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過濾器領域,尤其涉及消聲過濾器及具有該消聲過濾器的凈化器。消聲過濾器安裝于凈化器的排氣端,渾濁氣體經過凈化器內水霧降塵和/或渦旋除塵分離出潔凈氣體,潔凈氣體由進氣口進入氣流通道并由出氣口排出。氣流通道的寬度在氣流方向上逐漸變寬,使氣流氣壓緩慢變化,消除氣體膨脹過程中的噪音,氣流速度會降低,有利于塵埃和液滴吸附在過濾網上。氣流通道內設有過濾網,過濾網可反射和吸收噪音,噪音碰到過濾網時,部分被反射,部分被吸收。過濾網可過濾粉塵,實現PM2.5微粒清除。在水霧降塵時,部分水霧粘附在過濾網上形成水膜,再次吸附塵埃,對粉塵的過濾效果會更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過濾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消聲過濾器及具有該消聲過濾器的凈化器。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的凈化器內部和出口處會產生噪音,給用戶造成影響。凈化器內部的噪音包括:電機和風輪在轉動過程中帶來噪音、凈化器內的氣流與凈化器結構件相互摩擦產生振動噪音、由于氣壓壓力變化引起凈化器結構件產生振動噪音。凈化器出口處的噪音是由于氣流急速變化引起的,特別是渦旋式凈化器,氣流在出口處從高速急速變化為低速,會產生很大的噪音。為了實現加濕功能,凈化器通常會采用霧化加濕結構,霧化加濕結構還能實現水霧降塵。在水霧降塵加濕的過程中,該凈化器除塵效果欠佳,會有部分粉塵隨著水霧飄出凈化器出口。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消聲過濾器,旨在解決現有凈化器產生的噪音大及除塵效果欠佳的技術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消聲過濾器,用于安裝于凈化器的排氣端,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一供氣流流過的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進氣口與出氣口,于所述進氣口至所述出氣口的方向所述氣流通道的寬度逐漸變寬,所述出氣口的截面積大于所述進氣口的截面積;所述氣流通道內還設置有至少一用于過濾粉塵及反射或吸收噪音的過濾網。進一步地,所有所述過濾網沿所述進氣口至所述出氣口的方向分布在所述氣流通道內。進一步地,所述氣流通道呈喇叭狀,所述進氣口與所述出氣口均呈圓形,沿所述氣流通道的軸向所述進氣口的投影位于所述出氣口的投影內。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網呈片狀,所述過濾網沿垂直于所述氣流通道的長度方向布置。進一步地,所述過濾網的外緣連接在所述氣流通道的內壁上。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外壁與所述排氣端的內壁相適配,所述殼體嵌裝于所述排氣端內。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外壁與所述排氣端的內壁均呈喇叭狀。進一步地,所述殼體的所述進氣口處朝遠離所述出氣口的方向延伸形成有用于將所述殼體限位在所述凈化器的所述排氣端處的定位緣。本技術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凈化器,包括風機、具有入口端與出口端的霧化器、與所述霧化器的出口端相連通且供由所述風機引入的渾濁氣體及由所述霧化器產生的水霧混合形成混合物的氣體水霧混合室及與所述氣體水霧混合室相連通的渦旋除塵筒體,所述渦旋除塵筒體上設置有供由所述混合物分離出的潔凈氣體排出的排氣端,所述凈化器還包括消聲過濾器,所述消聲過濾器安裝于所述排氣端。進一步地,所述渦旋除塵筒體具有呈喇叭狀的內壁,所述渦旋除塵筒體具有相對設置的大端與小端,所述渦旋除塵筒體與所述氣體水霧混合室的連通處位于所述大端處,所述排氣端靠近于所述小端設置。本技術相對于現有技術的技術效果是:消聲過濾器安裝于凈化器的排氣端,渾濁氣體經過凈化器內水霧降塵和/或渦旋除塵分離出潔凈氣體,潔凈氣體由進氣口進入氣流通道并由出氣口排出。氣流通道的寬度在氣流方向上逐漸變寬,出氣口的截面積大于進氣口的截面積,使氣流的氣壓緩慢變化,消除氣體膨脹過程中的噪音,而且氣流速度會降低,有利于塵埃和液滴吸附在過濾網上。氣流通道內設置有過濾網,過濾網可以反射和吸收噪音,噪音碰到過濾網時,有一部分會被過濾網反射,有一部分會被濾網吸收。過濾網可以過濾粉塵,實現PM2.5微粒的清除。特別是在水霧降塵時,一部分水霧粘附在過濾網上形成水膜,再次吸附塵埃,對粉塵的過濾效果會更好。【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消聲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氣流流動方向;圖2是圖1的消聲過濾器的結構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聲音傳播方向;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凈化器的裝配示意圖,圖中箭頭表示氣流流動方向;圖4是圖3的凈化器的分解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請參閱圖1至圖3,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消聲過濾器100,用于安裝于凈化器的排氣端260,包括殼體110,殼體110具有一供氣流流過的氣流通道111,氣流通道111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進氣口 111a與出氣口 111b,于進氣口 111a至出氣口 111b的方向氣流通道111的寬度逐漸變寬,出氣口 111b的截面積大于進氣口 111a的截面積;氣流通道111內還設置有至少一用于過濾粉塵及反射或吸收噪音的過濾網120。消聲過濾器100安裝于凈化器的排氣端260,渾濁氣體經過凈化器內水霧降塵和/或渦旋除塵分離出潔凈氣體,潔凈氣體由進氣口 111a進入氣流通道111并由出氣口 111b排出。氣流通道111的寬度在氣流方向上逐漸變寬,出氣口 111b的截面積大于進氣口 111a的截面積,使氣流的氣壓緩慢變化,消除氣體膨脹過程中的噪音,而且氣流速度會降低,有利于塵埃和液滴吸附在過濾網120上。氣流通道111內設置有過濾網120,過濾網120可以反射和吸收噪音,噪音碰到過濾網120時,有一部分會被過濾網120反射,有一部分會被濾網吸收。過濾網120可以過濾粉塵,實現PM2.5微粒的清除。特別是在水霧降塵時,一部分水霧粘附在過濾網120上形成水膜,再次吸附塵埃,對粉塵的過濾效果會更好。進一步地,所有過濾網120沿進氣口 111a至出氣口 111b的方向分布在氣流通道111內。該配置結構緊湊,容易安裝過濾網120,消聲降噪效果好。當過濾網120的數量至少為二時,噪音會在相鄰過濾網120間,反復折射與吸收,過濾網120的數量越多,消音效果越好。過濾網120的數量越多,對粉塵的過濾效果越好。具體地,過濾網120的疏密程度與數量可以根據凈化效果、消聲效果、結構、成本等因素進行確定。進一步地,氣流通道111呈喇叭狀,進氣口 111a與出氣口 111b均呈圓形,沿氣流通道111的軸向進氣口 111a的投影位于出氣口 111b的投影內。該結構容易加工,消聲降噪效果好,而且氣流速度會降低,有利于塵埃和液滴吸附在過濾網120上。進一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消聲過濾器,用于安裝于凈化器的排氣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一供氣流流過的氣流通道,所述氣流通道的相對兩端分別形成有進氣口與出氣口,于所述進氣口至所述出氣口的方向所述氣流通道的寬度逐漸變寬,所述出氣口的截面積大于所述進氣口的截面積;所述氣流通道內還設置有至少一用于過濾粉塵及反射或吸收噪音的過濾網。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秉樵,
申請(專利權)人:廣東美的制冷設備有限公司,美的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