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采礦設備領域,具體為可引流的鉆頭套筒。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在鉆頭套筒設置上限位孔、中空引流管,增強了鉆頭連接的固定度,節省了外置引流管,再配上設置了引流槽的鉆頭,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套筒和鉆頭上都設置限位孔,使兩者連接更加結實;多級套筒中空,連接起來形成引流管,不用單獨設置鉆井液的引流管;提高了采礦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采礦設備領域,具體為可引流的鉆頭套筒。
技術介紹
在采礦設備中,鉆頭是很重要的組件,鉆頭都是直接或間接使用套筒固定在采礦設置的轉軸上,套筒和鉆頭配合的好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采礦效率的高低。套筒的技術特點:1、適用于承受拉、壓雙向作用力的各類構筑物鋼筋混凝鋼筋套筒冷擠壓連接技術結構中的鋼筋連接施工。2、節材、節能,不受鋼筋成份及種類的限制。3、可全方位連接。4、可提前預制,工廠化作業,不占用工期,全天候施工。5、操作方便、快捷,施工速度快,可大大縮短工期。鋼痛連接套詢技術特點接頭強度達到彳丁業標準JGJ107-96中A級接頭性能要求。螺紋牙形好、精度高、連接質量穩定可靠。應用范圍廣,適用于直徑16-40_。IIJII級鋼筋在任意方向和位置的同異徑連接;可調型,正反絲扣型套筒適用于拐鐵鋼筋籠等不能轉動處鋼筋的連接;施工速度快,螺紋加工提前預制和現場加工,裝配施工;節約能源、無污染,施工安全可靠。鉆頭和套筒的種類都很多,但目前的套筒容易損壞,更換套筒大大影響了采礦速度;套筒與鉆頭的連接固定性不夠,在使用過程中容易脫落;套裝的功能太單一,對提高采礦效率作用不大。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在鉆頭套筒上設置限位孔、中空引流管,增強了鉆頭連接的固定度,節省了外置引流管,再配上設置了引流槽的鉆頭,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其包括,鉆頭1,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導流槽5,第一限位孔6,限位槽7,第二限位孔8,固定軸9,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通孔14,卡槽15。所述鉆頭I包括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固定軸9,所述切削刃2與旋轉軸4固定連接,所述卡軸3與旋轉軸4呈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9與旋轉軸4垂直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4表面設置若干導流槽5,所述固定軸9成對設置,所述固定軸9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8,所述一級套筒10頂端表面上設置若干卡槽15,所述一級套筒10外壁上設置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孔6,所述一級套筒10與二級套筒11固定連接,所述二級套筒11與三級套筒12固定連接,所述三級套筒12設置有套筒帽13,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都是中空結構,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內部設置有通孔14。所述旋轉軸4底面設置有咬合齒,對應的卡槽15也設置有咬合齒,兩者配合增加固定強度。所述第一限位孔6,第二限位孔8孔徑相同。所述第二限位孔8設置有可自動彈出的的伸縮桿。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皆為可拆卸的伸縮套筒。本技術的有益效果1、在套筒和鉆頭上都設置限位孔,使兩者連接更加結實;2、多級套筒中空,連接起來形成引流管,不用單獨設置鉆井液的引流管;3、提高采礦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針對上述問題,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在鉆頭套筒上設置限位孔、中空引流管,增強了鉆頭連接的固定度,節省了外置引流管,再配上設置了引流槽的鉆頭,提高了整體的工作效率。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其包括,鉆頭1,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導流槽5,第一限位孔6,限位槽7,第二限位孔8,固定軸9,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通孔14,卡槽15。所述鉆頭I包括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固定軸9,所述切削刃2與旋轉軸4固定連接,所述卡軸3與旋轉軸4呈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9與旋轉軸4垂直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4表面設置若干導流槽5,所述固定軸9成對設置,所述固定軸9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8,所述一級套筒10頂端表面上設置若干卡槽15,所述一級套筒10外壁上設置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孔6,所述一級套筒10與二級套筒11固定連接,所述二級套筒11與三級套筒12固定連接,所述三級套筒12設置有套筒帽13,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都是中空結構,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內部設置有通孔14。所述旋轉軸4底面設置有咬合齒,對應的卡槽15也設置有咬合齒,兩者配合增加固定強度。所述第一限位孔6,第二限位孔8孔徑相同。所述第二限位孔8設置有可自動彈出的的伸縮桿。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皆為可拆卸的伸縮套筒。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圖1中,1-鉆頭,2-切削刃,3-卡軸,4-旋轉軸,5-導流槽,6-第一限位孔,7-限位槽,8-第二限位孔,9-固定軸,10- 一級套筒,11- 二級套筒,12-三級套筒,13-套筒帽,14-通孔,15-卡槽。如圖1所示,所述鉆頭I包括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固定軸9,所述切削刃2與旋轉軸4 一體成型,所述卡軸3與旋轉軸4呈一定角度固定連接,優選為垂直連接,所述固定軸9與旋轉軸4垂直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4表面設置若干導流槽5,所述固定軸9成對設置,優選為相對稱的兩個,所述固定軸9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8。所述一級套筒10頂端表面上設置若干卡槽15,優選為等距的四個,所述一級套筒10外壁上設置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孔6,所述第一限位孔6與第二限位孔8成一條直線時使用插銷固定,所述一級套筒10與二級套筒11固定連接,所述二級套筒11與三級套筒12固定連接,所述三級套筒12設置有套筒帽13,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內部中空,連接起來形成通孔14。使用實施例鉆頭I安裝時,固定軸9對應一級套筒10表面的插孔插入,當第一限位孔6,第二限位孔8成一條直線時,用插銷插入固定,同時,卡軸3,旋轉軸4卡入對應的卡槽15,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四者連接起來內部形成通孔14,可當做輸送鉆井液的引流管使用。最后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主權項】1.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鉆頭(1),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導流槽(5),第一限位孔(6),限位槽(7),第二限位孔(8),固定軸(9),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通孔(14),卡槽(15);其中,所述鉆頭(I)包括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固定軸(9),所述切削刃(2)與旋轉軸(4)固定連接,所述卡軸(3)與旋轉軸(4)呈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9)與旋轉軸(4)垂直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4 )表面設置若干導流槽(5 ),所述固定軸(9 )成對設置,所述固定軸(9 )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8),所述一級套筒(10)頂端表面上設置若干卡槽(15),所述一級套筒(10)外壁上設置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孔(6),所述一級套筒(10)與二級套筒(1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可引流的鉆頭套筒,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鉆頭(1),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導流槽(5),第一限位孔(6),限位槽(7),第二限位孔(8),固定軸(9),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通孔(14),卡槽(15);其中,所述鉆頭(1)包括切削刃(2),卡軸(3),旋轉軸(4),固定軸(9),所述切削刃(2)與旋轉軸(4)固定連接,所述卡軸(3)與旋轉軸(4)呈一定角度固定連接,所述固定軸(9)與旋轉軸(4)垂直固定連接,所述旋轉軸(4)表面設置若干導流槽(5),所述固定軸(9)成對設置,所述固定軸(9)上設置有第二限位孔(8),所述一級套筒(10)頂端表面上設置若干卡槽(15),所述一級套筒(10)外壁上設置限位槽(7),所述限位槽(7)底部設置有第一限位孔(6),所述一級套筒(10)與二級套筒(11)固定連接,所述二級套筒(11)與三級套筒(12)固定連接,所述三級套筒(12)設置有套筒帽(13),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都是中空結構,所述一級套筒(10),二級套筒(11),三級套筒(12),套筒帽(13)內部設置有通孔(14)。...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國榮,鄭柏林,
申請(專利權)人:鄭州神利達鉆采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