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公開一種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其中,背光模組包括導光元件、光源以及背板。導光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入光面及一個出光面。光源鄰設于入光面,并可發出光線由入光面入射至導光元件,且由出光面射出。背板承載導光元件及光源,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及第三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夾設于第一結構層與第三結構層之間,且第二結構層中形成多個孔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特別涉及一種具有能兼顧強度并減輕重量背板的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
技術介紹
由于液晶顯示面板的顯示介質本身不會發光,為了達到顯示效果,必須提供光線輝度足夠且分布均勻的面光源(即背光模組)給液晶顯示面板,以顯示所需畫面。在公知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組裝中,一般是利用背板來承載背光模組與顯示面板等元件;為了提供元件較佳的保護性,背板一般選用強度較佳的金屬或合金等材料,以避免碰撞、電磁波、電擊或水氣等現象損毀背光模組或顯示面板。然而,使用金屬或合金的背板,使得顯示裝置的整體材料成本較高,而且有重量較重的缺點。因此,如何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可具有重量較輕及成本較低的優點,一直是業界的重要課題之一。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上述課題,本技術的目的為提供一種具有重量較輕及成本較低優點的背光模組及顯示裝置。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包括導光元件、光源以及背板。導光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入光面及一個出光面。光源鄰設于入光面,并可發出光線由入光面入射至導光元件,且由出光面射出。背板承載導光元件及光源,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及第三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夾設于第一結構層與第三結構層之間,且第二結構層中形成多個孔洞。在一個實施例中,導光元件為導光板或擴散板。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結構層與第三結構層為平板狀,且這些孔洞為多邊形。在一個實施例中,上述多邊形可為三邊形、四邊形、五邊形或六邊形。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二結構層為波浪狀,且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與第三結構層形成瓦楞結構。 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結構層面向導光元件的表面為光反射面。在一個實施例中,背光模組進一步包括反射元件,其設置于第一結構層與導光元件之間。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或第三結構層的材料包含高分子材料、碳纖維、紙或金屬。在一個實施例中,光源可為發光二極管、有機發光二極管、冷陰極焚光燈管、熱陰極熒光燈管、場發射熒光燈管或外部電極熒光燈管。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進一步提供一種顯示裝置,包括以上所述任一背光模組以及顯示面板,其中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相對而設,用以接收來自于背光模組的入射光。承上所述,在依據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中,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及第三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夾設于第一結構層與第三結構層之間,且第二結構層中形成多個孔洞。由此,相比公知技術使用金屬或合金的背板而言,本技術的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是通過第二結構層夾設于第一結構層與第三結構層之間,且第二結構層中形成多個孔洞的背板來承載顯示面板、導光元件及光源,由此避免碰撞或電磁波或電擊或水氣等現象損毀背光模組或顯示面板。因此,不僅可使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的整體重量較輕,進一步使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具有材料成本較低的優點,且同時兼顧了背光模組的背板所需的強度?!靖綀D說明】圖1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的示意圖。圖2至圖5分別為本技術不同實施方式的顯示裝置的示意圖?!揪唧w實施方式】以下將參照相關附圖,說明依據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背光模組與顯示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請參照圖1所示,其為本技術優選實施例的一種顯示裝置I的示意圖。在圖標中顯示了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Z實質上是兩兩相互垂直。其中,第一方向X可例如為由圖1的左側朝右側水平延伸的方向,第三方向Z可例如為由圖1的下方朝上方垂直延伸的方向,而第二方向Y可例如為同時垂直第一方向X與第三方向Z的另一方向,也即垂直進入圖1的圖面的方向。本實施例的顯示裝置I包括顯示面板11以及背光模組2,其中背光模組2與顯示面板11相對而設,顯示面板11可接收來自于背光模組2的入射光線,以顯示影像。另外,在本實施例中進一步設置有膠框12,膠框12鄰設于顯示面板11與背光模組2,并具有承載面121。于此,顯示面板11設置于承載面121上,以通過膠框12來承載顯示面板11而與背光模組2相對而設。顯示面板11包括第一基板111、第二基板112及顯示介質層(圖未顯示)。顯示介質層夾設于第一基板111與第二基板112之間,并可為液晶層。其中,第一基板111及第二基板112可為透光材質所制成,并例如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塑料基板或其組合,但并不受上述材質的限制。本實施例中,第一基板111是以薄膜晶體管基板,而第二基板112是以彩色濾光基板為例。但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彩色濾光基板上的黑色矩陣層(BlackMatrix)及濾光層(Color Filter)也可分別設置于薄膜晶體管基板上,使得第一基板111成為 BOA (Black Matrix on Array)基板,或成為 COA (Color Filter on Array)基板,并不限定。顯不面板11進一步可包含二偏光板113、114,偏光板113(下偏光板)設置于第一基板111遠離第二基板112的一側,而偏光板114 (上偏光板)設置于第二基板112遠離第一基板111的一側。于此,偏光板113貼合于第一基板111的下側表面,而偏光板114貼合于第二基板112的上側表面。借助兩片偏光軸實質上相差90度的偏光板113、114,即可實現遮蔽背光源的功能,再利用控制電場的強弱可調整顯示介質層產生偏轉程度,進而調變光線的特性,實現讓顯示面板11顯示影像的目的。背光模組2包含導光元件21、光源23及背板29。另外,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2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光學膜片。導光元件21是以透光材料制成,并具有至少一個入光面I及一個出光面O。本實施例的背光模組2是側光式背光模組,故導光元件21為導光板,且入光面I鄰接于出光面O。其中,導光板(導光元件21)的剖面形狀可例如為矩形或楔形。于此,以矩形的導光元件21,并往第一方向X延伸為例。另外,導光板(導光元件21)材料例如可為聚甲基丙稀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 PMMA)、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 PC)、聚苯乙稀(Polystyrene, PS)或玻璃,并不加以限制。在不同的實施例中,若背光模組為直下式背光模組時,則導光元件即為擴散板,且入光面與出光面為相對的兩表面。在背光模組2中,導光元件21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導來自于光源的光線的方向,并借助光線在導光元件21內部的反射、折射及散射等作用,同時搭配設置在導光元件21內部或表面的微結構,使光線由導光元件21的出光面O射出,進而形成顯示面板11所需的均勻面光源。在本技術中,背光模組2并不限定為側光式或直下式背光模組。另外,膠框12除了承載面121之外,進一步包含設置面122。本實施例的設置面122是位于膠框12的側面,且光源23設置于設置面122,使光源23鄰設于導光元件21的入光面I,并可發出光線由導光元件21的入光面I入射至導光元件21,且由其出光面O射出。其中,光源23具有至少一個發光元件231及一個基板232。基板232可為軟性基板、硬性基板或軟硬結合板,并可通過例如黏著層(圖未顯示)貼合于設置面122上。另外,發光元件231設置于基板232上,并與入光面I相對而設,且兩者可接觸或不接觸。本實施例的發光元件231為發光二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背光模組,其特征在于包括:導光元件,具有至少一個入光面及一個出光面;光源,鄰設于所述入光面,并可發出光線由所述入光面入射至所述導光元件,且由所述出光面射出;以及背板,承載所述導光元件及所述光源,所述背板至少包含第一結構層、第二結構層及第三結構層,所述第二結構層夾設于所述第一結構層與所述第三結構層之間,且所述第二結構層中形成多個孔洞。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朝淯,張曉陽,張佑毓,陸永祥,
申請(專利權)人:奇菱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中國臺灣;7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