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鋼錠澆注模具,特別是一種水模澆鋼裝置;其由型板、方型凹槽、進水管和出水管組成;兩塊型板對稱連接在一起;每塊型板上寬側面上平行間隔設有方型凹槽;每塊型板內部設有空腔;每塊型板一窄側面上端連接有進水管,進水管與空腔連通;每塊型板另一窄側面下端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與空腔連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采用水模澆注不需要沙或者磨沙來制作模形,模具由對稱的兩塊組成,可重復使用,且沒有大小頭,提高了成材率,同時更好的提高了鋼錠的表面質量,并且可以調控澆注時的冷卻水溫度從而確定澆注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鋼錠澆注模具,特別是一種水模澆鋼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現代鋼鐵澆注要求越來越高,特別是異種鋼材的澆注,因此為提高更精密的鋼種澆注成分,要用水模澆注法進行鋼錠的澆注,而目前一般采用的還是沙或者磨沙來制作模形,其重復作用率低,且導致鋼錠表面質量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重復使用的,澆注鋼錠質量高的水模澆鋼裝置。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按如下方式實現的:設計一種水模澆鋼裝置,其由型板、方型凹槽、進水管和出水管組成;兩塊型板對稱連接在一起;每塊型板上寬側面上平行間隔設有方型凹槽;每塊型板內部設有空腔;每塊型板一窄側面上端連接有進水管,進水管與空腔連通;每塊型板另一窄側面下端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與空腔連通。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密封連接,所述進水管與型板連接一端設有外螺紋,型板上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密封連接,所述出水管與型板連接一端設有外螺紋,型板上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一步的,為了保證使用壽命,所述型板采用耐高溫材料制成。進一步的,為了保證水模降溫效果,所述進水管的數量為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中的一種。進一步的,為了保證水模降溫效果,所述出水管的數量為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中的一種。本技術的積極效果:本技術技術方案中,采用水模澆注不需要沙或者磨沙來制作模形,模具由對稱的兩塊組成,可重復使用,且沒有大小頭,提高了成材率,同時更好的提高了鋼錠的表面質量,并且可以調控澆注時的冷卻水溫度從而確定澆注時間。【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型板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型板2方型凹槽3進水管4出水管5空腔。【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如圖所示,本技術所述水模澆鋼裝置,其由型板1、方型凹槽2、進水管3和出水管4組成;兩塊型板1對稱連接在一起;每塊型板1上寬側面上平行間隔設有方型凹槽2 ;每塊型板1內部設有空腔5 ;每塊型板1 一窄側面上端連接有進水管3,進水管3與空腔5連通;每塊型板1另一窄側面下端連接有出水管4,出水管4與空腔5連通。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密封連接,所述進水管3與型板1連接一端設有外螺紋,型板1上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一步的,為了保證密封連接,所述出水管4與型板1連接一端設有外螺紋,型板1上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進一步的,為了保證使用壽命,所述型板1采用耐高溫材料制成。進一步的,為了保證水模降溫效果,所述進水管3的數量為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中的一種。進一步的,為了保證水模降溫效果,所述出水管4的數量為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中的一種。【具體實施方式】:在使用時,先將兩塊型板1對稱連接在一起,將水注入兩塊型板1的進水管3并進入空腔5內,由出水管4流出,構成水循環;將鋼水注入兩塊型板1對接后的方型凹槽2內,進行澆注,另外如有需要,可通過外設有液壓系統進行兩塊型板1的對接部位調整,形成所需的鋼錠形狀,完成澆注。【主權項】1.一種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由型板(1)、方型凹槽(2)、進水管(3)和出水管(4)組成;兩塊型板(1)對稱連接在一起;每塊型板(1)上寬側面上平行間隔設有方型凹槽(2);每塊型板(1)內部設有空腔(5);每塊型板(1) 一窄側面上端連接有進水管(3),進水管(3)與空腔(5)連通;每塊型板(1)另一窄側面下端連接有出水管(4),出水管(4)與空腔(5)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3)與型板(1)連接一端設有外螺紋,型板(1)上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與型板(1)連接一端設有外螺紋,型板(1)上設有與外螺紋相配合的內螺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型板(1)采用耐高溫材料制成。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進水管(3)的數量為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中的一種。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4)的數量為一個、兩個、三個、四個、五個中的一種。【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鋼錠澆注模具,特別是一種水模澆鋼裝置;其由型板、方型凹槽、進水管和出水管組成;兩塊型板對稱連接在一起;每塊型板上寬側面上平行間隔設有方型凹槽;每塊型板內部設有空腔;每塊型板一窄側面上端連接有進水管,進水管與空腔連通;每塊型板另一窄側面下端連接有出水管,出水管與空腔連通;本技術技術方案中,采用水模澆注不需要沙或者磨沙來制作模形,模具由對稱的兩塊組成,可重復使用,且沒有大小頭,提高了成材率,同時更好的提高了鋼錠的表面質量,并且可以調控澆注時的冷卻水溫度從而確定澆注時間。【IPC分類】B22D7/06【公開號】CN204975237【申請號】CN201520568252【專利技術人】邢春, 胡志剛 【申請人】四川省江油市新華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申請日】2015年7月31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模澆鋼裝置,其特征在于:其由型板(1)、方型凹槽(2)、進水管(3)和出水管(4)組成;兩塊型板(1)對稱連接在一起;每塊型板(1)上寬側面上平行間隔設有方型凹槽(2);每塊型板(1)內部設有空腔(5);每塊型板(1)一窄側面上端連接有進水管(3),進水管(3)與空腔(5)連通;每塊型板(1)另一窄側面下端連接有出水管(4),出水管(4)與空腔(5)連通。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邢春,胡志剛,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省江油市新華泰實業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