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包括氧化溝池體,微孔曝氣裝置,生態浮床,泥水分離器,沉淀區。所述的氧化溝由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組成,氧化溝池體中有人工生態浮床,所述的生態浮床用漂浮材料做成載體,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截留水體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所述的微孔曝氣器通過空氣管道與鼓風機連接,在氧化溝池流道上設置推流器。所述的沉淀區與氧化溝合建,沉淀的污泥可自動回流到氧化溝內,節省投資和能耗。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特點就使其成為高效、省地、克服污泥上浮弊端的一體化氧化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污水處理裝置,特別涉及到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
技術介紹
氧化溝技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在世界各地都得到了廣泛的發展和應用。應用情況證明,它是一種工藝簡單,管理方便,投資省,運行費用低,工藝穩定性高的污水處理技術,但從近年來國內污水處理廠的實際情況來看,氧化溝處理技術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如存在污泥沉積,上浮,氧化溝有機負荷低,單一技術脫氮除磷效果較差,不能去除重金屬離子,占地面積大等問題。對于城市生活污水或小流量的工業廢水,一體化氧化溝正彌補了傳統氧化溝存在的缺點,我們提出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使氧化溝盡量減少占地面積,避免污泥上浮,加大氧的傳質總量,提高污水處理效果。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節省占地面積,提高曝氣效率,高效脫氮除磷并與景觀融為一體的氧化溝,具體為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如下具體技術方案: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包括氧化溝池體,微孔曝氣裝置,生態浮床,泥水分離器,沉淀區。所述的氧化溝由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組成,所述氧化溝池體中有人工生態浮床,所述的生態浮床用漂浮材料做成載體,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截留水體中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物。所述的微孔曝氣器通過空氣管道與鼓風機連接,所述的氧化溝池流道上設置有潛水攪拌機。所述的沉淀區與氧化溝合建,沉淀的污泥可自動回流到氧化溝內,節省占地和投資。優選的,所述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內設有導流墻,在導流墻兩側設有潛水攪拌機。優選的,所述缺氧池和好氧池共享直線連接段墻體。優選的,所述微孔曝氣器設置在氧化溝的直道上。優選的,所述生態浮床設有1個種植槽,種植槽內放置填充料以固定水生植物,種植黑麥草、小香蒲草、鳶尾,這是一種原位生態修復技術,利用該技術能削減水體中的重金屬離子和N、P等物質,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優選的,所述的泥水分離裝置包括溝沉淀區13、出水堰14。與現有的技術相比,本技術具有以下突出優點和效果:采用上述結構,在處理城市生活污水和低濃度工業污水時,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可以獨立完成污水處理,整個一體化設備結構緊湊,節省占地面積;采用微孔曝氣,提高曝氣效率;與生態浮床結合,不僅能提高脫氮除磷效果,還能去除重金屬離子,并取得與陸地種植相仿甚至更高的經濟效益,同時還可營造水上景觀,獲得生態效益。【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的平面圖。圖2為泥水分離器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由氧化溝池體,微孔曝氣裝置,生態浮床,泥水分離器,沉淀區組成。所述氧化溝包括厭氧區、缺氧區、好氧區。所述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內設有導流墻7,在導流墻兩側設有潛水攪拌機6,所述氧化溝內均布有多組微孔曝氣器5,所述人工生態浮床位于好氧池水面上,為矩形或是正方形的植物浮床單元,在氧化溝池流道上設置推流器,所述氧化溝池體排水端一測壁上設有泥水分離器10。本技術使用時,污水進入厭氧池2,在沒有溶解氧和硝態氮存在的厭氧條件下,兼性細菌,生物聚磷菌會將其運送細胞內進行同化,釋放磷酸鹽,經厭氧狀態釋放磷酸鹽的聚磷菌在好氧狀態下吸收過量的磷并合成細胞,產生富磷污泥通過剩余污泥排放將磷除去。污水經厭氧池2后進入缺氧池4,反硝化細菌將內回流帶入的硝酸鹽和厭氧區進入可生物降解有機物通過反硝化作用轉化為氮氣逸出,從而達到脫氮和去除C0D的雙重目的。接著廢水進入好氧池3,利用微孔曝氣器5進行曝氣,在好氧段一方面繼續降解有機物,另一方面將氨氮及有機氨氮轉化成的氨氮通過生物硝化作用轉化為硝酸鹽。為確保氧化溝各區段的流速和污水的混合效果,在各池均設有潛水攪拌機6。好氧區水面上設有人工生態浮床9,利用大型水生植物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對氮、磷等元素進行吸收點,并且植物的根系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積,為水體中的微生物提供良好的載體,起到生物膜載體的作用,能夠很好的對懸浮物質進行吸附,而且植物根系還能夠富集水體中的一系列的重金屬元素和有機污染物,達到水質凈化的目的。污水經過生化處理后,流入泥水分離器10進行泥水分離后進入沉淀池沉淀。通過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處理后的污水,不僅完成了脫氮除磷、降解有機物的過程,而且,使重金屬離子能得到有效去除,使污水得到凈化,同時達到了投資省、占地面積小、運行管理方便的效果。【主權項】1.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包括氧化溝池體(1),微孔曝氣器(5),人工生態浮床(9),泥水分離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溝依次由厭氧池(2)、缺氧池(4)、好氧池(3)組成,氧化溝體底部設有防滲層,所述氧化溝內均布有多組微孔曝氣器(5),所述人工生態浮床位于好氧池水面上,為矩形或是正方形的植物浮床單元,所述氧化溝池體排水端一測壁上設有泥水分離器(10)。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其特征在于:所述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內設有導流墻(7),在導流墻兩側設有潛水攪拌機(6)。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孔曝氣器設置在氧化溝的直道。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曝氣器通過空氣管道與鼓風機連接。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人工生態浮床植物浮床單元設有1個種植槽(12),種植槽內放置填充料以固定水生植物,種植黑麥草、小香蒲草、鳶尾。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泥水分離裝置包括溝內沉淀區(13)、出水堰(14)。【專利摘要】本技術的目的是設計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包括氧化溝池體,微孔曝氣裝置,生態浮床,泥水分離器,沉淀區。所述的氧化溝由厭氧池,缺氧池,好氧池組成,氧化溝池體中有人工生態浮床,所述的生態浮床用漂浮材料做成載體,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截留水體中的重金屬和有機物。所述的微孔曝氣器通過空氣管道與鼓風機連接,在氧化溝池流道上設置推流器。所述的沉淀區與氧化溝合建,沉淀的污泥可自動回流到氧化溝內,節省投資和能耗。本技術的特點就使其成為高效、省地、克服污泥上浮弊端的一體化氧化溝。【IPC分類】C02F3/30, C02F3/32【公開號】CN204981334【申請號】CN201520438130【專利技術人】鐘偉堯, 周影, 田啟平 【申請人】浙江水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申請日】2015年6月19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生態型微孔曝氣式一體化氧化溝,包括氧化溝池體(1),微孔曝氣器(5),人工生態浮床(9),泥水分離器(10),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溝依次由厭氧池(2)、缺氧池(4)、好氧池(3)組成,氧化溝體底部設有防滲層,所述氧化溝內均布有多組微孔曝氣器(5),所述人工生態浮床位于好氧池水面上,為矩形或是正方形的植物浮床單元,所述氧化溝池體排水端一測壁上設有泥水分離器(10)。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鐘偉堯,周影,田啟平,
申請(專利權)人:浙江水美環保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