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包括與追蹤系統相連的底部支撐橫梁、支撐固定反射鏡的橫梁框架以及連接底部支撐橫梁與橫梁框架的斜桿;橫梁框架內部布置有支撐桿,底部支撐橫梁水平設置于橫梁框架正下方,斜桿對稱布置于底部支撐橫梁兩側,三者采用焊接或者螺栓連接,呈空間三角形桁架結構;將反射鏡通過結構膠或者機械方式與橫梁框架固定,并通過與太陽追蹤系統相連接,驅動反射鏡支架旋轉;本發明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強度高、承載能力強、自重小,同時具有節省材料、降低成本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太陽能光熱發電
,特別涉及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
技術介紹
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是通過聚光器將太陽能聚集起來轉化為熱能,然后產生高溫高壓蒸汽驅動汽輪機發電。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技術以其結構簡單、成本低等優勢,具有良好的商業化前景。菲涅爾式太陽能熱發電系統是利用具有追蹤太陽運動裝置的主反射鏡列將太陽光反射聚集到二次曲面的二級反射鏡和集熱管上,集熱管將太陽光的輻射能轉化為熱能,并加熱集熱管內高溫高壓的水,產生蒸汽推動汽輪機發電機組發電。在整個菲涅爾太陽能熱發電裝置中,鏡場聚光效率直接關系到最終光能到電能的轉化效率。反射鏡支架用來固定支撐反射鏡,在實際運行中由于支架不牢或者重量太大將會引起反射鏡變形,使聚光比和聚焦光斑寬度受到影響,進而影響鏡場聚光效率,因此要求支架強度高、重量輕,不易發生變形。目前反射鏡支架不能同時滿足高強度與低自重的要求,而且耗費鋼材較多,加工制作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在保證支架結構強度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了自重,制造成本顯著下降。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包括底部支撐橫梁1、底部支撐橫梁I水平設置于橫梁框架4正下方,斜桿2對稱布置于底部支撐橫梁I兩側支撐頂部的橫梁框架4,三者采用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縱剖面呈三角形。所述橫梁框架4沿跨度方向劃分若干單元,橫梁框架4垂直于跨度方向通過多根水平支撐桿5連接,各單元內部布置有斜向支撐桿3,橫梁框架4頂面與反射鏡的背面采用機械固定或者粘貼的方式連接。所述底部支撐橫梁1、斜桿2、斜向支撐桿3、橫梁框架4、水平支撐桿5選用金屬材料的矩管、方管或圓管。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I)支架采用空間桁架結構,抗彎、抗剪能力強,剛度大,強度高,并具有很好穩定性,可降低支架不平整和反射鏡自身重量對反射鏡變形的影響。2)桁架結構使材料強度得到充分發揮,可以節省材料,減輕自重,降低制造成本,經濟性高。3)支架結構形式簡單,便于根據鏡場需要調節尺寸。【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空間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橫梁框架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但本領域技術人員了解,下述內容不是對本專利技術保護范圍的限制,任何在本專利技術基礎上做出的改進和變化都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如圖1所示,本專利技術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包括底部支撐橫梁1、支撐固定反射鏡的橫梁框架4以及連接底部支撐橫梁與橫梁框架的斜桿2 ;底部支撐橫梁I水平設置于橫梁框架4正下方,起著承載作用,斜桿2對稱布置于底部支撐橫梁I兩側支撐頂部的橫梁框架4,三者采用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縱剖面呈三角形,保證桁架的空間完整性和穩定性,降低支架不平整和反射鏡自身重量對反射鏡變形的影響。如圖2所示,為橫梁框架4的示意圖,橫梁框架4沿跨度方向劃分若干單元,單元大小可根據反射鏡設計,每個單元內放置一片反射鏡,垂直于跨度方向橫梁框架4通過多根水平支撐桿5連接。各單元內部布置有斜向支撐桿3,保證反射鏡支架旋轉時的扭力傳遞。橫梁框架4頂面與反射鏡的背面采用機械固定或者粘貼的方式連接。所述底部支撐橫梁1,斜桿2、斜向支撐桿3、橫梁框架4、水平支撐桿5選用金屬材料的矩管、方管或圓管,自重較小,結構形式簡單,尺寸可根據鏡場面積靈活調整。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為:上述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完成組裝后將反射鏡通過結構膠或者機械方式與橫梁框架4固定,并通過與太陽追蹤系統相連接,驅動反射鏡支架旋轉。整個反射鏡支架的大小可根據反射鏡場面積、反射鏡尺寸規格等靈活設計。【主權項】1.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撐橫梁1、底部支撐橫梁I水平設置于橫梁框架4正下方,斜桿2對稱布置于底部支撐橫梁I兩側支撐頂部的橫梁框架4,三者采用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縱剖面呈三角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橫梁框架4沿跨度方向劃分若干單元,橫梁框架4垂直于跨度方向通過多根水平支撐桿5連接,各單元內部布置有斜向支撐桿3,橫梁框架4頂面與反射鏡的背面采用機械固定或者粘貼的方式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支撐橫梁(I)、斜桿(2)、斜向支撐桿(3)、橫梁框架(4)、水平支撐桿(5)選用金屬材料的矩管、方管或圓管。【專利摘要】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包括與追蹤系統相連的底部支撐橫梁、支撐固定反射鏡的橫梁框架以及連接底部支撐橫梁與橫梁框架的斜桿;橫梁框架內部布置有支撐桿,底部支撐橫梁水平設置于橫梁框架正下方,斜桿對稱布置于底部支撐橫梁兩側,三者采用焊接或者螺栓連接,呈空間三角形桁架結構;將反射鏡通過結構膠或者機械方式與橫梁框架固定,并通過與太陽追蹤系統相連接,驅動反射鏡支架旋轉;本專利技術結構簡單、強度高、承載能力強、自重小,同時具有節省材料、降低成本的優點。【IPC分類】F24J2/52【公開號】CN105157260【申請號】CN201510456012【專利技術人】劉明義, 許世森, 鄭建濤, 徐海衛, 裴杰, 曹傳釗, 徐越, 亓海清 【申請人】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申請日】2015年7月2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菲涅爾式太陽能反射鏡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撐橫梁1、底部支撐橫梁1水平設置于橫梁框架4正下方,斜桿2對稱布置于底部支撐橫梁1兩側支撐頂部的橫梁框架4,三者采用焊接或者螺栓連接,縱剖面呈三角形。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劉明義,許世森,鄭建濤,徐海衛,裴杰,曹傳釗,徐越,亓海清,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華能集團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華能集團技術創新中心,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