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野外工作人員生活用房技術領域,是一種移動式操作間。包括底座、墻體和操作間;在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呈矩形的墻體,在墻體底部固定安裝有地板,在墻體頂部固定安裝有頂蓋,在地板的底部和頂蓋的底部分別有隔熱層;在頂蓋上間隔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吊耳,在墻體的內部形成操作間。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通過吊耳使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移動,可以進行重復使用,減少資源的浪費;食堂操作人員良好的操作環境會使野外作業隊員飯菜質量得到保障,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野外工作人員生活用房
,是一種移動式操作間。
技術介紹
在野外施工過程中,由于環境惡劣又經常更換地點,使得工作人員的生活有很大的不便,除了解決簡單食住問題,更重要的是要提高工作人員的生活環境和質量;野外作業隊員的飯菜質量得不到保障,這與在野外食堂操作人員沒有良好的操作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移動式操作間,克服了上述現有技術之不足,其能有效解決食堂操作人員沒有良好操作環境的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的:一種移動式操作間,包括底座、墻體和操作間;在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呈矩形的墻體,在墻體底部固定安裝有地板,在墻體頂部固定安裝有頂蓋,在地板的底部和頂蓋的底部分別有隔熱層;在頂蓋上間隔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吊耳,在墻體的內部形成操作間,在操作間右側靠墻體處固定安裝雙頭爐灶,在雙頭爐灶正上方固定安裝有換氣扇,在雙頭爐灶左側固定設有調料柜;在操作間右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面臺和雙聯洗池,在操作間右側后部固定安裝有可傾式電炸鍋和電灶;在操作間左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操作臺、電熱鐺、煮飯車和電熱開水器,在操作間左側后部設有壓面機、和面機和消毒柜。下面是對上述技術技術方案的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上述在操作間前側墻體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一防盜門;在操作間后側的墻體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二防盜門;在操作間左側墻體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三防盜門。上述墻體包括外墻體和內墻體,外墻體采用瓦楞板墻體,內墻體采用不銹鋼鋼板墻體,在地板的底部隔熱層采用聚氨酯發泡填充隔熱層,在頂蓋的底部保溫層采用防水硅酸鹽板保溫層,地板采用防滑鋼板,在防滑鋼板上設有防滑軟墊。上述在操作間左側后部的墻體上固定安裝有電暖氣;在左側的墻體的外側上部固定安裝有空調,空調通過風管與操作間相通。上述前側的墻體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列車窗,或/和,右側墻體外側設有梯子。本技術結構合理而緊湊,使用方便,通過吊耳使本技術移動,可以進行重復使用,減少資源的浪費;食堂操作人員良好的操作環境使野外作業隊員飯菜質量得到保障,提高了工作人員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效率。【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最佳實施例的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附圖1的左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為附圖1的A-A向剖視結構示意圖。附圖4為附圖1的右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編碼分別為:1為底座,2為墻體,3為操作間,4為地板,5為頂蓋,6為吊耳,7為雙頭爐灶,8為換氣扇,9為調料柜,10為不銹鋼面臺,11為雙聯洗池,12為可傾式電炸鍋,13為電灶,14為不銹鋼操作臺,15為電熱鎧,16為煮飯車,17為電熱開水器,18為壓面機,19為和面機,20為消毒柜,21為第一防盜門,22為第二防盜門,23為第三防盜門,24為電暖氣,25為空調,26為列車窗,27為梯子。【具體實施方式】本技術不受下述實施例的限制,可根據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與實際情況來確定具體的實施方式。在本技術中,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對位置關系的描述均是根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式來進行描述的,如:上、下、左、右等的位置關系是依據說明書附圖的布圖方向來確定的。下面結合實施例及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描述:如附圖1、2、3所示,該移動式操作間包括底座1、墻體2和操作間3;在底座I上固定安裝有呈矩形的墻體2,在墻體2底部固定安裝有地板4,在墻體2頂部固定安裝有頂蓋5,在地板4的底部和頂蓋5的底部分別有隔熱層;在頂蓋5上間隔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吊耳6,在墻體2的內部形成操作間3,在操作間3右側靠墻體2處固定安裝雙頭爐灶7,在雙頭爐灶7正上方固定安裝有換氣扇8,在雙頭爐灶7左側固定設有調料柜9;在操作間3右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面臺10和雙聯洗池11,在操作間3右側后部固定安裝有可傾式電炸鍋12和電灶13;在操作間3左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操作臺14、電熱鐺15、煮飯車16和電熱開水器17,在操作間3左側后部設有壓面機18、和面機19和消毒柜20。這樣,使得食堂操作人員操作更加便利,提高工作效率。可根據實際需要,對上述移動式操作間作進一步優化或/和改進:如附圖2、3所示,在操作間3前側墻體2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一防盜門21;在操作間3后側的墻體2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二防盜門22;在操作間3左側墻體2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三防盜門23。這樣,第一防盜門21和第二防盜門22用于與餐廳和冷庫房連接,第三防盜門23則直接可從操作間3左側進入。如附圖1、2所示,墻體2包括外墻體和內墻體,外墻體采用瓦楞板墻體,內墻體采用不銹鋼鋼板墻體,在地板4的底部隔熱層采用聚氨酯發泡填充隔熱層,在頂蓋5的底部保溫層采用防水硅酸鹽板保溫層,地板4采用防滑鋼板,在防滑鋼板上設有防滑軟墊。如附圖1、2、3所示,在操作間3左側后部的墻體2上固定安裝有電暖氣24;在左側的墻體的外側上部固定安裝有空調25,空調25通過風管與操作間3相通。這樣,通過電暖氣24和空調25來控制操作間3的室內溫度。如附圖1、4所示,前側的墻體2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列車窗26,在右側墻體外側設有梯子27。這樣,當發生危險時可直接從列車窗26迅速離開操作間3。以上技術特征構成了本技術的最佳實施例,其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和最佳實施效果,可根據實際需要增減非必要的技術特征,來滿足不同情況的需求。【主權項】1.一種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墻體和操作間;在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呈矩形的墻體,在墻體底部固定安裝有地板,在墻體頂部固定安裝有頂蓋,在地板的底部和頂蓋的底部分別有隔熱層;在頂蓋上間隔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吊耳,在墻體的內部形成操作間,在操作間右側靠墻體處固定安裝雙頭爐灶,在雙頭爐灶正上方固定安裝有換氣扇,在雙頭爐灶左側固定設有調料柜;在操作間右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面臺和雙聯洗池,在操作間右側后部固定安裝有可傾式電炸鍋和電灶;在操作間左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操作臺、電熱鐺、煮飯車和電熱開水器,在操作間左側后部設有壓面機、和面機和消毒柜。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在操作間前側墻體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一防盜門;在操作間后側的墻體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二防盜門;在操作間左側墻體上固定安裝有可開關的第三防盜門。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墻體包括外墻體和內墻體,外墻體采用瓦楞板墻體,內墻體采用不銹鋼鋼板墻體,在地板的底部隔熱層采用聚氨酯發泡填充隔熱層,在頂蓋的底部保溫層采用防水硅酸鹽板保溫層,地板采用防滑鋼板,在防滑鋼板上設有防滑軟墊。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操作間左側后部的墻體上固定安裝有電暖氣;在左側的墻體的外側上部固定安裝有空調,空調通過風管與操作間相通。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操作間左側后部的墻體上固定安裝有電暖氣;在左側的墻體的外側上部固定安裝有空調,空調通過風管與操作間相通。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前側的墻體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列車窗,或/和,右側墻體外側設有梯子。7.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前側的墻體的上部固定安裝有至少一個列車窗,或/和,右側墻體外側設有梯子。8.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移動式操作間,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墻體和操作間;在底座上固定安裝有呈矩形的墻體,在墻體底部固定安裝有地板,在墻體頂部固定安裝有頂蓋,在地板的底部和頂蓋的底部分別有隔熱層;在頂蓋上間隔固定連接有至少兩個吊耳,在墻體的內部形成操作間,在操作間右側靠墻體處固定安裝雙頭爐灶,在雙頭爐灶正上方固定安裝有換氣扇,在雙頭爐灶左側固定設有調料柜;在操作間右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面臺和雙聯洗池,在操作間右側后部固定安裝有可傾式電炸鍋和電灶;在操作間左側前部固定安裝有不銹鋼操作臺、電熱鐺、煮飯車和電熱開水器,在操作間左側后部設有壓面機、和面機和消毒柜。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杜小明,曾朋武,王建德,李潤泉,陳閣,亢玉喜,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石油集團西部鉆探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新疆;6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