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新型輸料器,包括吸料管(1)、吸料器(2)、吸料器供氣管(3)、輸料腔(4)、輸料腔供氣管(5)、輸料口(6)。本發明專利技術利用附壁效應將顆粒物料吸入輸料腔(4)內部,再通過壓縮氣體推送的方式將物料輸送到目的地。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附壁效應與氣壓推送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輸料,具有輸料效率高、輸送距離遠、結構簡單、控制簡單、低成本、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無泄漏、可以級聯等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氣體壓力輸送物料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利用壓縮氣體遠距離輸送顆粒物料的裝置。
技術介紹
在工業活動的各個領域中物料輸送技術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物料輸送的效率直接影響了所屬的整個工業活動的效率,物料輸送效率的低下可能會導致整個工業活動的失敗,所以提升物料輸送效率,發展物料輸送技術一直是工業技術進步的重要一環。顆粒物料輸送是物料輸送的一個大類,目前對這一類物料最常見的輸送方式是氣壓推送。現有的氣壓輸送供料裝置有容積式供料器、螺旋葉片供料器、螺旋式供料器、文丘里供料器等。上述供料裝置存在漏氣漏料、功率損耗嚴重、結構復雜、制造成本高、維修困難等問題,部分裝置還會對顆粒物料造成一定程度的磨損。而且大多數供料裝置都要安裝在料斗的下方,給整個工業設備的結構空間布置帶來諸多不便?;诟奖谛目諝夥糯笃鞒S糜趯怏w的抽吸作業,同時也可用于顆粒的抽吸作業。這種采用空氣放大器的輸料方式存在輸料管道內部壓力過低的問題,被輸送物料在管道內呈彌散性運動,直接導致輸料距離短。在長距離、長管路的作業條件下這種輸料方式的輸料效率會明顯下降,而且還有可能出現物料在管道內堆積的現象,管道一旦被堵死,氣體就會逆流,直接從吸料口噴出沖向待輸送物料堆,造成經濟損失。所以空氣放大器在顆粒物料的長距離輸送應用中受到了限制。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型輸料器,將附壁效應與氣體推送結合起來,高效可靠地實現顆粒物料的輸送。本專利技術為了實現上述目的,結構組成如下:吸料器(2)是一個可產生附壁效應的設備,所述吸料器(2)的吸料端連接吸料管(I),所述吸料器(2)的出料端連接輸料腔(4)外層,所述吸料器(2)的進氣口連接吸料器供氣管(3),輸料腔(4)的內層左側與輸料腔供氣管(5)連接,輸料腔(4)的收口右側與輸料口(6)連接。本專利技術的優點在于利用了附壁效應,可以非常方便地將顆粒物料從料斗中吸出,而且只需將吸料管(I)從上而下插到料斗底部即可,這樣料斗的結構設計和輸料設備的空間布置就極其簡單靈活。物料被吸料器(2)輸送到輸料腔(4),在壓縮氣流的作用下進入輸料口(6)并且被輸送到目的地,這樣就成功消除了附壁效應輸料壓力低、輸料距離短、物料在管道內呈彌散性運動的問題。而且因為壓縮氣流的作用,管道中很難出現物料堵塞的現象,避免了因堵塞導致的氣體逆流,輸料腔(4)的雙層設計保證了壓縮氣流不會進入吸料器(2)造成氣體逆流。本專利技術還可以將多臺一種新型輸料器級聯在一起,進一步加長輸料距離。整個輸料設備結構簡單,沒有運動部件和運動間隙,密封性良好,解決了漏氣漏料、物料磨損、功率損耗嚴重的問題,而且輸料效率高、輸送距離遠、加工簡單、制造成本低、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靖綀D說明】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圖1為一種新型輸料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使用了一種新型輸料器的整體輸料系統的空間布置示意圖。圖中,I一吸料管,2—吸料器,3—吸料器供氣管,4一輸料腔,5—輸料腔供氣管,6—輸料口,7—被吸料器吸入的顆粒物料,8—為吸料器提供動力的壓縮氣流,9一用于輸送物料的壓縮氣流,10—混雜著物料的壓縮氣流,11 一提供壓縮氣流的設備,12—盛放待輸送物料的容器,13—盛放已被輸送物料的容器,14 一待輸送物料,15—已被輸送的物料。【具體實施方式】典型【具體實施方式】如下:按照圖2所示,將吸料器供氣管3和輸料腔供氣管5與提供壓縮氣流的設備11連接,將吸料管I插入盛放待輸送物料的容器12底部,將輸料口 6與輸送管路連接,輸送管路的出料口布置在盛放已被輸送物料的容器13上方。給吸料器供氣管3和輸料腔供氣管5供給壓縮氣流,物料便會依次經過吸料管1、吸料器2、輸料腔4外層、輸料腔4收口、輸料口 6,最終到達盛放已被輸送物料的容器13。本專利技術的工作原理詳細分析如下:吸料器2是一個實現附壁效應的設備,向吸料器2的進氣口通入壓縮氣流,即可在吸料器2內部產生附壁效應,大量氣體被吸入吸料器2的吸氣口,然后壓縮氣體與被吸入氣體一起從吸料器2的出氣口噴出。為吸料器提供動力的壓縮氣流8經吸料器供氣管3進入吸料器2,產生附壁效應。吸料管I內部及管口附近的大量空氣在附壁效應的作用下經過吸料器2進入輸料腔4外層,且吸料管I內部及管口附近產生負壓,附近的顆粒物料被氣流帶入輸料腔4外層。此時在吸料管1、吸料器2、輸料腔4外層內部的是低壓氣流。用于輸送物料的壓縮氣流9從輸料腔供氣管5經輸料腔4內層、輸料腔4收口進入輸料口 6,且在輸料腔4外層產生負壓,物料在負壓的作用下到達輸料腔4收口,在壓縮氣流推送的作用下進入輸料口 6,從而被氣壓推送到目的地,既盛放已被輸送物料的容器13。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專利技術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形而不脫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專利技術的這些修改和變形屬于本專利技術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專利技術也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形在內。【主權項】1.一種新型輸料器,其特征在于:吸料器(2)的吸料端連接吸料管(1),所述吸料器(2)的出料端連接輸料腔(4 )外層,所述吸料器(2 )的進氣口連接吸料器供氣管(3 ),輸料腔(4 )的內層左側與輸料腔供氣管(5)連接,所述輸料腔(4)的收口右側與輸料口(6)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輸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料器(2)是一個可產生附壁效應的設備。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輸料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料腔(4)為雙層設計,由外層、內層、收口三部分組成?!緦@勘緦@夹g公開了一種新型輸料器,包括吸料管(1)、吸料器(2)、吸料器供氣管(3)、輸料腔(4)、輸料腔供氣管(5)、輸料口(6)。本專利技術利用附壁效應將顆粒物料吸入輸料腔(4)內部,再通過壓縮氣體推送的方式將物料輸送到目的地。本專利技術通過附壁效應與氣壓推送相結合的方式實現輸料,具有輸料效率高、輸送距離遠、結構簡單、控制簡單、低成本、故障率低、運行穩定可靠、無泄漏、可以級聯等優點?!綢PC分類】B65G53/52, B65G53/24, B65G53/34【公開號】CN105217316【申請號】CN201510677014【專利技術人】陳珂, 魯科良 【申請人】四川大學【公開日】2016年1月6日【申請日】2015年10月1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新型輸料器,其特征在于:吸料器(2)的吸料端連接吸料管(1),所述吸料器(2)的出料端連接輸料腔(4)外層,所述吸料器(2)的進氣口連接吸料器供氣管(3),輸料腔(4)的內層左側與輸料腔供氣管(5)連接,所述輸料腔(4)的收口右側與輸料口(6)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珂,魯科良,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