油嘴缺口處形成有翻蓋?!緦@勘炯夹g涉及聯軸器
,公布了滾子鏈條聯軸器,包括了第一鏈輪,與第一鏈輪嚙合的第二鏈輪,形成在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外部的第一防護罩,與第一防護罩連接的第二防護罩,位于第一鏈輪與第二鏈輪旁邊的卡圈,第一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緣,第一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上鍵槽,第二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下鍵槽,上鍵槽下鍵槽之間通過平鍵連接,第一凸緣與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螺栓孔,第一鏈輪和第二鏈輪的下方形成有彈性裝置,通過兩個防護罩之間的雙重連接,使得防護罩更加牢固,通過彈性裝置對鏈輪進行減振緩沖,降低鏈輪的磨損,提高聯軸器的使用壽命,并且該聯軸器結構合理,拆卸方便。【IPC分類】F16N21/00, F16D3/84, F16D3/54【公開號】CN204852062【申請號】CN201520437332【專利技術人】韓永亮 【申請人】河南省華祥起重機械有限公司【公開日】2015年12月9日【申請日】2015年6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滾子鏈條聯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了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一鏈輪嚙合的第二鏈輪,形成在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外部的第一防護罩,與所述第一防護罩連接的第二防護罩,位于所述第一鏈輪與所述第二鏈輪旁邊的卡圈,所述第一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一凸緣,所述第一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上鍵槽,所述第二防護罩兩端面向外延伸形成第二凸緣,所述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若干個下鍵槽,所述上鍵槽與所述下鍵槽之間通過平鍵連接,所述第一凸緣與所述第二凸緣上形成有螺栓孔,所述第一鏈輪和所述第二鏈輪的下方形成有彈性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永亮,
申請(專利權)人:河南省華祥起重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