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涉及水稻種植肥料加工生產技術領域,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玉米粉10份、硅藻泥12份、賴氨酸3份、金針菇6份、菠菜葉3份、蠶豆皮4份、尿素20份、鈣鎂磷肥14份、保護劑9份、乙基纖維素4份、氧化亞錫7份、鋁硅酸鹽2份、全脂羊奶9份、增施劑6份。本發明專利技術方法合理、制作方便、成本低、保證作物活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稻種植肥料加工生產
,具體涉及一種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
技術介紹
:水稻原產亞洲熱帶,在中國廣為栽種后,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地。按照不同的方法,水稻可以分為秈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我國科學家袁隆平對雜交水稻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貢獻,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水稻所結子實即稻谷,稻谷(粒)去殼后稱大米、香米、稻米。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為食。大米的食用方法多種多樣,有米飯、米粥、米餅、米糕,米酒等。水稻除可食用外,還可以釀酒、制糖作工業原料,稻殼、稻桿,可以作為飼料。我國水稻主產區主要是東北地區、長江流域,珠江流域。屬于直接經濟作物。還是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主食。我國是糧食生產大國,在現今的生產過程中,由于環境的日益惡化、土壤的日益惡化等許多的外界因素,導致使用常規的種植方法、常規的種植材料就容易出現減產甚至無產的情況發生。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克服現有的技術缺陷提供一種方法合理、制作方便、成本低、保證作物活性的一種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采用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種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玉米粉10份、硅藻泥12份、賴氨酸3份、金針菇6份、菠菜葉3份、蠶豆皮4份、尿素20份、鈣鎂磷肥14份、保護劑9份、乙基纖維素4份、氧化亞錫7份、鋁硅酸鹽2份、全脂羊奶9份、增施劑6份;其制備方法包括,I將玉米粉份、賴氨酸、菠菜葉、尿素、保護劑、氧化亞錫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25分鐘;II將硅藻泥份、金針菇、蠶豆皮、鈣鎂磷肥、乙基纖維素、鋁硅酸鹽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34分鐘;III將I和II各自攪拌后的材料放入振動機中震動混合40分鐘,在第10分鐘的時候加入全脂羊奶,第25分鐘的時候加入增施劑;IV在混合之后將材料放入一個密封容器中,在陰暗、干燥的地方靜置30個小時;V將靜置后的材料取出,加入其重量60%的純凈水,再加入其重量I %的碘鹽,浸泡40分鐘后,攪拌混合80分鐘;所述保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粉煤灰3份、碘化鉀5份、五氧化二磷6份、植物油I份、輪藻精油I份、雙氰胺3份、EM菌劑6份、黑麥麩5份、葡萄糖酸鈣8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每隔7分鐘放入一種材料,待全部放置后再繼續攪拌20分鐘,然后加入攪拌物的總重量的30%的蘇打水,再攪拌25分鐘;所述增施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蕓薹子9份、茉莉花8份、荷葉7份、枇杷葉6份、浮小麥5份、滑石4份、生姜5份、白藥子6份、熟地黃7份、血余炭5份;其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放入研磨設備中研磨粉碎成粉末狀,然后加其總重量的10%的清水,攪拌混合40分鐘。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I原料增加養分,比普通的肥料的肥效更足;II保護劑能夠保護作物的根系的活性,并且增加作物的適應性,保證移栽的質量;III增施劑能夠提高土壤驅蟲能力,增加作物抗病能力?!揪唧w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進一步闡述本專利技術?!N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玉米粉10份、硅藻泥12份、賴氨酸3份、金針菇6份、菠菜葉3份、蠶豆皮4份、尿素20份、鈣鎂磷肥14份、保護劑9份、乙基纖維素4份、氧化亞錫7份、鋁硅酸鹽2份、全脂羊奶9份、增施劑6份;其制備方法包括,I將玉米粉份、賴氨酸、菠菜葉、尿素、保護劑、氧化亞錫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25分鐘;II將硅藻泥份、金針菇、蠶豆皮、鈣鎂磷肥、乙基纖維素、鋁硅酸鹽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34分鐘;III將I和II各自攪拌后的材料放入振動機中震動混合40分鐘,在第10分鐘的時候加入全脂羊奶,第25分鐘的時候加入增施劑;IV在混合之后將材料放入一個密封容器中,在陰暗、干燥的地方靜置30個小時;V將靜置后的材料取出,加入其重量60%的純凈水,再加入其重量I %的碘鹽,浸泡40分鐘后,攪拌混合80分鐘;所述保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粉煤灰3份、碘化鉀5份、五氧化二磷6份、植物油I份、輪藻精油I份、雙氰胺3份、EM菌劑6份、黑麥麩5份、葡萄糖酸鈣8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每隔7分鐘放入一種材料,待全部放置后再繼續攪拌20分鐘,然后加入攪拌物的總重量的30%的蘇打水,再攪拌25分鐘;所述增施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蕓薹子9份、茉莉花8份、荷葉7份、枇杷葉6份、浮小麥5份、滑石4份、生姜5份、白藥子6份、熟地黃7份、血余炭5份;其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放入研磨設備中研磨粉碎成粉末狀,然后加其總重量的10%的清水,攪拌混合40分鐘。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專利技術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專利技術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專利技術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原理,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專利技術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專利技術范圍內。本專利技術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主權項】1.一種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玉米粉10份、硅藻泥12份、賴氨酸3份、金針菇6份、菠菜葉3份、蠶豆皮4份、尿素20份、鈣鎂磷肥14份、保護劑9份、乙基纖維素4份、氧化亞錫7份、鋁硅酸鹽2份、全脂羊奶9份、增施劑6份; 其制備方法包括, I將玉米粉份、賴氨酸、菠菜葉、尿素、保護劑、氧化亞錫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25分鐘; II將硅藻泥份、金針菇、蠶豆皮、鈣鎂磷肥、乙基纖維素、鋁硅酸鹽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34分鐘; III將I和II各自攪拌后的材料放入振動機中震動混合40分鐘,在第10分鐘的時候加入全脂羊奶,第25分鐘的時候加入增施劑; IV在混合之后將材料放入一個密封容器中,在陰暗、干燥的地方靜置30個小時; V將靜置后的材料取出,加入其重量60%的純凈水,再加入其重量1%的碘鹽,浸泡40分鐘后,攪拌混合80分鐘; 所述保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粉煤灰3份、碘化鉀5份、五氧化二磷6份、植物油I份、輪藻精油I份、雙氰胺3份、EM菌劑6份、黑麥麩5份、葡萄糖酸鈣8份; 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每隔7分鐘放入一種材料,待全部放置后再繼續攪拌20分鐘,然后加入攪拌物的總重量的30 %的蘇打水,再攪拌25分鐘; 所述增施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 蕓薹子9份、茉莉花8份、荷葉7份、枇杷葉6份、浮小麥5份、滑石4份、生姜5份、白藥子6份、熟地黃7份、血余炭5份; 其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放入研磨設備中研磨粉碎成粉末狀,然后加其總重量的10%的清水,攪拌混合40分鐘?!緦@恳环N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涉及水稻種植肥料加工生產
,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玉米粉10份、硅藻泥12份、賴氨酸3份、金針菇6份、菠菜葉3份、蠶豆皮4份、尿素20份、鈣鎂磷肥14份、保護劑9份、乙基纖維素4份、氧化亞錫7份、鋁硅酸鹽2份、全脂羊奶9份、增施劑6份。本專利技術方法合理、制作方便、成本低、保證作物活性?!綢PC分類】C05G3/00, C0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稻大田移栽期間的保護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玉米粉10份、硅藻泥12份、賴氨酸3份、金針菇6份、菠菜葉3份、蠶豆皮4份、尿素20份、鈣鎂磷肥14份、保護劑9份、乙基纖維素4份、氧化亞錫7份、鋁硅酸鹽2份、全脂羊奶9份、增施劑6份;其制備方法包括,Ⅰ將玉米粉份、賴氨酸、菠菜葉、尿素、保護劑、氧化亞錫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25分鐘;Ⅱ將硅藻泥份、金針菇、蠶豆皮、鈣鎂磷肥、乙基纖維素、鋁硅酸鹽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34分鐘;Ⅲ將Ⅰ和Ⅱ各自攪拌后的材料放入振動機中震動混合40分鐘,在第10分鐘的時候加入全脂羊奶,第25分鐘的時候加入增施劑;Ⅳ在混合之后將材料放入一個密封容器中,在陰暗、干燥的地方靜置30個小時;Ⅴ將靜置后的材料取出,加入其重量60%的純凈水,再加入其重量1%的碘鹽,浸泡40分鐘后,攪拌混合80分鐘;所述保護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粉煤灰3份、碘化鉀5份、五氧化二磷6份、植物油1份、輪藻精油1份、雙氰胺3份、EM菌劑6份、黑麥麩5份、葡萄糖酸鈣8份;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依次放入攪拌設備中攪拌混合,每隔7分鐘放入一種材料,待全部放置后再繼續攪拌20分鐘,然后加入攪拌物的總重量的30%的蘇打水,再攪拌25分鐘;所述增施劑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蕓薹子9份、茉莉花8份、荷葉7份、枇杷葉6份、浮小麥5份、滑石4份、生姜5份、白藥子6份、熟地黃7份、血余炭5份;其制備方法為:將上述的材料放入研磨設備中研磨粉碎成粉末狀,然后加其總重量的10%的清水,攪拌混合40分鐘。...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周芙蓉,
申請(專利權)人:郎溪縣福源米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