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大魚鰍串、地紅子根、黃柏、黃芩、知母、生地等,本發明專利技術能治療風濕痹。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中藥
,具體涉及一種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介紹
風濕痹由于風寒濕熱等外邪入侵,閉阻經絡關節,氣血運行不暢,以全身關節呈游走性紅、腫、重著、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常指風濕性關節炎。目前缺少有效的治療藥物。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目的: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及制備方法和應用。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通過如下的方案實現的:一種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大魚鰍串15份、地紅子根10份、黃柏6份、黃芩10份、知母6份、生地12份、牛膝10份、連翹10份、蟬衣10份、山豆根5份、南沙參12份、麥冬15份、丹皮10份、丹參10份、玄參10份、鹿角霜10份、當歸12份、葛根10份、菟絲子10份。所述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在制備治療風濕痹的藥物中的應用。本專利技術中鹿角霜為鹿角去膠質的角塊(熬制鹿角膠剩下的骨渣)。春、秋二季生產,將骨化角熬去膠質,取出角塊,干燥,大魚鰍串為菊科秋分草屬植物秋分草Rhynchospermun;verticillatum?Reinw.,以全草入藥,地紅子根為薔薇科植物小葉平枝灰栒子的根。其余藥物均符合藥典標準或記載在中藥大辭典中。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風濕痹。具體實施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形式,對本專利技術的上述內容再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應將此理解為本專利技術上述主題的范圍僅限于以下的實例,凡基于本專利技術上述內容所實現的技術均屬于本專利技術的范圍。1.制備實施例1.1稱取大魚鰍串15g、地紅子根10g、黃柏6g、黃芩10g、知母6g、生地12g、牛膝10g、連翹10g、蟬衣10g、山豆根5g、南沙參12g、麥冬15g、丹皮10g、丹參10g、玄參10g、鹿角霜10g、當歸12g、葛根10g、菟絲子10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裝入膠囊殼,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膠囊劑。用于治療風濕痹??诜?,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1.2稱取大魚鰍串15g、地紅子根10g、黃柏6g、黃芩10g、知母6g、生地12g、牛膝10g、連翹10g、蟬衣10g、山豆根5g、南沙參12g、麥冬15g、丹皮10g、丹參10g、玄參10g、鹿角霜10g、當歸12g、葛根10g、菟絲子10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加淀粉,按常規工藝制粒,即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顆粒劑。用于治療風濕痹。口服,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1.3稱取大魚鰍串15g、地紅子根10g、黃柏6g、黃芩10g、知母6g、生地12g、牛膝10g、連翹10g、蟬衣10g、山豆根5g、南沙參12g、麥冬15g、丹皮10g、丹參10g、玄參10g、鹿角霜10g、當歸12g、葛根10g、菟絲子10g,加10倍量水,煎煮2小時,過濾;濾渣加8倍量水,煎煮1小時,過濾;合并濾液,濃縮,干燥,加淀粉,按常規工藝制粒,壓片,即可制得符合正常成人1天用量的片劑。用于治療風濕痹??诜?,每日分早晚兩次服用。2.本專利技術對風濕痹的臨床研究2.1一般資料:專利技術人2012年5月-2013年12月間共收集50例風濕痹的門診患者,年齡45-66歲,病程1-4月。隨機分為:治療組30例,空白組20例。兩組年齡、病情等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2.2診斷標準:2.2.1以四肢大關節走竄疼痛為主,伴重著、酸楚、麻木、關節屈伸不利。多有惡寒、發熱等癥。2.2.2病前多有咽痛乳蛾史,或涉水淋雨、久居濕地史。2.2.3部分患者可有低熱,四肢環形紅斑,或結節性紅斑。??尚呐K受累。2.2.4血沉增快,抗鏈球菌素“O”大于500單位。2.2.5證候分類2.2.5.1行痹(風邪偏勝):肢體關節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熱等。舌苔薄白,脈浮。2.2.5.2痛痹(寒邪偏勝):肢體關節疼痛較劇,遇寒加重,得熱痛減,晝輕夜重,關節不能屈伸,痛處不紅,觸之不熱。苔白滑,脈弦緊。2.2.5.3著痹(濕邪偏勝):肢體關節重著酸痛,痛處固定,下肢為甚,或有腫脹,肌膚麻木,天氣陰雨加重。舌苔白膩,脈濡緩。2.2.5.4熱痹(熱邪偏勝):起病急驟,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灼熱,痛不可觸,屈伸不利,得冷稍舒。多有發熱惡風,多汗,心煩口渴。舌紅苔黃,脈滑數。2.2.5.5虛痹(氣血兩虛):病程日久,反復不愈,關節疼痛,時輕時重。面黃無華,心悸自汗,頭暈乏力。舌質淡,苔薄白,脈濡。2.3試驗方法2.3.1治療組口服本專利技術按照具體實施例1.1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2.3.2空白組口服安慰劑膠囊,早晚各一次。療程15天。2.4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2.4.1療效標準痊愈:癥狀消失,關節活動正常,實驗室檢查正常。好轉:癥狀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有改善。無效: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無進步。2.4.2治療統計結果見表1。表1兩組療效比較組別n痊愈好轉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301611390空白組20041620可見,本專利技術制得的藥物能夠安全有效治療風濕痹。2.5典型病例張某,男,50歲,四肢大關節走竄疼痛為主,伴重著、酸楚、麻木、關節屈伸不利。多有惡寒、發熱等癥,血沉增快,抗鏈球菌素“O”為700單位,肢體關節肌肉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或見惡風發熱等。舌苔薄白,脈浮,診斷為行痹,服用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1制得的膠囊,早晚各一次,15天后,癥狀消失,關節活動正常,實驗室檢查正常。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頭花豬屎豆15份、四葉葎12份、黃芪25份、黨參10份、當歸6份、白芷10份、麥冬6份、山藥12份、王不留行10份、通草10份、穿山甲6份、香附12份、桔梗10份、柴胡10份、瓜蔞12份、丹參10份、山楂10份、甘草5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治療風濕痹的中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它由如下重量份數的原料制備得到:頭
花豬屎豆15份、四葉葎12份、黃芪25份、黨參10份、當歸6份、白芷10份、麥冬6份、
山藥12份、王不留行10...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愛華,
申請(專利權)人:陳愛華,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