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出一種開關控制發光螺絲刀,解決了現有技術中黑暗環境下工作不方便或存在潛在危險等的問題。一種發光螺絲刀,包括手柄以及設于該手柄頂端的螺絲刀頭,所述手柄為一中空的殼體,還包括一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包括開關、燈組、以及設于所述手柄內的電池,所述燈組環繞著所述螺絲刀頭設于所述手柄的頂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螺絲刀,克服了因視線不清而給操作帶來的不便,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具有很大的實用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螺絲刀領域,特別是指一種開關控制發光螺絲刀。
技術介紹
螺絲刀是一種以旋轉方式將螺絲固定或取出的工具,主要有一字(負號)和十字(正號)兩種,將螺絲刀擁有特化形狀的端頭對準螺絲的頂部凹坑,固定,然后開始旋轉手柄即可將螺絲擰緊。螺絲刀廣泛應用于工業、建筑等行業,但當人們在黑夜作業,或是背光環境時,往往很難看清螺絲的位置,導致作業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人們常常需要騰出一只手拿電筒來照明,進行單手作業,在高處時由于再無第三只手抓緊樓梯而顯得尤為危險。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開關控制發光螺絲刀,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作業不方便或存在潛在危險等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種開關控制發光螺絲刀,包括手柄以及設于該手柄頂端的螺絲刀頭,所述手柄為一中空的殼體,包括一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包括開關、燈組、以及設于所述手柄內的電池,所述燈組環繞著所述螺絲刀頭設于所述手柄的頂部,所述燈組周圍圍設有一聚光罩,所述燈組與開關連接,所述開關與所述電池連接,打開開關燈組點亮;進一步地,所述燈組周圍圍設有一聚光罩。進一步地,所述手柄上還設有一掛鉤。進一步地,所述掛鉤上設有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與所述開關或控制模塊連接。根據以上對本專利技術的描述可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有如下優點:1、由于所述手柄上設有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包括開關、燈組以及設于所述手柄內的電池,所述燈組環繞著所述螺絲刀頭設于所述手柄的頂部,在需要燈光照明時,打開手動開關,所述燈組亮起直接用來照明,克服了因視線不清而給操作帶來的不便,同時電磁鐵給螺絲刀頭充磁,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2、開關也可以為光敏電阻,當手握住手柄,覆蓋住光敏電阻開關時,所述燈組亮起,即可實現照明。3、為了避免夜晚時燈組因周圍光線變暗自動亮起,在所述手柄上設有一壓力傳感器,一控制模塊設于所示殼體內分別與所述壓力傳感器和光敏電阻連接,當控制模塊同時收到壓力傳感器和光敏電阻傳來的信號,控制燈組亮起,當僅收到其中一組信號時,燈組不殼,可有效地節省電池的電量,提尚使用壽命。4、由于所述掛鉤上設有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當將螺絲刀掛起時,即螺絲刀不在使用狀態,第二壓力傳感器將感應到的數值傳送給控制模塊,使控制模塊控制燈組不亮。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處于工作狀態時,也就是說螺絲刀掛起時,開關將失去作用。本專利技術結構設計巧妙,極具功能性,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大大提高了人們使用的便捷性,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剖視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圖1、圖2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開關控制發光螺絲刀,包括手柄1以及設于該手柄頂端的螺絲刀頭2,還包括一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包括開關3、燈組4、以及設于所述手柄內的電池5,所述燈組4環繞著所述螺絲刀頭2設于所述手柄1的頂部,所述開關3為光敏電阻。光敏電阻是利用半導體的光電效應制成的一種電阻值隨入射光的強弱而改變的電阻器;入射光強,電阻減小,入射光弱,電阻增大。當手握住手柄1,覆蓋住光敏電阻時,所述燈組4亮起,即可實現照明。為了避免夜晚時燈組4因周圍光線變暗自動亮起,在所述手柄上設有第一壓力傳感器(未圖示),一控制模塊(未圖示)設于所示殼體內分別與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光敏電阻連接,當控制模塊同時收到第一壓力傳感器和光敏電阻傳來的信號,控制燈組亮起,當僅收到其中一組信號時,燈組不亮,可有效地節省電池的電量,提高使用壽命。 所述燈組4周圍圍設有一聚光罩6,可使燈組4的光線匯聚在一條線上,使照明的地方更加清晰,克服了因視線不清而給操作帶來的不便,大大地方便了人們的生活。所述手柄上還設有一掛鉤7,當人們不使用時,可將螺絲刀掛起,節省了空間。所述掛鉤7上設有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未圖示)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當將螺絲刀掛起時,即螺絲刀不在使用狀態,第二壓力傳感器將感應到的數值傳送給控制模塊,使控制模塊控制燈組不亮。為了避免螺絲刀頭2磁性消減,可在所述螺絲刀頭2內設有電磁鐵8,所述電磁鐵8與開關連接,所述開關與所述電池5連接,打開開關可同時對螺絲刀頭2進行充磁,增加了螺絲刀的使用壽命。為了避免螺絲刀頭2磁性消減,可在所述螺絲刀頭2內設有電磁鐵8,所述電磁鐵8、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所述電池5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當第一壓力傳感器接收到人手的握力信號時,控制模塊導通電池的電能到電磁鐵實現對螺絲刀頭2進行充磁,增加了螺絲刀的使用壽命。所述充磁時間在1~5秒之間內關閉。為了避免螺絲刀頭2磁性消減,可在所述螺絲刀頭2內設有電磁鐵8,所述電磁鐵8、所述第一壓力傳感器、所述光敏電阻、所述電池5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當第一壓力傳感器接收到人手的握力信號和光敏電阻接收的亮度在規定值時,也就是燈組4亮起時,控制模塊同步導通電池的電能到電磁鐵實現對螺絲刀頭2進行充磁,增加了螺絲刀的使用壽命。所述充磁時間在1~5秒之間內關閉。為了避免螺絲刀頭2磁性消減,可在所述螺絲刀頭2內設有電磁鐵8,所述電磁鐵8、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電池5與所述控制模塊連接,當第二壓力傳感器接收到螺絲刀掛起時的信號,控制模塊導通電池的電能到電磁鐵實現對螺絲刀頭2進行充磁,增加了螺絲刀的使用壽命。所述充磁時間在1~5秒之間內關閉。所述電磁鐵8由實心鐵和銅線組成,所述銅線為0.1_的漆包線,將漆包線纏繞在鐵芯上并浸漆抽真空后烘干,將電磁鐵安裝于螺絲刀頭內的空芯。銅線通電后,鐵芯產生的磁性傳遞給螺絲刀。所述實心鐵的外徑與螺絲刀的空芯內徑一致。所述電磁鐵8由銅線和螺絲刀組成,所述銅線為0.1mm的漆包線,所述螺絲刀靠近螺絲刀頭位置有一凹槽(未圖示),所述凹槽用于纏繞漆包線,纏繞后漆包線所形成的電磁外徑與螺絲刀的直徑一致或略小。銅線通電后,直接借助螺絲刀產生磁性,特別對于粗大螺絲刀更為適合。所述電磁鐵8由實心鐵和銅箔組成,所述銅箔貼合在鐵芯上并浸漆抽真空后烘干,將電磁鐵安裝于螺絲刀頭內的空芯。銅箔通電后,鐵芯產生的磁性傳遞給螺絲刀。所述實心鐵的外徑與螺絲刀的空芯內徑一致。所述電磁鐵8由銅箔和螺絲刀組成,所述螺絲刀靠近螺絲刀頭位置有一凹槽(未圖示),所述凹槽用于貼合銅箔。銅箔通電后,直接借助螺絲刀產生磁性,特別對于細長螺絲刀用于吸附發動機上或部件深處殘留的鐵銷或小螺絲非常實用,只需在電池5與銅箔之間增加一個開關即可控制。所述電磁鐵8由空心鐵和銅箔組成,所述銅箔貼合在空心鐵上并浸漆抽真空后烘干,將電磁鐵套裝于螺絲刀靠近螺絲刀頭的位置(未圖示)。銅箔通電后,鐵芯產生的磁性傳遞給螺絲刀頭。所述電磁鐵8由空心鐵和銅線組成,所述銅線纏繞在空心鐵上并浸漆抽真空后烘干,將電磁鐵套裝于螺絲刀靠近螺絲刀頭的位置(未圖示)。銅線通電后,鐵芯產生的磁性傳遞給螺絲刀頭。所述空心鐵的內徑與螺絲刀的外徑一致。本專利技術不僅可以廣泛運用于家庭日常維修當中,也可廣泛運用于汽修、工業、建筑等行業,擁有很大的消費群體,具有很大的市場前景。【主權項】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開關控制發光螺絲刀,包括手柄以及設于該手柄頂端的螺絲刀頭,所述手柄為一中空的殼體,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發光裝置,所述發光裝置包括開關、燈組、以及設于所述手柄內的電池,所述燈組環繞著所述螺絲刀頭(2)設于所述手柄的頂部,所述燈組周圍圍設有一聚光罩,所述燈組與開關連接,所述開關與所述電池(5)連接;所述手柄上還設有一掛鉤(7),掛鉤上設有第二壓力傳感器,所述第二壓力傳感器與所述開關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莊森彬,
申請(專利權)人:南安市森一電子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