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樁頭固端的樁-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包括振動臺臺面、試驗樁、荷載傳感器、橋臺與搭板、混凝土質量塊、沙土箱、枕梁、位移測量裝置。試驗樁固結于沙土箱箱底,樁頂與橋臺搭板固結一體,橋臺上部放置配重塊。兩邊枕梁頂端各置一個水平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該樁頭固端的樁-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及其施工方法通過優化實驗模型結構,很好的解決了常規此類試驗裝置不能真實模擬整體式橋梁橋臺支撐樁-土動力相互作用和不能全面采集試驗過程中橋臺搭板端部支撐力和水平位移等的不足之處。枕梁頂端安裝有測量橋臺水平位移和力的傳力桿裝置,其靈活輕巧,解決了試驗數據采集繁瑣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在粧-土動力相互作用地震模擬試驗中,模擬整體式橋臺支撐粧-土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動力相互作用反應特性時,粧與橋臺結構常以鉸接形式代替,不能反應真實的整體式橋臺支撐粧與上部結構固結形式的傳力特性,因此不能準確反應整體式橋梁橋臺支撐粧與土的動力相互作用特性。其次,此類抗震試驗屬于大型的動力試驗之一,此類試驗具有針對性強、可靠性高等優點。但其成本較高,如國外一項實驗經費的數據顯示,在進行模擬地震振動臺試驗時,每小時的費用甚至高達上萬美元,而采集數據的辦法是否精確和全面直接關系到試驗的成敗與否。因此設計一種能夠真實模擬粧-臺固結、數據采集方便、全面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及其施工方法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以上述常規帶鉸接的粧頭固結形似不能真實模擬整體式橋梁橋臺支撐粧-土動力相互作用和不能全面采集試驗過程中橋臺搭板端部支撐力和水平位移的問題,提供了一種粧頭固結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及其施工方法。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案是: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包括振動臺臺面、試驗粧、沙土箱、橋臺與搭板,所述振動臺臺面上設有試驗粧,所述試驗粧置于沙土箱內,所述試驗粧兩側的振動臺臺面各設有枕梁,所述橋臺與搭板下表面與試驗粧固定連接,兩側的枕梁頂端分別設置一個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所述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與橋臺與搭板相接觸。進一步的,所述橋臺上部放置配重塊。進一步的,所述的試驗粧固結于沙土箱箱底,并高出沙土箱頂部試驗粧1/6高度。進一步的,所述橋臺與搭板為一體。進一步的,所述的豎向荷載傳感器置于枕梁頂端并支撐搭板,所述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經一橫桿與搭板固定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該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通過優化實驗模型結構,很好的解決了常規此類試驗裝置不能真實模擬整體式橋梁橋臺支撐粧-土動力相互作用和不能全面采集試驗過程中橋臺搭板端部支撐力和水平位移等的不足之處。尤其是其利用支撐和傳力作用為一體的荷載測量計模擬搭板端部枕梁支撐作用和測量豎向荷載,另外所述沙土箱的另一邊的枕梁頂端安裝有測量橋臺水平位移和力的傳力桿裝置,其靈活輕巧,解決了試驗數據采集繁瑣等問題,并且該試驗裝置可利用枕梁支撐搭板端部,使試驗過程橋臺始終保持水平,從而在粧頭與橋臺連接處生成的內力與實際情況更加相符。【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振動臺臺面、2-沙土箱、3-試驗粧、4-枕梁、5-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61-橋臺、62-搭板、7-配重塊,8-豎向荷載傳感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如圖1所示,沙土箱2置于振動臺臺面I上,并將枕梁4置于沙土箱2各兩邊的工作臺面I來研究橋臺整體結構抗震性能。圖示試驗粧3上端部深入橋臺內部并固結于一體模擬整體式橋梁橋臺支撐粧的真實受力性能。其中橋臺61與搭板62于一體,受震振動時,搭板62整體隨橋臺61水平移動。本實施例中,所述的試驗粧3固結于沙土箱2箱底,并高出沙土箱2頂部試驗粧3的1/6高度。所述橋臺61與搭板62下表面與試驗粧3固定連接,兩側的枕梁4頂端分別設置一個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5和豎向荷載傳感器8,所述的豎向荷載傳感器8置于枕梁4頂端并支撐搭板,豎向荷載傳感器8與搭板62水平向運動,又起到測量搭板62 —端豎向支撐力的作用,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5經一橫桿與搭板62固定連接能夠同時測量水平位移和水平力。圖示配重塊7可根據具體需要磊固于橋臺頂端,配重塊7體積設計較小,方便施加與卸載。使用時,利用振動臺的震動從而實現以研究部分橋臺結構地震性能或研究橋臺整體結構抗震性能。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技術的涵蓋范圍。【主權項】1.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動臺臺面、試驗粧、沙土箱、橋臺與搭板,所述振動臺臺面上設有試驗粧,所述試驗粧置于沙土箱內,所述試驗粧兩側的振動臺臺面各設有枕梁,所述橋臺與搭板下表面與試驗粧固定連接,兩側的枕梁頂端分別設置一個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所述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與橋臺與搭板相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橋臺上部放置配重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試驗粧固結于沙土箱箱底,并高出沙土箱頂部試驗粧1/6高度。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橋臺與搭板為一體。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粧頭固端的粧-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豎向荷載傳感器置于枕梁頂端并支撐搭板,所述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經一橫桿與搭板固定連接。【專利摘要】本技術提供一種樁頭固端的樁-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包括振動臺臺面、試驗樁、荷載傳感器、橋臺與搭板、混凝土質量塊、沙土箱、枕梁、位移測量裝置。試驗樁固結于沙土箱箱底,樁頂與橋臺搭板固結一體,橋臺上部放置配重塊。兩邊枕梁頂端各置一個水平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本技術該樁頭固端的樁-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及其施工方法通過優化實驗模型結構,很好的解決了常規此類試驗裝置不能真實模擬整體式橋梁橋臺支撐樁-土動力相互作用和不能全面采集試驗過程中橋臺搭板端部支撐力和水平位移等的不足之處。枕梁頂端安裝有測量橋臺水平位移和力的傳力桿裝置,其靈活輕巧,解決了試驗數據采集繁瑣等問題。【IPC分類】G01M7/02【公開號】CN204944781【申請號】CN201520725905【專利技術人】徐亮, 莊一舟, 黃福云, 程俊峰, 黃先有 【申請人】福州大學【公開日】2016年1月6日【申請日】2015年9月1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樁頭固端的樁?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振動臺臺面、試驗樁、沙土箱、橋臺與搭板,所述振動臺臺面上設有試驗樁,所述試驗樁置于沙土箱內,所述試驗樁兩側的振動臺臺面各設有枕梁,所述橋臺與搭板下表面與試驗樁固定連接,兩側的枕梁頂端分別設置一個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所述水平位移荷載傳感器和豎向荷載傳感器與橋臺與搭板相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亮,莊一舟,黃福云,程俊峰,黃先有,
申請(專利權)人:福州大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