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醫中藥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及制法。
技術介紹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稱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脹、早飽、噯氣、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經檢查排除引起上述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的一組臨床綜合征。癥狀可持續或反復發作,病程超過一個月或在過去的十二月中累計超過十二周。FD是臨床上最常見的一種功能性胃腸病。消化不良是一種臨床癥候群,由胃動力障礙所引起的疾病,也包括胃蠕動不好的胃輕癱和食道反流病。一般表現為腹脹、易飽、反酸、噯氣,有的患者也有惡心、嘔吐等癥狀。消化不良主要分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和器質性消化不良,多數消化不良為難以找到確切病因的功能性消化不良(>50%)。器質性消化不良有明確病因,如消化性潰瘍、糜爛性胃炎、食管炎及惡性腫瘤等。功能性消化不良指病程在6個月以上,累及消化不良癥狀超過3個月的非潰瘍性消化不良。主要癥狀是上腹部疼痛、上腹部燒灼感、餐后飽脹或早飽,常規檢查未發現能夠解釋癥狀的器質性疾病。目前,臨床上沒有根治的方法,只是以緩解或控制癥狀為治療目標。常用的緩解藥物種類包括:抑酸藥、促動力藥、黏膜保護藥、心理和精神調節藥物等,存在著停藥后易反復發作的不足。中醫認為,功能性消化不良屬中醫的“脘痞”、“胃痛”、“嘈雜”等范疇,其病在胃,涉及肝脾等臟器,宜辨證施治。其發病原因主要是飲食阻滯、濕熱中阻、情志失和、脾胃虛弱,基本病機為中焦氣機不利、脾胃升降失職。 >根據中醫理論,針對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發病機理,進行辯證配伍組方,以健脾和胃、疏肝理氣、消食導滯為治則,以達到標本同治的目的。授權公告號CN?103212020?B(申請號201310085695.3)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中藥原料組成:連翹15g,柴胡12g,蒲公英20g,桂枝12g,黑三棱10g,莪術10g,炒山楂15g,炒陳曲15g,炒麥芽15g,木香15g,香附12g,雞內金10g,萊菔子15g,梔子10g,茯苓15g,厚樸15g,玉竹15g。授權公告號CN?103285359?B(申請號201310242122.7)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藥物,該藥物由有效成份和醫學上可接受的賦形劑組成,其中所述的有效成份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制成:紫蘇20-35%、香附20-25%、文術15-20%、黃連15-20%和干姜15-20%。總之,中醫藥在治療本病方面取得了較好的療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臨床還沒有針對健脾溫中、行氣降逆、消積導滯、瀉熱通便的藥物,對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帶來的痛苦有待提高。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備簡單、服用方便、便于攜帶、易久服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該中藥稠膏具有健脾溫中、行氣降逆、消積導滯、瀉熱通便,疏肝瀉火、燥濕除滿的功效。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一年蓬6-10份,萊菔10-20份,甘薯15-25份,沙棘5-10份,山楂15-25份,香附15-25份,半夏15-23份,猴頭菌18-24份,石斛9-16份,蜂蜜10-20份,枇杷葉8-20份,藿香12-20份。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優選的方案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一年蓬7-9份,萊菔13-18份,甘薯18-23份,沙棘6-8份,山楂18-23份,香附18-23份,半夏18-20份,猴頭菌19-21份,石斛12-14份,蜂蜜13-18份,枇杷葉14-16份,藿香14-18份。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更佳優選的方案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一年蓬8份,萊菔15份,甘薯20份,沙棘7份,山楂20份,香附20份,半夏19份,猴頭菌20份,石斛13份,蜂蜜15份,枇杷葉15份,藿香16份。根據前面所述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的制備方法,步驟如下:(1)將萊菔、甘薯洗凈去皮切成山楂大小般的塊與去核的山楂混勻,一同置于適宜容器內,隔水加熱20-40分鐘,取出放涼,用搟面杖搗成糊狀物待用;(2)將一年蓬、沙棘、香附、半夏和石斛用30-40℃的溫水洗凈,置于通風處,待水分瀝干后,紫外殺菌3-7分鐘,置于非鐵質容器中,加30-50℃的白酒密封靜置20-30小時,過濾,濾渣置于燒熱的鐵板上,攤勻后小火烘制6-10分鐘(優選8分鐘),放涼,研磨成細末,過120-160目篩(過140目篩);(3)先將枇杷葉置于溫水中浸泡30-40分鐘(優選浸泡35分鐘),在加入猴頭菌和藿香,于無煙的爐火上微火慢煎20-40分鐘后,大火煎煮10-18分鐘,過濾,濾去濾渣,濾液回爐再次微火煎煮;(4)將步驟(1)所得糊狀物與步驟(2)所得細末一同加入步驟(3)微火煎煮的濾液中,一邊煎煮一邊用木棍攪拌,待攪拌均勻后,加入蜂蜜,在次攪拌至蜂蜜完全融化,蓋上蓋子,停火,待涼至室溫時,裝瓶即得中藥稠膏。前面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是:步驟(1)隔水加熱25-35分鐘(優選的,隔水加熱30分鐘)。前面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是:步驟(2)待水分瀝干后,紫外殺菌4-6分鐘(優選的,待水分瀝干后,紫外殺菌5分鐘)。前面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是:步驟(2)加35-45℃的白酒密封靜置23-28小時(優選的,加40℃的白酒密封靜置25小時)。前面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是:步驟(2)白酒的用量是一年蓬、沙棘、香附、半夏和石斛用量的2-4倍(優選的,白酒的用量是一年蓬、沙棘、香附、半夏和石斛用量的2.5-3.5倍,更佳優選的,白酒的用量是一年蓬、沙棘、香附、半夏和石斛用量的3倍)。前面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是:步驟(3)于無煙的爐火上微火慢煎25-35分鐘后(優選的,于無煙的爐火上微火慢煎30分鐘后)。前面所述的制備方法,優選的方案是:步驟(3)大火煎煮12-16分鐘(優選的,大火煎煮14分鐘)。使用方法:為使本專利技術達到最佳治療效果,制備而成的中藥稠膏,每次取10-15克,置于干凈的碗中,溫開水沖開于早晚餐后半小時服用,5天為一個療程。本專利技術所用主要中藥原料的藥理如下:一年蓬:基原:為菊科飛蓬屬植物一年蓬的全草。成分:全草含焦邁康酸。花含黃銅類成分:槲皮素,芹菜素-7-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等。藥性:甘、苦,涼。功用主治:解毒,止血,消食,截瘧。主治淋巴結炎,牙齦炎,毒蛇咬傷,血尿,消化不良,腸胃炎,瘧疾。<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一年蓬6?10份,萊菔10?20份,甘薯15?25份,沙棘5?10份,山楂15?25份,香附15?25份,半夏15?23份,猴頭菌18?24份,石斛9?16份,蜂蜜10?20份,枇杷葉8?20份,藿香12?2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量配比的主要原料
制備而成:一年蓬6-10份,萊菔10-20份,甘薯15-25份,沙棘5-10份,山楂15-25份,
香附15-25份,半夏15-23份,猴頭菌18-24份,石斛9-16份,蜂蜜10-20份,枇杷葉
8-20份,藿香12-2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
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一年蓬7-9份,萊菔13-18份,甘薯18-23份,沙棘6-8份,
山楂18-23份,香附18-23份,半夏18-20份,猴頭菌19-21份,石斛12-14份,蜂蜜13-18
份,枇杷葉14-16份,藿香14-18份。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其特征在于,由下述重
量配比的主要原料制備而成:一年蓬8份,萊菔15份,甘薯20份,沙棘7份,山楂20
份,香附20份,半夏19份,猴頭菌20份,石斛13份,蜂蜜15份,枇杷葉15份,藿香
16份。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治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藥稠膏的制備方法,其
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1)將萊菔、甘薯洗凈去皮切成山楂大小般的塊與去核的山楂混勻,一同置于適宜
容器內,隔水加熱20-40分鐘,取出放涼,用搟面杖搗成糊狀物待用;
(2)將一年蓬、沙棘、香附、半夏和石斛用30-40℃的溫水洗凈,置于通風處,待水
分瀝干后,紫外殺菌3-7分鐘,置于非鐵質容器中,加30-50℃的白酒密封靜置20-30小
時,過濾,濾渣置于燒熱的鐵板上,攤勻后小火烘制6-10分鐘(優選8分鐘),放涼,研
磨成...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