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灌漿封堵加固混凝土裂縫施工工藝,屬于混凝土加固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涉及混凝土裂縫的封堵加固方法。本化學灌漿封堵加固混凝土裂縫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沿混凝土裂縫開上部寬20mm,深至少20mm的V型槽。第二步,沖洗V型槽。第三步,封堵V型槽。第四步,鉆注漿孔。第五步,安裝注漿注頭。第六步,注漿。第七步,取注頭。采用本灌漿工藝簡便,操作方便,裂縫封堵緊密無縫隙,持久耐勞,不易再次裂縫。對于封堵混凝土裂縫效果良好,混凝土表面完全干燥,無滲漏,無濕潤現象。裂縫表面封堵、修飾涂層厚度均勻,無漏刷、無露底、無起皮、空鼓、裂紋現象。且該工藝方法對環境無污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混凝土加固工程
,特別涉及混凝土裂縫的封堵加固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混凝土在各種工程施工中廣泛應用,尤其在橋梁建設、工程基礎、路面硬化等領域大量應用。在給建設帶來便利的同時,由于施工質量、自然外力等一些因素,容易造成混凝土產生裂縫,裂縫中滲入積水,不僅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強度和作用,而且長期持續滲水對混凝土的造成不可挽救的損壞;如果不對混凝土裂縫及時封堵加固,任其發展,極易發生危險,對工程安全、人身財產安全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當前市面上對混凝土裂縫的處理方法基本是以封堵為主,只是在表面上封住了裂縫,但是對于混凝土的加固起不到任何實質作用,而且封堵方法工藝簡單,效果不好極易再次產生裂縫。如何處理混凝土裂縫是工程建設中較為棘手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專利技術是一種能夠牢固封堵混凝土裂縫的施工工藝方法。本化學灌漿封堵加固混凝土裂縫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沿混凝土裂縫開上部寬20mm,深至少20mm的V型槽。第二步,沖洗V型槽。采用80KG的高壓水槍將V型槽內的砂粒、浮塵等雜物沖洗干凈。第三步,封堵V型槽。首先采用德國KOSTER KD2均勻涂抹V型槽,涂抹德國K0STERKD2后10分鐘一20分鐘之間均勻涂抹德國KOSTER NBI,然后用德國KOSTER KB-Pur將V型槽進行封堵填平。使用德國KOSTER KB-Pur時,將德國KOSTER KB-Pur分為KOSTER KB(A)組分和KOSTER Pur (B)組分,并按(A): (B) =1:1的配比進行配料;將配好的液料進行充分攪拌,直至液料表面產生少許泡沫時為最佳;然后將拌好的液料倒入V型槽,2小時后在V型槽上表面再次均勻涂抹德國KOSTER KD20第四步,鉆注漿孔。采用長35cm的鉆頭沿裂縫上下兩邊分別以水平間距為30~40cm,注漿孔垂直于裂縫距離為15cm~18cm,鉆頭與混凝土墻面成45°角向斜上方和斜下方鉆注漿孔,鉆注漿孔深度要求達24cm~28cm。上下兩邊的注漿孔要求成“梅花”型布置。第五步,安裝注漿注頭。將注漿注頭帶有橡膠的一端插入第四步所鉆注漿孔內采用專用工具將注頭旋轉擰緊。第六步,注漿。根據第三步當裂縫用德國KOSTER KB-Pur將V型槽進行封堵填平間隔12小時~24小時后開始依次向每個注漿孔注漿。注漿材料為德國KOSTER KB_Pur,將德國 KOSTER KB-Pur 分為 KOSTER KB (A)組分和 KOSTER Pur (B)組分,并按(A): (B) =1:1的配比進行配料;將配好的液料進行充分攪拌,直至液料表面產生少許泡沫時為最佳;然后將拌好的液料倒入注漿機料斗,將注漿機的注漿管接在安裝好的注頭上開始注漿。在注漿過程中當有少許液料或水從臨近注漿孔內流出時即刻停止注入,然后開始下一個注漿孔的注漿;注漿壓力為0.3 MPa ~0.5MPa。第七步,取注頭。注漿完成12h后取出注頭,將注漿孔內漿液清除干凈后用德國KOSTER KD2將注漿孔封堵密實并抹平。采用本灌漿工藝簡便,操作方便,裂縫封堵緊密無縫隙,持久耐勞,不易再次裂縫。對于封堵混凝土裂縫效果良好,混凝土表面完全干燥,無滲漏,無濕潤現象。裂縫表面封堵、修飾涂層厚度均勻,無漏刷、無露底、無起皮、空鼓、裂紋現象。且該工藝方法對環境無污染。【附圖說明】附圖1是混凝土裂縫表面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混凝土裂縫開V型槽俯視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混凝土裂縫開V型槽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4是混凝土裂縫密封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5是混凝土裂縫鉆注漿孔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6是混凝土裂縫鉆注漿孔俯視結構示意圖。根據附圖所示:1、裂縫,2、混凝土結構,3、V型槽,4、K0STERKD2,5、K0STER NBI, 6,KOSTER KB-Pur,7、注漿孔,8、鉆頭。【具體實施方式】根據附圖1-6,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詳細說明。本化學灌漿封堵加固混凝土裂縫施工工藝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沿混凝土(2)上的裂縫(1)開上部寬20mm,深至少20mm的V型槽(3)。第二步,沖洗V型槽(3)。采用80KG的高壓水槍將V型槽(3)內的砂粒、浮塵等雜物沖洗干凈。第三步,封堵V型槽(3)。如附圖4,首先采用德國KOSTER KD2 (4)均勻涂抹V型槽3,涂抹德國KOSTER KD2 (4)后10分鐘一20分鐘之間均勻涂抹德國KOSTER NBI (5),然后用德國KOSTER KB-Pur (6)將V型槽(3)進行封堵填平。使用德國KOSTER KB-Pur (6)時,將德國KOSTER KB-Pur (6)分為KOSTER KB (A)組分和KOSTER Pur (B)組分(注:該德國KOSTER KB-Pur材料含KB、Pur兩種材料,且分開包裝),并按(A): (B)=l:l的配比進行配料;將配好的液料進行充分攪拌,直至液料表面產生少許泡沫時為最佳;然后將拌好的液料倒入V型槽(3),2小時后在V型槽(3)上表面再次均勻涂抹德國KOSTER KD2 (4)。第四步,鉆注漿孔(7)。如附圖5和附圖6,采用長35cm的鉆頭(8)沿裂縫上下兩邊分別以水平間距為30~40cm,注漿孔(7)垂直于裂縫(1)距離為15cm~18cm,鉆頭(8)與混凝土( 2 )面成45 °角向斜上方和斜下方鉆注漿孔(7 ),鉆注漿孔(7 )深度要求達24cm~28cm。上下兩邊的注漿孔(7)要求成“梅花”型布置。第五步,安裝注漿注頭。將注漿注頭帶有橡膠的一端插入第四步所鉆注漿孔(7)內采用專用工具將注頭旋轉擰緊。第六步,注漿。根據第三步當裂縫用德國KOSTER KB-Pur (6)將V型槽(3)進行封堵填平間隔12小時~24小時后開始依次向每個注漿孔(7)注漿。注漿材料為德國KOSTERKB-Pur (6),將德國 KOSTER KB-Pur (6)分為 KOSTER KB (A)組分和 KOSTER Pur (B)組分,并按(A): (B)=l:l的配比進行配料;將配好的液料進行充分攪拌,直至液料表面產生少許泡沫時為最佳;然后將拌好的液料倒入注漿機料斗,將注漿機的注漿管接在安裝好的注頭上開始注漿。在注漿過程中當有少許液料或水從臨近注漿孔(7)內流出時即刻停止注入,然后開始下一個注漿孔的注漿;注漿壓力為0.3 MPa ~0.5MPa。第七步,取注頭。注漿完成12小時后取出注頭,將注漿孔(7)內漿液清除干凈后用德國KOSTER KD2 (4)將注漿孔(7)封堵密實并抹平。采用本灌漿工藝簡便,操作方便,裂縫封堵緊密無縫隙,持久耐勞,不易再次裂縫。對于封堵混凝土裂縫效果良好,混凝土表面完全干燥,無滲漏,無濕潤現象。裂縫表面封堵、修飾涂層厚度均勻,無漏刷、無露底、無起皮、空鼓、裂紋現象。且該工藝方法對環境無污染。適合于橋梁、房屋、硬化路面等混凝土結構的裂縫處理。【主權項】1.一種能夠牢固封堵混凝土裂縫的施工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沿混凝土裂縫開上部寬20mm,深至少20mm的V型槽; 第二步,沖洗V型槽:采用80KG的高壓水槍將V型槽內的砂粒、浮塵等雜物沖洗干凈;第三步,封堵V型槽:首先采用德國KOSTER KD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能夠牢固封堵混凝土裂縫的施工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第一步,沿混凝土裂縫開上部寬20mm,深至少20mm的V型槽;第二步,沖洗V型槽:采用80KG的高壓水槍將V型槽內的砂粒、浮塵等雜物沖洗干凈;第三步,封堵V型槽:首先采用德國KOSTER?KD2均勻涂抹V型槽,涂抹德國KOSTER?KD2后10分鐘—20分鐘之間均勻涂抹德國KOSTER?NBI,然后用德國KOSTER?KB?Pur將V型槽進行封堵填平;使用德國KOSTER?KB?Pur時,將德國KOSTER?KB?Pur分為KOSTER?KB(A)組分和KOSTER?Pur(B)組分,并按(A):(B)=1:1的配比進行配料;將配好的液料進行充分攪拌,直至液料表面產生少許泡沫時為最佳;然后將拌好的液料倒入V型槽,2小時后在V型槽上表面再次均勻涂抹德國KOSTER?KD2;第四步,鉆注漿孔:采用長35cm的鉆頭沿裂縫上下兩邊分別以水平間距為30~40cm,注漿孔垂直于裂縫距離為15cm~18cm,鉆頭與混凝土墻面成45°角向斜上方和斜下方鉆注漿孔,鉆注漿孔深度要求達24cm~28cm;上下兩邊的注漿孔要求成“梅花”型布置;第五步,安裝注漿注頭:將注漿注頭帶有橡膠的一端插入第四步所鉆注漿孔內采用專用工具將注頭旋轉擰緊;第六步,注漿:根據第三步當裂縫用德國KOSTER?KB?Pur將V型槽進行封堵填平間隔12小時~24小時后開始依次向每個注漿孔注漿;注漿材料為德國KOSTER?KB?Pur,將德國KOSTER?KB?Pur分為KOSTER?KB(A)組分和KOSTER?Pur(B)組分,并按(A):(B)=1:1的配比進行配料;將配好的液料進行充分攪拌,直至液料表面產生少許泡沫時為最佳;然后將拌好的液料倒入注漿機料斗,將注漿機的注漿管接在安裝好的注頭上開始注漿;在注漿過程中當有少許液料或水從臨近注漿孔內流出時即刻停止注入,然后開始下一個注漿孔的注漿;注漿壓力為0.3?MPa?~0.5MPa;第七步,取注頭:注漿完成12h后取出注頭,將注漿孔內漿液清除干凈后用德國KOSTER?KD2將注漿孔封堵密實并抹平。...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濤,董芹,賈棟,崔勇,于皓,孫超,
申請(專利權)人:趙濤,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