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本發明專利技術運用: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敗醬草清熱解毒;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金櫻根祛內活血;覆盆子益腎固精;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地稔根消積止痛。諸藥合用,共奏養氣祛濕,活血散瘀的功效,有效治療子宮肌瘤。臨床實驗證明,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安全有效治療子宮肌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中藥,具體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
技術介紹
子宮肌瘤是由子宮平滑肌組織增生星辰的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多見于30到50歲婦女。其病理變化為實質性球形結節,表面光滑,與周圍肌組織有明顯界限。臨床表現:癥狀多有子宮出血、腹部包塊及壓迫癥狀、疼痛、白帶增多、不孕與流產、貧血。腹部檢查子宮增大超過3個月妊娠大小或較大宮底部漿膜下肌瘤,可在恥骨聯合上方或下腹部正中捫及包塊,實性,無壓痛,若為多發性子宮肌瘤則腫塊之外形呈不規則狀。盆腔檢查婦科雙合診、三合診檢查,子宮呈不同程度增大,欠規則,子宮表面有不規則突起,呈實性,若有變性則質地較軟 目前西醫臨床上治療子宮肌瘤常用藥物有促性腺激素亮丙瑞林、戈舍瑞林等;米非司酮;達那唑;他莫昔芬(三苯氧胺);雄激素類藥物甲睪酮等。另病情嚴重者可選擇手術治療。但長期服用激素類藥物對人體的胃肝腎等臟器會造成嚴重損害。本專利技術所涉及藥材均可見記載于《中華本草》。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通過選擇合適的藥材及其配比,達到安全有效治愈子宮肌瘤的目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專利技術人認為:氣血不暢另加三焦功能失調,導致濕邪內滯氣血淤積于子宮久而生瘤。所以在治療時一定要養氣祛濕,活血散瘀。本專利技術運用: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敗醬草清熱解毒;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金櫻根祛內活血;覆盆子益腎固精;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地稔根消積止痛。諸藥合用,共奏養氣祛濕,活血散瘀的功效,有效治療子宮肌瘤。下面結合臨床實驗數據說明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 1、一般資料 專利技術人2012年12月~2014年12月間共收集子宮肌瘤患者70例,均來自婦科門診,均為已婚女性,年齡36?50歲。病程3個月?5年。診斷標準:參照衛生部頒發的《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中藥新藥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醫辨證標準:血瘀證:下腹部包塊,固定不移,小腹脹隱痛,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經色紅或紫暗有塊,舌質黯紅,邊有瘀紫斑點,脈沉弦或細澀。結合B超及婦科檢查,確定為子宮肌瘤。排除標準:妊娠期、哺乳期婦女;其他盆腔腫瘤者;合并嚴重心肺肝腎疾病者。2、試驗方法 所有患者口服本專利技術按照實施例1制得的煎劑,每日3次。療程3個月。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按照《子宮肌瘤療效評定標準》進行判定。①痊愈:月經周期、經量、行經時間等恢復正常,臨床癥狀及B超肌瘤消失; ②顯效:月經周期、行經時間基本正常,B超子宮肌瘤體積較治療前縮小2/ 3; ③有效:月經周期、行經時間基本正常,B超肌瘤縮小I/ 5; ④無效:臨床癥狀未見明顯改善,婦檢和B超顯示子宮肌瘤體積尚無明顯改變 3.2治療結果 70例患者治愈49例,顯效13例,有效3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93%。治療期間2例出現輕度腹瀉,未見其他明顯不良反應。可見本專利技術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安全有效,具有推廣應用的價值。【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地理解和實施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 稱取:莪術10克、敗醬草8克、當歸11克、益母草12克、金櫻根9克、覆盆子8克、杜仲14克、地稔根7克;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120克,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煎劑。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口服,每日分早中晚三次服用。實施例2 稱取:莪術10克、敗醬草8克、當歸11克、益母草12克、金櫻根9克、覆盆子8克、杜仲14克、地稔根7克;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散劑。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口服,每日服用一次。實施例3 稱取:莪術10克、敗醬草8克、當歸11克、益母草12克、金櫻根9克、覆盆子8克、杜仲14克、地稔根7克;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煮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一天用量的膠囊劑。用于治療子宮肌瘤。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主權項】1.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稱取: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濾渣加6倍量水,煎煮I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至120份,即得煎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稱取: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5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包裝,即得散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其制備方法為:稱取: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加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I小時,合并煎煮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膠囊劑;上述份均是指重量份。【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本專利技術運用:莪術行氣破血,消積止痛;敗醬草清熱解毒;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益母草活血調經,利尿消腫;金櫻根祛內活血;覆盆子益腎固精;杜仲補肝腎、強筋骨;地稔根消積止痛。諸藥合用,共奏養氣祛濕,活血散瘀的功效,有效治療子宮肌瘤。臨床實驗證明,本專利技術能夠安全有效治療子宮肌瘤。【IPC分類】A61K36/9066, A61P35/00【公開號】CN105148214【申請號】CN201510734951【專利技術人】王娟 【申請人】王娟【公開日】2015年12月16日【申請日】2015年11月3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治療子宮肌瘤的藥物,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藥材制備而成:莪術10份、敗醬草8份、當歸11份、益母草12份、金櫻根9份、覆盆子8份、杜仲14份、地稔根7份。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娟,
申請(專利權)人:王娟,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