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了一種一體化內窺鏡血管采集裝置。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這種裝置(100)包括長形本體(102)、末端(120)和切割單元(150),其中,該長形本體(102)具有近端(104)和遠端(106),該末端(120)設置在長形本體的遠端處,該切割單元(150)具有第一切割部(310)和第二切割部(312),第一切割部(310)和第二切割部(312)能夠相對于長形本體(102)沿縱向方向移動以將血管捕獲在第一切割部(310)與第二切割部(312)之間,并且第一切割部(310)和第二切割部(312)能夠相對于彼此繞末端(120)周向地旋轉以切割所捕獲的血管。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專利說明】一體化內窺鏡血管采集裝置相關申請的交叉引用本申請要求于2013年3月14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0.61/782,034、2013年6月11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N0.61/833,814以及2014年2月26日提交的美國申請N0.14/190,873的優先權和權益,這些申請中的每一者均通過參引整體并入本文。
當前所公開的實施方式涉及內窺鏡插管及其使用的方法。
技術介紹
血管采集是一種通常與冠狀動脈旁路手術結合使用的外科技術。在旁路手術期間,血液的路徑被重新布置成繞過被阻塞的動脈,從而恢復并改善到達心臟的血流量和氧氣。可以利用旁路移植物來重新布置血液路徑,其中,旁路移植物的一個端部附接至阻塞區域的血源上游并且另一端部附接至阻塞區域的下游,從而形成繞過阻塞區域的“導管”通道或者說新的血流連接。通常,外科醫生會從身體的另一部分移除或“采集”健康血管以形成旁路移植物。冠狀動脈旁路移植手術的成功可能會受導管的質量以及移植之前的血管采集和準備步驟期間操作或處理該導管的方式的影響。血管采集方法涉及:選擇血管,通常選擇腿部中的大隱靜脈或臂部中的橈動脈來用作旁路導管;封合并切割從主血管導管分支的較小血管;以及從身體采集主導管。這種做法不損害剩余的血管網絡,所述剩余的血管網絡能夠愈合并保持到達肢體的足夠的血流量,從而允許患者恢復正常功能而沒有明顯的影響。已知的用于血管采集的微創技術為內窺鏡血管采集,一種僅需要較小切口的過程。盡管內窺鏡血管采集過程相比需要從腹股溝至踝關節的單個較長切口的傳統“切開”過程得以改進,但是該內窺鏡過程仍然是繁瑣且困難的。特別地,當前的內窺鏡采集系統需要多種工具,這不僅增大了傷害旁路導管的可能性而且增加了上述過程的持續時間。因此,仍然需要對用于內窺鏡血管采集的系統和方法進行改進。
技術實現思路
公開了一體化內窺鏡血管采集裝置。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所述裝置包括長形本體、末端和切割單元,其中,該長形本體具有近端和遠端,該末端設置在長形本體的遠端處,該切割單元具有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能夠相對于長形本體沿縱向方向移動以將血管捕獲在該第一切割部與第二切割部之間,并且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能夠相對于彼此繞末端周向地旋轉以切割所捕獲的血管。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的外科裝置包括長形本體和末端,該長形本體具有在近端與遠端之間延伸的中心軸線,該末端設置在長形本體的遠端處。在一些實施方式中,該末端可以包括內部頂點以及位于末端的遠端處的凹入的外部頂點,其中,內部頂點和外部頂點與長形本體的中心軸線共線。該外科裝置還可以包括切割單元,該切割單元繞末端設置并且能夠沿著長形本體在縱向方向上移動以捕獲血管并切割血管。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本公開提供了一種用于采集血管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沿著主血管推進插管以使主血管及其分支血管與周圍組織分離,該插管具有設置在長形本體的遠側末端處的剝離末端。該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使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從靠近剝離末端的位置沿遠端方向移動以將血管捕獲在第一切割部與第二切割部之間;以及使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中的至少一者繞末端朝向彼此周向地旋轉以切割所捕獲的血管。【附圖說明】將參照附圖進一步說明當前所公開的實施方式,其中,在所有視圖中,相同的結構由相同的附圖標記來表示。示出的附圖不一定按比例,而是將重點大致放在示出當前所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原理上。圖1A示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實施方式的側視圖。圖1B和圖1C示出了本公開的剝離末端的實施方式,該剝離末端在遠側末端處具有凹部。圖2A至圖2C示出了利用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剝離過程。圖3A、圖3B和圖3C不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切割單兀的實施方式。圖4A至圖4D示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切割單元的實施方式。圖5示出了適于與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一起使用的控制把手的實施方式。圖6A至圖6B示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操作受圖5的控制把手控制時的實施方式。圖7A至圖7B示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切割單元的實施方式。圖8示出了本公開的內鏡插管的切割單元的實施方式。圖9A、圖9B和圖9C不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切割單兀的實施方式。圖1OA和圖1OB示出了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的切割單元的實施方式。盡管上述附圖提出了當前所公開的實施方式,但是還可以如在討論中所指出的那樣構思出其他實施方式。本公開以代表的方式而非限制的方式提出了示例性實施方式。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可以設計出多種其他改型和實施方式,它們均落入當前所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原理的范圍和精神內。【具體實施方式】本公開提供了用于內窺鏡血管采集的一體化裝置。用于內窺鏡血管采集的本系統包含多個部件。通常,使用內窺鏡剝離裝置,通過從周圍的結締組織剝離主血管而使主血管與周圍的結締組織分離。隨后,內窺鏡插管被用于引入又一裝置一一內窺鏡支路封合工具一一以封合并切斷側分支。一旦側分支被封合,則使用又一裝置來采集主血管的一段,用作旁路移植物。本公開的一體化裝置結合了剝離功能、支路封合和切斷功能以及可選的主血管封合和切斷功能,這可以使得減少血管操縱并改善上述過程的易用性。本公開的裝置還可以用來從患者取出被封合并被切割的主血管。減少血管操縱可以降低損傷移植物的可能性。血管與多次經過的采集工具的反復接觸增加了血管損壞的可能性。像本公開的裝置這樣的一體化裝置可以隨著裝置被推進而從周圍組織剝離(即分離)主血管、燒灼并橫切支路和主血管,并且可以通過該裝置的單次行進而采集血管,而非多次裝置插入及縮回來采集。可以使用具有減小的直徑的這種裝置來進行剝離和支路結扎;將會減小移植物的損傷。本裝置的相對較小的直徑還可以有助于采集更多的曲折血管,例如內部乳腺動脈。參照圖1A,本公開的內窺鏡插管100包括長形本體102,該長形本體102具有近端104和遠端106,并且該長形本體終止于剝離末端120。插管100還包括切割單元150和控制把手160,該切割單元150繞遠端106設置成用于封合并切割血管,該控制把手160用于控制切割單元150。在一些實施方式中,長形本體102構造成用于從血管外穿過進入切口到達血管采集部位。為了有助于操縱長形本體102到達采集部位,長形本體102沿著其長度在軸向上可以是足夠剛性的。為了提供具有這種特性的長形本體102,在一個實施方式中,長形本體102可以由諸如塑性材料、彈性體材料、金屬材料、形狀記憶材料、復合材料之類的生物相容性材料或具有所需特性的任何其他材料制成。按所需程度,長形本體102可以設置有一些撓性以根據應用而從一側徑向地或橫向地移動至另一側。在一些實施方式中,插管100的長形本體102可以為實心的。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內窺鏡插管100可以包括一個或更多個管腔,所述管腔容納穿過其推進的工具或材料。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內窺鏡插管100可以包括內窺鏡管腔103,內窺鏡116可以被推進穿過內窺鏡管腔103,以使利用插管100所執行的過程可見。內窺鏡插管100可以在近端104處包括轉接件114以用于將內窺鏡116推進到內窺鏡插管100中。下面對插管100的附加管腔進行描述。在一些實施方式中,內窺鏡插管100可以包括剝離末端120,剝離末端120設置在內窺鏡插管100的遠端106處或者繞該遠端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外科裝置,包括:長形本體,所述長形本體具有近端和遠端;末端,所述末端設置在所述長形本體的所述遠端處;以及切割單元,所述切割單元具有第一切割部和第二切割部,所述第一切割部和所述第二切割部能夠相對于所述長形本體沿縱向方向移動以將血管捕獲在所述第一切割部與所述第二切割部之間,并且所述第一切割部和所述第二切割部能夠相對于彼此繞所述末端周向地旋轉以切割所捕獲的血管。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艾伯特·K·金,馬克·J·奧爾凡諾斯,邁克爾·巴倫博伊姆,
申請(專利權)人:隱靜脈醫療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美國;US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