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包括:調整溫度測點位置,減少粉料對熱電阻的磨蝕;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篩除大塊的矸石。本發明專利技術所述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和維護成本高等缺陷,以實現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和維護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泥加工
,具體地,涉及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
技術介紹
2012年以來,關系到整個煤粉制備過程安全的測量煤磨出口煤粉溫度的熱電阻頻繁出現故障,導致煤磨系統安全聯鎖跳停,嚴重影響生產的連續正常運行。我公司二分廠煤磨主電機(A類電氣設備)故障次數較高,經過我們小組調查發現:在整個煤粉安全制備過程中,測量煤磨出口煤粉的溫度至關重要,煤磨出口煤粉的溫度如果超過一定的安全值就會引起自燃繼而引發爆炸。為此在煤磨出口安裝了一根熱電阻來測量煤粉的溫度并在煤磨運行程序上設置了安全聯鎖。正是該熱電阻頻繁的出現故障,才導致煤磨系統安全聯鎖跳停,嚴重影響生產的連續正常運行。熱電阻故障次數統計表為了更好的分析故障,找到造成熱電阻故障的主要原因,我們把造成熱電阻故障的幾個原因進行了統計并畫出了故障排列圖。熱電阻故障統計表:序號項目頻數(次)累計頻數(次)累計百分比(%)1護管磨穿212170.0%2接線松脫52686.7%3延長線斷22893.3%4護管脫落12996.7%5其他130100%護管磨穿故障21次,占所有故障的70%,因此可以確定造成熱電阻故障次數高的主要原因是:熱電阻護管磨穿。在實現本專利技術的過程中,專利技術人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和維護成本高等缺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以實現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和維護成本低的優點。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包括:a、調整溫度測點位置,減少粉料對熱電阻的磨蝕;b、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篩除大塊的矸石。進一步地,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根據現場煤磨煤粉輸送系統的管路進行理論計算確定最佳測點;根據理論值重新開割新的測點,并在新測點安裝調試熱電阻。進一步地,所述步驟b,具體包括:現場試驗確定網篩的網眼大小;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本專利技術各實施例的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由于包括:調整溫度測點位置,減少粉料對熱電阻的磨蝕;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篩除大塊的矸石;從而可以克服現有技術中故障率高、使用壽命短和維護成本高的缺陷,以實現故障率低、使用壽命長和維護成本低的優點。本專利技術的其它特征和優點將在隨后的說明書中闡述,并且,部分地從說明書中變得顯而易見,或者通過實施本專利技術而了解。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中煤磨系統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根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如圖1所示,提供了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制定對策:小組成員在確定要因后,進行了充分的討論,確定了最有效最可行的對策方案。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對策實施:實施一:重新選擇溫度測點位置。1.根據現場煤磨煤粉輸送系統的管路進行理論計算確定最佳測點。經過現場查看我們知道,煤磨磨體為東西走向,入口在東面出口在西面,出口管是水平的,溫度測點處管道是垂直的,兩者間由一段90度的圓弧彎管連接,出磨煤粉在空氣的帶動下在管內沿著圓弧做曲線運動,這時,煤粉會受到離心力的作用,朝著遠離圓弧圓心的方向運動,根據離心力的計算公式:F=mv2/r(m=質量,單位千克v=速度,單位米每秒,r=離心運動半徑,單位米)可知質量越大,受到的離心力越大,就越往遠離圓弧圓心的方向(管內的西面)的管內空間聚集,因此煤粉中的大顆粒物料(主要為矸石)主要沿著管內西面空間通過管道,那么管內東面空間通過的大顆粒物料就應該很少,因此我們確定新的溫度測點應設置在原來測點的正對面即管的東面壁上。2.根據理論值重新開割新的測點,并在新測點安裝調試熱電阻。在停磨檢修的時候,我們請來機械維修的同事幫我們在舊測點對面管壁上用氧氣焊割了一個新的測點,并把舊的測點焊補好。在新的測點上,我們重新安裝新的熱電阻并進行了調試校準。參見圖1。實施效果:安裝調試好熱電阻,在煤磨正常運行一周后我們對新測點的熱電阻護管的磨蝕情況進行了檢查,用耳朵湊近熱電阻基本沒有聽到顆粒物料沖擊熱電阻發出的噼噼啪啪聲,用手握住熱電阻只是偶爾感覺到有顆粒物料沖擊熱電阻,把熱電阻從管內抽出來查看護管只發現護管表面有輕微的磨痕,由此可以判斷新測點位置選擇正確,減少了顆粒物料磨蝕熱電阻,小目標達到了!實施二: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1.現場試驗確定網篩的網眼大小。我們跟請教了工藝的相關技術人員及走訪了一些特別熟悉磨況的老員工,據他們的經驗所知,矸石直徑在100毫米以下的經過煤磨研磨后基本變成細粉末了,只有直徑大于100毫米以上的矸石經過煤磨研磨后還會存在一些未充分磨細的顆粒。據此我們初步把網篩的網眼設計成100*100毫米。2.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確定好篩網網眼的大小后,我們利用停機時間在原煤稱下料口上安裝篩網,我們用15毫米直徑的鋼條焊成網眼為100*100毫米的“井”字形篩網,然后再把篩網焊接在原煤稱下料口上,這樣,大塊的矸石被篩網阻攔就不會進入煤磨了。下圖是我們已經焊接完成的篩網。實施效果:安裝好篩網3天后,我們對篩網的作用效果進行了檢驗,首先我們看到安裝好篩網后,混在原煤中直徑大于100毫米以上的矸石基本被篩網篩出來了。從選粉機粗料出口處的取樣口取樣一些煤粉觀察,發現煤粉均勻細膩,未見含有大顆的矸石顆粒。用按時取樣的方法再次提取5份樣品送總調度相關部門檢驗,結果見下表。由表中數據可見,煤粉矸石顆粒含量符合標準,矸石顆粒含量表: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a、調整溫度測點位置,減少粉料對熱電阻的磨蝕;b、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篩除大塊的矸石。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a、調整溫度測點位置,減少粉料對熱電阻的磨蝕;
b、在原煤稱上加裝網篩,篩除大塊的矸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煤磨出口熱電阻故障次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具體包括:
根據現場煤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彭三蘇,覃立團,嚴國龍,葉明波,余永富,白少軍,鄧慶彪,劉洪國,覃健敏,陳偉才,劉從榮,甘增敏,馬柳翔,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魚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