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較好地實現了軸承內外圈檢測清洗的自動化,降低了勞動強度高,提高了軸承內外圈的檢測效率,保證了檢測質量,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所述工作臺上對應所述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依次設置有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對應所述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設置有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軸承制造檢測的
,具體為一種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
技術介紹
在軸承的制造安裝過程中,要對軸承的內外徑進行檢測,由于加工出來待檢測的軸承內外徑上會夾雜有雜質和污物,要保證軸承檢測的準確性,要對軸承內外徑進行清洗,現有的軸承內外圈的清洗方式基本上是手動清洗,而且其清洗和檢測要分別進行,不能實現軸承內外圈檢測的自動化,其勞動強度高,檢測效率較低,人工手動檢測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軸承內外圈的檢測質量。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較好地實現了軸承內外圈檢測清洗的自動化,降低了勞動強度高,提高了軸承內外圈的檢測效率,保證了檢測質量。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一種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所述工作臺上對應所述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依次設置有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對應所述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設置有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其進一步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標準件輸送裝置;所述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還包括推料氣缸,所述推料氣缸設置在所述工作臺上; 所述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包括輸送帶,對應所述輸送帶設置有輸送氣缸,所述輸送氣缸連接推板; 所述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包括第一清洗頭,所述第一清洗頭連接清洗液輸送裝置;所述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包括第二清洗頭,所述第二清洗頭連接清洗液輸送裝置;所述第二清洗頭包括內圈清洗頭或者外圈清洗頭,所述內圈清洗頭包括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支撐架上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第一橫桿通過導柱和導套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架,所述第一驅動電機連接第二旋轉螺桿,所述螺桿連接所述第一橫桿,所述第一橫桿上設置有第一清洗頭,所述第一清洗頭包括第一外罩,所述第一外罩內設置有第一空心軸,所述第一空心軸一端連接所述清洗液輸送裝置,所述空心軸另一端設置有第一噴頭,所述第一噴頭上設置有噴孔;所述外圈清洗頭包括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支撐架上設置有第二驅動電機,第二橫桿通過導柱和導套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架,所述第二驅動電機連接第二旋轉螺桿,所述第二螺桿連接所述第二橫桿,所述第二橫桿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清洗頭和第三驅動電機,所述第二清洗頭包括第二外罩,所述第二外罩內設置有第二空心軸,所述第三驅動電機通過皮帶和皮帶輪連接所述第二空心軸,所述第二空心軸一端連接所述清洗液輸送裝置,所述第二空心軸另一端設置有第二噴頭,所述第二噴頭上設置有噴孔; 所述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包括軸承內圈檢測裝置或者軸承外圈檢測裝置,所述軸承內圈檢測裝置包括軸承內圈檢測頭,所述軸承內圈檢測頭包括傳動端和檢測端,所述傳動端通過皮帶和皮帶輪連接第四驅動電機,所述檢測端包括兩個可分離的彈片,所述彈片端分別設置有檢測頭,所述彈片間通過壓簧連接,兩個所述彈片內分別設置有凹槽,兩個所述凹槽形成導孔,所述導孔內設置有導桿,所述導桿一端連接第一氣缸,所述導桿另一端連接楔塊,所述楔塊內側設置有兩個第一斜面,兩個所述彈片上設置有分別與所述第一斜面配合的第二斜面; 所述軸承外圈檢測裝置包括軸承外圈檢測頭,所述軸承內圈檢測頭包括傳動端和檢測端,所述傳動端通過皮帶和皮帶輪連接第五驅動電機,所述檢測端包括兩個可分離的彈片,所述彈片端分別設置有檢測頭,所述彈片間通過拉簧連接,兩個所述彈片內分別設置有凹槽,兩個所述凹槽形成導孔,所述導孔內設置有導桿,所述導桿一端連接第二氣缸,所述導桿另一端連接錐形塊,所述錐形塊與所述導孔配合; 所述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包括支座,所述支座通過縱向導桿連接所述工作臺,所述支座上設置有平行的第一橫向導桿和第二橫向導桿,所述第一橫向導桿和所述第二橫向導桿上依次設置有第一滑塊、第二滑塊、第三滑塊、第四滑塊和第五滑塊,所述第五滑塊上設置有第二氣缸,所述第二氣缸活塞桿連接所述第三滑塊,所述第四滑塊上設置有第一連桿,所述第一連桿兩端分別設置有第二連桿和第三連桿,所述第二連桿連接第三滑塊,所述第三連桿連接第五滑塊,所述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連接第一夾頭座,所述第一夾頭座上設置有多個夾頭,所述第四滑塊和第五滑塊上設置有第二夾頭座,所述第二夾頭座上設置有多個夾頭。本專利技術的上述結構中,工作臺上設置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工作臺上對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依次設置有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對應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設置有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通過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將軸承內外圈送至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中進行軸承內外圈預清洗,通過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將軸承內外圈依次分別送入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中,實現了軸承內外圈檢測的自動化,降低了勞動強度高,提高了軸承內外圈的檢測效率,同時較好地保證了軸承內外圈的檢測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主視圖; 圖2為圖1的俯視圖; 圖3為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主視圖; 圖4為圖3的俯視圖; 圖5為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立體圖; 圖6為內圈清洗頭示意圖; 圖7為外圈清洗頭不意圖; 圖8為軸承內圈檢測頭不意圖;圖9為軸承外圈檢測頭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見圖1、圖2,一種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其包括支架1,支架I上有工作臺2,工作臺2上設置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3,工作臺2上對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3依次設置有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4、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5和軸承內圈檢測裝置6或者軸承外圈檢測裝置7,對應內外圈預清洗裝置4、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5和軸承內圈檢測裝置6或者軸承外圈檢測裝置7設置有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8,工作臺2上設置有標準件輸送裝置9,軸承內圈檢測裝置6或者軸承外圈檢測裝置7 —側設置有推料氣缸10,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將軸承內圈或者外圈輸送到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的對應工位,再通過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將工件依次移送至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圈檢測裝置或者軸承夕卜圈檢測裝置的對應工位上,實現軸承內外圈的依次預清洗、清洗和檢測,實現軸承檢測清洗的自動化,降低了勞動強度高,提高了軸承內外圈的檢測效率,同時較好地保證了軸承內外圈的檢測質量。標準件輸送裝置是將軸承的標準件送入軸承內圈檢測裝置或者軸承外圈檢測裝置中,確定軸承的檢測基準,保證了軸承檢測的質量。推料氣缸將軸承檢測中的不合格品推出。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3包括輸送帶11,對應輸送帶設置有輸送氣缸12,輸送氣缸12連接推板13,輸送氣缸12帶動推板13運動實現了軸承內外圈的輸送。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4包括第一清洗頭14,第一清洗頭14連接清洗液輸送裝置(圖中未畫出)。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5包括第二清洗頭15,第二清洗頭15連接清洗液輸送裝置(圖中未畫出);見圖1、圖2、圖6、圖7,第二清洗頭15包括內圈清洗頭16或者外圈清洗頭17。內圈清洗頭16包括第一支撐架18,第一支撐架18上設置有第一驅動電機19,第一橫桿20通過導柱21和導套22連接第一支撐架18,第一驅動電機19連接第一旋轉螺桿23,第一旋轉螺桿23連接第一橫桿20,第一橫桿20上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清洗功能的軸承內外徑檢測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設置有工作臺,所述工作臺上設置有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所述工作臺上對應所述軸承內外圈輸送裝置依次設置有軸承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對應所述內外圈預清洗裝置、軸承內外圈清洗裝置和軸承內外圈檢測裝置設置有軸承內外圈移送搬運裝置。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準,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雙益精密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