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馮越專利>正文

    四路固相化學反應電導率儀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2638793 閱讀: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1-01 15:20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四路固相化學反應電導率儀,四路裝置的電導率、溫度、壓力和位移分開設置和測量,能比較和分析固相反應體系中各反應物的配比系數以及溫度反應條件和壓力反應條件,解決固相反應電導率數據測量耗時長的問題,降低研究人員觀察和記錄化學反應時的勞動強度,儀器由液晶顯示屏、電導溫度壓力位移數據采集卡、上電極、下電極、石英管、恒溫箱、溫控箱、溫度設定旋鈕、氮氣接入口、氮氣注入管、進風管、出風管、風機、電熱絲、壓桿、契型滑塊、鋸齒片、壓力簧壓力和微調旋鈕等組成,上電極、石英管和下電極構成電導率測量機構,溫度設定旋鈕、恒溫箱、進風管、風機和出風管構成溫度設定機構,該儀器主要用于科研單位和高等院校的固相配位化學實驗。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電導率儀,尤其涉及一種多通道固相化學反應電導率儀,屬于化學電子測量儀器

    技術介紹
    化工生產多數使用液態或氣態物質加部分固態粉末物質來實現,這種常規的化工生產方法耗能多,污染大,操作復雜,也不安全,所以人們在不斷探索固-固反應,尋找化工生產的新工藝,采用固-固反應不需要任何溶劑或氣體,是一種無污染,低成本的生產方法。目前探索固-固反應的實驗方法很多,如化學方法、氣相色譜法、熱重方法、毛細管法、M0SSBAUER法、XRD和電導法等,其中,電導法具有裝置簡單,觀察記錄方便而得到研究人員的重視,不過,固-固化學反應需要較長反應時間,都在數小時以上,不像液體電導率和固相物理電導率測量那樣數據可以即測即得,若采用普通電導率儀來研究固相化學反應體系的動力學來說消耗的實驗時間較長,也難以比較和分析固相反應體系中各反應物的搭配系數和化學反應條件,所以,探索一項成功的固-固反應制備案例很不容易,研究人員需要花費數月或數年以上的時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多通道固相化學反應電導率儀,解決固相反應體系電導率數據測量耗時長和固相反應體系中各反應物搭配系數以及外界化學反應條件的關系問題。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儀器由液晶顯示屏(I)、鍵盤面板(2)、鼠標(3)、溫度設定旋鈕(6)、解鎖按鈕(7)、上電極(8)、石英管(10)、溫度傳感器(11)、玻璃門(12)、固定箍(13)、q型底盤(14)、恒溫箱(16)、底箱(17)、壓力微調旋鈕(19)、固態盤(20)、電腦主板(21)、鎖桿套筒(22)、電極套筒(23)、溫控電位器(24)、電源箱(25)、電導溫度壓力位移數據采集卡(26)、電腦接口(27)、上機箱底板(28)、轉軸(29)、轉軸座(30)、中部隔板(31)、壓桿(32)、位移傳感器(33)、進風管(34)、溫控箱(35)、氮氣閥門(36)、氮氣接入口(37)、氮氣注入管(38)、風機(39)、出風管(40)、電熱絲(41)、鎖桿(42)、定位孔(43)、導軌(45)、契型滑塊(49)、鋸齒片(51)、壓力傳感器(52)、壓力簧(53)、電極芯(54)、栓桿(55)和下電極(57)組成,液晶顯示屏(I)、鍵盤面板(2)、固態盤(20)、電腦主板(21)、電源箱(25)、電導溫度壓力位移數據采集卡(26)、電腦接口(27)和上機箱底板(28)構成上機箱(4),四套壓桿導槽(5)、解鎖按鈕(7)、上電極(8)、石英管(10)、玻璃門(12)、固定箍(13)、q型底盤(14)、恒溫箱(16)、鎖桿套筒(22)、電極套筒(23)、壓桿(32)、轉軸(29)、轉軸座(30)、進風管(34)、溫控電路箱(35)、氮氣閥門(36)、氮氣接入口(37)、氮氣注入管(38)、風機(39)、出風管(40)、鎖桿(42)、鋸齒片(51)、壓力簧(53)、栓桿(55)和下電極(57)構成下機箱(18),上電極(8)、石英管(10)、電極芯(54)、橡膠墊片(56)、下電極(57)、絕緣環(58)、嵌線槽(59)、接觸簧(44)和接觸片(60)構成電導率測量機構,溫度設定旋鈕¢)、溫度傳感器(11)、玻璃門(12)、恒溫箱(16)、溫控電位器(24)、進風管(34)、溫控箱(35)、風機(39)、出風管(40)構成溫度設定機構,解鎖按鈕(7)、壓力微調旋鈕(19)、鎖桿套筒(22)、電極套筒(23)、中部隔板(31)、壓桿(32)、轉軸(29)、契型滑塊(49)、鋸齒片(51)、壓力簧(53)、栓桿(55)和鎖片(63)構成壓力設定機構,鋸齒片(51)、鎖片(63)和解鎖按鈕(7)構成壓力粗調和壓力解除,契型滑塊(49)、滑槽(48)、螺桿(64)、螺母(65)和壓力微調旋鈕(19)構成壓力微調,位移傳感器(33)和上電極(8)構成位移測量機構,固定箍(13)、q型底盤(14)、拉手(15)、鎖桿(42)、定位孔(43)、導軌(45)、卡口(46)和卡腳(47)構成固相反應體系送入與取出機構,氮氣是一路進,四路出,四路出的氮氣由四只氮氣閥門(36)分別控制,氮氣接入口(37)位于底箱(17)的左側,四只氮氣閥門(36)位于底箱(17)后方的下端,氮氣注入管(38)連接到進風管(34)上,氮氣通過四套進風管(34)、風機(39)和出風管分別在四只恒溫箱(16)內循環,氮氣閥門(36)、氮氣接入口(37)和氮氣注入管(38)構成驅濕和抗氧化機構。由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所具有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儀器可以同時測量四路固相化學反應體系的電導率,四路裝置的電導率、溫度、壓力和位移可以分開設置和測量,對于不同類型的固相反應體系,可以同時進行四路固相化學反應試驗,節約實驗時間,降低研究人員觀察和記錄化學反應時的勞動強度;對于同一類型的固相反應體系,若各反應物之間的混合比例不同,可以分析和比較各反應物的配比系數,找出完成固-固反應配合物的最佳搭配比例;對于同一類型的固相反應體系,若各反應物之間的混合比例相同,可以分析和比較固相反應體系的溫度反應條件和壓力反應條件,找到最佳化學反應方案,為較早探索一項成功的固-固反應制備案例創造條件。【附圖說明】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有如下11幅附圖:圖1是四路固相化學反應電導率儀的正視圖;圖2是該儀器的左視剖視圖(壓桿壓下時);圖3是該儀器的左視剖視圖(壓桿抬起時); 圖4是下機箱的俯視剖視圖;圖5是壓桿、鎖桿和上電極的剖視圖;圖6是石英管、固定箍和下電極的左視剖視圖;圖7是q型底盤的仰視圖;圖8是q型底盤拉出與復位出時的位置圖;圖9是壓桿、鋸齒片、解壓按鈕和壓力微調旋鈕的左視圖;圖10是壓桿、鋸齒片和鎖片的正視圖;圖11是復位簧、鎖片、解鎖按鈕和壓力微調旋鈕的俯視圖。在附圖中所標各數字分別表示如下:1.液晶顯示屏,2.鍵盤面板,3.鼠標,4.上機箱,5.壓桿導槽,6.溫度設定旋鈕,7.解鎖按鈕,8.上電極,9.鉑片,10.石英管,11.溫度傳感器,12.玻璃門,13.固定箍,14.q型底盤,15.拉手,16.恒溫箱,17.底箱,18.下機箱,19.壓力微調旋鈕,20.固態盤,21.電腦主板,22.鎖桿套筒,23.電極套筒,24.溫控電位器,25.電源箱,26.電導溫度壓力位移數據采集卡,27.電腦接口,28.上機箱底板,29.轉軸,30.轉軸座,31.中部隔板,32.壓桿,33.位移傳感器,34.進風管,35.溫控箱,36.氮氣閥門,37.氮氣接入口,38.氮氣注入管,39.風機,40.出風管,41.電熱絲,42.鎖桿,43.定位孔,44.接觸簧,45.導軌,46.卡口,47.卡腳,48.滑槽,49.契型滑塊,50.鉚釘,51.鋸齒片,52.壓力傳感器,53.壓力簧,54.電極芯,55.栓桿,56.橡膠墊片,57.下電極,58.絕緣環,59.嵌線槽,60.接觸片,61.復位簧,62.滑槽,63.鎖片,64.螺桿,65.螺母。【具體實施方式】1.根據圖1和圖2,上機箱底板(28)的上方安裝上機箱⑷和電腦主板(21),上機箱(4)的正面安裝液晶顯示屏(I)和鍵盤面板(2),鍵盤面板(2)的左下方安裝鼠標(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四路固相化學反應電導率儀,由液晶顯示屏(1)、鍵盤面板(2)、溫度設定旋鈕(6)、解鎖按鈕(7)、上電極(8)、石英管(10)、溫度傳感器(11)、玻璃門(12)、固定箍(13)、q型底盤(14)、恒溫箱(16)、壓力微調旋鈕(19)、壓桿(32)、電導溫度壓力位移數據采集卡(26)、轉軸(29)、轉軸座(30)、位移傳感器(33)、進風管(34)、溫控箱(35)、氮氣閥門(36)、氮氣接入口(37)、氮氣注入管(38)、風機(39)、出風管(40)、電熱絲(41)、鎖桿(42)、定位孔(43)、接觸簧(44)、導軌(45)、斜形滑槽(48)、契型滑塊(49)、鋸齒片(51)、壓力傳感器(52)、壓力簧(53)、栓桿(55)、下電極(57)、接觸片(60)、鎖片(63)、螺母(65)和螺桿(64)組成,上電極(8)、石英管(10)、下電極(57)、接觸簧(44)和接觸片(60)構成電導率測量機構,溫度設定旋鈕(6)、溫度傳感器(11)、恒溫箱(16)、進風管(34)、溫控箱(35)、風機(39)和出風管(40)構成溫度設定機構,解鎖按鈕(7)、壓力微調旋鈕(19)、鎖桿套筒(22)、電極套筒(23)、壓桿(32)、契型滑塊(49)、鋸齒片(51)和栓桿(55)構成壓力設定機構,位移傳感器(33)和上電極(8)構成位移測量機構,其特征在于:底箱(17)的上方有四只q型底盤(14),每只q型底盤(14)上有一個凸型弧形導軌(45)和一只固定箍(13),q型底盤(14)的底部有一個L型嵌線槽(59),上電極(8)中部有一個圓筒型空芯活塞,活塞內有一個垂直放置的壓力簧(53),壓力簧(53)的上端連接壓力傳感器(52),位移傳感器(33)固定部分的上端固定在電極套筒(23)的下方,位移傳感器(33)移動部分的右端固定在上電極(8)的下端,q型底盤(14)的導軌(45)和底箱(17)上面各有一個定位孔(43),兩個定位孔上下對齊,當壓桿(32)壓下時,鎖桿(42)的下端穿入兩個定位孔(43)中,當壓桿(32)抬起時,鎖桿(42)抬起,鎖桿(42)脫離兩個定位孔(43)。...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馮越
    申請(專利權)人:馮越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视频97免费| 亚洲欧洲美洲无码精品VA|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系列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 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无码成A毛片免费|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不卡| 成人无码区免费A∨直播|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一本一道av中文字幕无码| av无码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无码| 日本无码WWW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观看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无码你懂的网站|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 熟妇人妻无码中文字幕老熟妇|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av无码东京热亚洲男人的天堂|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日韩精品成人无码专区免费| 精品高潮呻吟99av无码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无码av免费网站|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无码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 |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66 | 亚洲国产a∨无码中文777|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vr|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