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包括油缸板、及設置于油缸板的底部的內側型腔板,油缸板的中部設置有主灌嘴,內側型腔板的頂面開設有凹形的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中放置有分流板,主灌嘴的底端連接分流板,第一容置槽的底部開設有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通過孔,通過孔中設置有噴嘴,噴嘴的頂端與分流板連接,噴嘴的底端連接有噴嘴嘴頭,油缸板與分流板之間設置有閥針襯套,油缸板設置有與通過孔一一對應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連接閥針,閥針穿過閥針襯套后伸入噴嘴與噴嘴嘴頭中,并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著噴嘴的軸線方向運動,以打開或關閉噴嘴嘴頭的流道口;其能夠自動斷料,從而提供較好的澆口效果,保證制件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熱流道系統
,尤其涉及一種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
技術介紹
由于冷流道系統在澆注時,所產生的廢料是很大的,尤其是制件體積越大時,因料道長導致廢料更多。根據流道的大小,廢料的價值有可能達到成百上千美元,特別是對于聚碳酸酯等昂貴材料。這些廢料有的可以回用,有的不能回用,即使能回用的,材料的綜合性能也大打折扣,而且還需要回用設備。除了廢料增多,冷流道從模具中移除時,還需要機器人或者工人把這些部分與流道分離開來,進而使得整個過程中人工操作步驟大大增加。與傳統冷流道進澆方式比較起來,熱流道系統無冷凝料或者有很小的冷料柄,熱流道澆口料基本不用回收,這就可以大大節約成本并提高生產率,也進一步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因此,近年來,熱流道系統廣泛推廣,其可以較好地解決冷流道系統存在的上述問題。然而,隨著熱流道系統的廣泛推廣應用,市場上各類產品對熱流道系統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熱流道系統開始應用于模具中,加之塑膠材料的不斷更新,客戶對產品外觀要求的不斷提高,熱流道系統也在不斷地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能夠自動斷料,從而提供較好的澆口效果,保證制件質量。為達此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包括油缸板、及設置于所述油缸板的底部的內側型腔板,所述油缸板的中部設置有主灌嘴,所述內側型腔板的頂面開設有凹形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放置有分流板,所述主灌嘴的底端連接所述分流板,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開設有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通過孔,所述通過孔中設置有噴嘴,所述噴嘴的頂端與所述分流板連接,所述噴嘴的底端連接有噴嘴嘴頭,所述油缸板與所述分流板之間設置有閥針襯套,所述油缸板設置有與所述通過孔一一對應的驅動裝置,所述驅動裝置連接閥針,所述閥針穿過所述閥針襯套后伸入所述噴嘴與所述噴嘴嘴頭中,并在所述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著所述噴嘴的軸線方向運動,以打開或關閉所述噴嘴嘴頭的流道口。其中,所述內側型腔板的底部設置有外側型腔板,所述外側型腔板中開設有與所述通過孔一一對應的容納孔,所述噴嘴與所述噴嘴嘴頭的底端伸入所述容納孔中并與所述容納孔相配合。其中,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內側上部設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中放置有與所述分流板的外側連接的防轉裝置。其中,所述防轉裝置包括放置于所述缺口中的固定塊,以及與所述固定塊連接的防轉螺釘,所述分流板的外側上部對應所述防轉螺釘處開設有配合孔,所述防轉螺釘插入所述配合孔中。其中,所述內側型腔板的頂面中央開設有凹形的第二容置槽,所述分流板的底面設置有避讓槽,所述第二容置槽中放置有中心定位柱,所述中心定位柱的頂端伸入所述避讓槽中,所述中心定位柱的中心軸線與所述分流板及所述主灌嘴的中心軸線對齊。其中,所述噴嘴的上部外側設置有法蘭環,所述通過孔中設置有臺階面,安裝時,所述法蘭環的底面支撐于所述臺階面上。其中,所述閥針襯套為內部具有小孔的臺階型結構,所述分流板開設有直通孔,所述閥針襯套的小直徑段插入所述直通孔中定位,所述閥針襯套的大直徑段設置于所述分流板與所述油缸板之間。其中,所述噴嘴嘴頭為針閥式的嘴頭。其中,所述驅動裝置為油缸或氣缸。本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技術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包括油缸板、及設置于油缸板的底部的內側型腔板,油缸板的中部設置有主灌嘴,內側型腔板的頂面開設有凹形的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中放置有分流板,主灌嘴的底端連接分流板,第一容置槽的底部開設有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通過孔,通過孔中設置有噴嘴,噴嘴的頂端與分流板連接,噴嘴的底端連接有噴嘴嘴頭,油缸板與分流板之間設置有閥針襯套,油缸板設置有與通過孔一一對應的驅動裝置,驅動裝置連接閥針,閥針穿過閥針襯套后伸入噴嘴與噴嘴嘴頭中,并在驅動裝置的驅動下沿著噴嘴的軸線方向運動,以打開或關閉噴嘴嘴頭的流道口 ;其將噴嘴嘴頭安裝在外側型腔板上,利用加熱的原理,使塑膠料從主灌嘴進入到分流板的流道中,從分流板的流道再進入噴嘴的流道中,再從噴嘴的流道流入噴嘴嘴頭的流道中,而此時,通過驅動裝置驅動閥針在噴嘴和噴嘴嘴頭的流道中,當需要停止澆注時,驅動裝置驅動閥針向下運動將噴嘴嘴頭的流道口封閉以使其關閉,從而實現自動斷料,從而提供較好的澆口效果,保證制件質量,而當需要再次澆注時,驅動裝置驅動閥針向上回位,就可以打開噴嘴嘴頭的流道口,從而可以繼續澆注制件,整個過程中自動化程度高,而且,通過驅動裝置實現自動控制,從而控制過程精準,閥針運行順暢,因而避免閥針的底端對塑膠料的流動造成影響而產生流痕?!靖綀D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的俯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中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在A-A向的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在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4是圖2中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在II處的局部放大示意圖。圖5是圖2中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的閥針處于關閉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2中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的閥針處于打開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_油缸板;2_分流板;3_內側型腔板;4_外側型腔板;5_主灌嘴;6_驅動裝置;7_閥針襯套;8_防轉裝置;9_中心定位柱;10_噴嘴;11_噴嘴嘴頭;12_閥針;1001_法蘭環;301-臺階面?!揪唧w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通過【具體實施方式】來進一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技術中,MSC是指Master Series Centi。如圖1至6所示,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包括油缸板1、及設置于油缸板I的底部的內側型腔板3,油缸板I的中部設置有主灌嘴5,內側型腔板3的頂面開設有凹形的第一容置槽,第一容置槽中放置有分流板2,主灌嘴5的底端連接分流板2,第一容置槽的底部開設有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通過孔,通過孔中設置有噴嘴10,噴嘴10的頂端與分流板2連接,噴嘴10的底端連接有噴嘴嘴頭11,油缸板I與分流板2之間設置有閥針襯套7,油缸板I設置有與通過孔——對應的驅動裝置6,驅動裝置6連接閥針12,閥針12穿過閥針襯套7后伸入噴嘴10與噴嘴嘴頭11中,并在驅動裝置6的驅動下沿著噴嘴10的軸線方向運動,以打開或關閉噴嘴嘴頭11的流道口。實際上,本技術的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中,主灌嘴5的流道連通分流板2的流道,分流板2的流道連通噴嘴10的流道,噴嘴10的流道連通噴嘴嘴頭11的流道,由噴嘴嘴頭11的流道流出的塑膠料用于澆注制件,其將噴嘴嘴頭安裝在外側型腔板上,利用加熱的原理,使塑膠料從主灌嘴進入到分流板的流道中,從分流板的流道再進入噴嘴的流道中,再從噴嘴的流道流入噴嘴嘴頭的流道中,而此時,通過驅動裝置驅動閥針在噴嘴和噴嘴嘴頭的流道中,當需要停止澆注時,驅動裝置驅動閥針向下運動將噴嘴嘴頭的流道口封閉以使其關閉,從而實現自動斷料,從而提供較好的澆口效果,保證制件質量,而當需要再次澆注時,驅動裝置驅動閥針向上回位,就可以打開噴嘴嘴頭的流道口,從而可以繼續澆注制件,整個過程中自動化程度高,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MSC針閥式熱流道系統,包括油缸板(1)、及設置于所述油缸板(1)的底部的內側型腔板(3),所述油缸板(1)的中部設置有主灌嘴(5),其特征在于,所述內側型腔板(3)的頂面開設有凹形的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容置槽中放置有分流板(2),所述主灌嘴(5)的底端連接所述分流板(2),所述第一容置槽的底部開設有至少兩個對稱設置的通過孔,所述通過孔中設置有噴嘴(10),所述噴嘴(10)的頂端與所述分流板(2)連接,所述噴嘴(10)的底端連接有噴嘴嘴頭(11),所述油缸板(1)與所述分流板(2)之間設置有閥針襯套(7),所述油缸板(1)設置有與所述通過孔一一對應的驅動裝置(6),所述驅動裝置(6)連接閥針(12),所述閥針(12)穿過所述閥針襯套(7)后伸入所述噴嘴(10)與所述噴嘴嘴頭(11)中,并在所述驅動裝置(6)的驅動下沿著所述噴嘴(10)的軸線方向運動,以打開或關閉所述噴嘴嘴頭(11)的流道口。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安凌,
申請(專利權)人:馬斯特模具昆山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