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道路循環噴泉式車輛輪胎泥土沖洗攔截器,屬于環境保護及給排水領域。與現有以路面為清洗對象的道路污染治理裝置、如噴水沖洗車輛等不同,本裝置固定在道路行車道上,由噴水沖洗部分和承載車輛通過系統兩部分組成,噴淋沖洗部分由一系列支管(5)及噴水口(6)、兩端擋水(11)、儲水池(1)、沉淀池(2)、加壓水泵(3)及供水主管道(4)、回水管(9)組成。支管上設置向上的多方向噴水口,水流在設定路段形成密集噴水陣列、以較大流速對接近的輪胎胎面及附近進行沖洗,攜帶泥土濺落地面后匯集、沉淀、回流、然后重復利用。車輛承載及通過部分由車輛承載格柵(10)、坡道(11)組成,保護噴水系統正常運用、承載車輛通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技術為一種噴泉狀道路車輛輪胎泥土污染防治裝置,屬于污染防治及給排水領域。
技術介紹
車輛輪胎粘附的泥土隨車輛行駛散播至路面、碾壓揚起至空氣中,是城鎮地面及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也是霧霾產生重要原因之一,對城鎮環境影響很大。目前對車輛輪胎泥土污染的治理、主要采用對路面進行清洗的方法,包括車輛噴灑沖洗、機械清掃、人工清掃等裝置和方式。這些這裝置均為間歇進行,效果受工作頻率、強度、范圍等因素的影響,而車輛通行不受時間限制,車輛輪胎對泥土的散播隨時進行,故清洗效果不易控制,難以保持;既有方法需要配備較多的設備、人員,工作強度較高,用水消耗量大,經濟性不佳。以灑水、沖洗車為例要較為徹底消除路面塵土,需要頻繁的噴灑、沖洗,才能達到和保持路面整潔的理想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本裝置徹底摒棄既有裝備以路面為清理對象的方法,改為在路面固定設置噴水裝置,直接對所有通過車輛車輪清洗,并對清洗用水循環利用。本裝置可減少了設備、人員的投入、顯著減少用水消耗;可以不間斷運行、能夠覆蓋所有通過的車輛,克服了傳統方法清洗效果不易控制,用水消耗大的弊端。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在道路選定位置既有道路表面、或者道路預留位置,針對車輪設置噴水清洗及車輛通過裝置。該裝置通過設置清洗所通過的車輛輪胎,水流帶走車輪泥土,達到防止車輛輪胎粘附泥土向前方散播的目的。該裝置由一系列噴水管(設有許多噴水口)、儲水池、沉淀池、加壓水栗及其控制部分、供水管道、擋水及車輛坡道、以及支撐車輛通過的格柵組成。加壓水栗、供水管道按照與噴水流量、壓力匹配的揚程、流量、管徑供水,水流從噴水口噴出后形成密集向正上方、斜上方、速度較高、壓力較大的噴水陣列,從多角度、較大流速對接近的輪胎正面、側面及附近進行沖洗,水流攜帶泥土濺落在兩端擋水之間的路面、然后利用路面坡度匯集至沉淀池,經過沉淀、再回流至儲水池、供重復利用。運行期間對沉淀池需要定期清理,對水量消耗進行補給。通過排空管道存水、儲水蓄水池埋設凍結線以下或采取保溫措施,保證冬季正常運行。通過采取防腐材料,防止設備過早腐蝕。設置支撐車輛的格柵的目的是承載車輛通過、保護噴水管道等,格柵強度滿足車輛荷載需要。本裝置可以在單側車道、也可以設置在雙側車道上。本裝置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連續清洗車輛輪胎粘附泥土,持續消除車輛泥土的散播,減少大氣污染的塵土來源,減少道路清洗人工數量及專用清洗車輛的使用頻率,減少清洗用水量,降低環境保護費用;維護簡單。【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一個實施例的基本結構圖,該實施例為設置在單向單車道道路的實例。圖2為圖1實施例的縱向剖面結構圖(A-A’ )。圖3為圖1實施例的橫向剖面結構圖(B-B’ )。圖中1、蓄水池,2、沉淀池,3、水栗,4、進水主管道,5、支管,6、噴水口,7、噴射水流,8、路面水流向,9、回水管,10、承載車輛格柵,11、車輛坡道及兩端擋水,12、路緣石,13、道路中心線(路拱中部),14、濺落地面的水,15、路面,16、車輛輪胎。【具體實施方式】在圖1及圖2、圖3中,蓄水池(I)的水經水栗(2)加壓后、通過主管道(4)、支管(5)輸送,從噴水口(6)噴出形成噴射水流(7),眾多噴射水流形成水流陣列沖洗通過的車輛輪胎(16)、濺落路面的水(14),然后回流至回水管(9),收集至沉淀池(2),沉淀后經過連接管(17)回流至蓄水池重復利用。當水量消耗水位較低時補充水量。當沉淀池泥土較多時人工清理。為達到較高以較高效率攔截泥土經由車輛帶入城鎮、減少市內道路散播的目的,選擇外來車輛多等關鍵的路段設置本裝置,裝置的寬度一般為路面寬度。沿車輛行駛方向的長度應大于普通車輛車輪的數倍周長以上。選擇的位置路面坡度應有利于排水。道路雙向設置時左右車道實施方式相同。【主權項】1.一種攔截道路車輛輪胎粘附泥土及可以作為道路噴泉景觀的裝置,其特征是:由噴水循環沖洗部分、車輛承載及通過部分組成,固定設置在路面上,車輛從其上方通過。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攔截道路車輛輪胎粘附泥土及可以作為道路噴泉景觀的裝置,噴水循環沖洗部分由主管道、支管、噴水口、加壓栗及其控制裝置、擋水、回水管、儲水池、沉淀池組成,車輛承載及通過部分由格柵及坡道組成。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攔截道路車輛輪胎粘附泥土及可以作為道路噴泉景觀的裝置,其特征是,裝置可以設置在既有路面上,也可以設置在預留道路上,以減少承載格柵高出路面的高度,增加車輛通過的平順性。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攔截道路車輛輪胎粘附泥土及可以作為道路噴泉景觀的裝置,其特征是可以設置在道路的單向或雙向路面上,并具有美化道路景觀的作用。【專利摘要】一種道路循環噴泉式車輛輪胎泥土沖洗攔截器,屬于環境保護及給排水領域。與現有以路面為清洗對象的道路污染治理裝置、如噴水沖洗車輛等不同,本裝置固定在道路行車道上,由噴水沖洗部分和承載車輛通過系統兩部分組成,噴淋沖洗部分由一系列支管(5)及噴水口(6)、兩端擋水(11)、儲水池(1)、沉淀池(2)、加壓水泵(3)及供水主管道(4)、回水管(9)組成。支管上設置向上的多方向噴水口,水流在設定路段形成密集噴水陣列、以較大流速對接近的輪胎胎面及附近進行沖洗,攜帶泥土濺落地面后匯集、沉淀、回流、然后重復利用。車輛承載及通過部分由車輛承載格柵(10)、坡道(11)組成,保護噴水系統正常運用、承載車輛通行。【IPC分類】B60S3/04【公開號】CN204915609【申請號】CN201520336558【專利技術人】許增榮 【申請人】許增榮【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申請日】2015年5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攔截道路車輛輪胎粘附泥土及可以作為道路噴泉景觀的裝置,其特征是:由噴水循環沖洗部分、車輛承載及通過部分組成,固定設置在路面上,車輛從其上方通過。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許增榮,
申請(專利權)人:許增榮,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