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該實驗裝置包括:用于承載被檢測巖心的密封裝置;與所述密封裝置連通的圍壓泵、恒壓泵、高精度計量泵、地層水活塞容器、原油活塞容器、注入氣體活塞容器、回壓泵、壓力傳感器、氣體流量計、具有氣液分離功能的液體流量計、回壓裝置、真空泵、用于檢測所述密封裝置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以及對應的開關閥;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針對不同井網部署情況,實現高溫高壓底水油藏多井協同吞吐的集中注氣、燜井和回采全過程的模擬,通過對注采關鍵參數和底水侵入動態過程分析,為底水油藏多井注氣協同吞吐機理研究和現場應用提供基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油氣田開發
,具體涉及到一種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
技術介紹
注氣吞吐是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種有效方式,包括單井注氣吞吐和多井注氣協同吞吐,油田現場多以注CO2氣體單井吞吐為主,而多井注氣協同吞吐相比單井注氣吞吐更能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時避免資源浪費,增加經濟效益。但因現階段注氣協同吞吐技術機理不夠完善和系統,加之不同油藏地層特征和邊底水情況的復雜性,嚴重制約了其在現場的應用,因此,亟需室內物理模擬實驗裝置來對多井注氣協同吞吐過程展開研究和評價。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本專利技術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該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包括:用于承載被檢測巖心的密封裝置;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一管道連通的回壓栗,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高壓液體流量計及開關閥;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二管道連通的恒壓栗,所述第二管道上設置有承載模擬水體的容器、高壓液體流量計及開關閥;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三管道連通的高精度計量栗,且所述第三管道包括三個分支管道,其中第一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地層水活塞容器,該地層水活塞容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第二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原油活塞容器,且所述原油活塞容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第三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注入氣體活塞容器及氣體質量流量計,所述注入氣體活塞容器及所述氣體質量流量計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四管道連通的回壓栗,且所述第四管道包括多個分支管道,每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氣體流量計、具有氣液分離功能的液體流量計及回壓裝置;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五管道連通的圍壓栗;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五管道連通的真空栗,且所述第五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設置在所述密封裝置并用于檢測所述密封裝置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優選的,所述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分別通過多個分支管道與所述密封裝置連通,且每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優選的,所述第四管道包括五個分支管道,且所述五個分支管道分別連接在所述密封裝置頂部的四個邊角及中心位置。優選的,所述壓力傳感器的個數為多個,且所述多個壓力傳感器分別設置在所述密封裝置的不同位置。優選的,還包括包裹在所述密封裝置外的保溫層。優選的,還包括設置在所述密封裝置底部的帶孔隔板。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針對不同井網情況,實現高溫高壓邊底水油藏多井注氣協同吞吐過程的實驗模擬,真實有效地反映對高溫高壓邊底水油藏開發單元集中有序注氣,燜井和回采過程,分析多井注氣協同吞吐相關機理,研究多井注氣協同吞吐注采關鍵參數,為油田現場進行多井注氣協同吞吐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的部分局部放大圖;圖3是巖心密封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的部分局部放大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結合以下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請參閱圖1、圖2及圖3,圖1是本專利技術提供的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實驗裝置的部分局部放大圖,圖3是巖心密封裝置結構示意圖。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該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包括:用于承載被檢測的巖心22的密封裝置23 ;與密封裝置23通過第一管道連通的回壓栗34,第一管道上設置有高壓液體流量計31及開關閥29 ;與密封裝置23通過第二管道連通的恒壓栗35,第二管道上設置有承載模擬水體的容器33、高壓液體流量計32及開關閥30 ;與密封裝置23通過第三管道連通的高精度計量栗I,且第三管道包括三個分支管道,其中一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地層水活塞容器5,該地層水活塞容器5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2、9 ;另一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原油活塞容器6,且原油活塞容器6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3、10,第三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注入氣體活塞容器7及氣體質量流量計8,注入氣體活塞容器7及氣體質量流量計8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4、12 ;與密封裝置23通過第四管道連通的回壓栗18,且第四管道包括多個分支管道,每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7、氣體流量計16、具有氣液分離功能的液體流量計15及回壓裝置14 ;與密封裝置23通過第五管道連通的圍壓栗26 ;與密封裝置23通過第五管道連通的真空栗19,且第五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20 ;設置在密封裝置23并用于檢測密封裝置23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21 ;其中,如圖4所示,在具體檢測時,在被檢測的巖心22上加入井眼。在具體的連接時,將巖心密封裝置上方的管線(即第三管道)連接到井眼中,而巖心密封裝置下方的管線(即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則是通過帶孔隔板22與巖心相連。第一管道及第二管道分別通過多個分支管道28與密封裝置23連通,且每個分支管道2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溫高壓底水油藏注氣協同吞吐評價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載被檢測巖心的密封裝置;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一管道連通的回壓泵,所述第一管道上設置有高壓液體流量計及開關閥;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二管道連通的恒壓泵,所述第二管道上設置有承載模擬水體的容器、高壓液體流量計及開關閥;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三管道連通的高精度計量泵,且所述第三管道包括三個分支管道,其中第一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地層水活塞容器,該地層水活塞容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第二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原油活塞容器,且所述原油活塞容器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第三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注入氣體活塞容器及氣體質量流量計,所述注入氣體活塞容器及所述及氣體質量流量計的兩側分別設置有開關閥;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四管道連通的回壓泵,且所述第四管道包括多個分支管道,每個分支管道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氣體流量計、具有氣液分離功能的液體流量計及回壓裝置;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五管道連通的圍壓泵;與所述密封裝置通過第五管道連通的真空泵,且所述第五管道上設置有開關閥;設置在所述密封裝置并用于檢測所述密封裝置內壓力的壓力傳感器。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廣東,黃永智,劉建儀,代建偉,朱俊衛,
申請(專利權)人:西南石油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