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美術繪畫顏料調配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腔和水腔,顏料腔和水腔的底部均與混合腔導通連接,混合腔的中部設有轉軸,轉軸上設有攪拌器,轉軸的底端通過聯軸器與位于混合腔底部的電機連接,電機位于電機腔內,電機腔的外側為冷卻液腔,混合腔的右側底部導通連接有顏料接斗,顏料接斗的底部連接有顏料管。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結構緊湊,攜帶方便,可以對美術繪畫用顏料進行定量配比,易于控制,顏料配置效果和質量得到提升,有助于繪畫人員提升作畫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美術工具
,具體是一種美術繪畫顏料調配裝置。
技術介紹
美術是藝術門類之一,用一定的物質材料,如顏色、紙張、畫布、泥土、石頭、木料、金屬、木頭等,塑造可視的平面或立體的視覺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會生活,表達藝術家思想觀念和感情的一種藝術活動,也叫造型藝術、視覺藝術。主要包括繪畫、雕塑、工藝美術、建筑藝術等。繪畫是美術藝術中最主要的一種藝術形式,它是指運用線條、色彩和達芬奇作品達芬奇作品形體等藝術語言,通過造型、色彩和構圖等藝術手段,在二維空間(即平面)里塑造出靜態的視覺形象,以表達作者審美感受的藝術形式。繪畫種類繁多,從不同的角度可將它劃分為不同的類別。從地域看,繪畫可分為東方繪畫和西洋繪畫;從工具材料看,繪畫可分為水墨畫、油畫、壁畫、版畫、水彩畫、水粉畫等;從題材內容看,繪畫可分為人物畫、風景畫、靜物畫、動物畫等;從作品的形式看,繪畫可分為壁畫、年畫、連環畫、漫畫、宣傳畫,油畫,吹畫、插圖等。在進行繪畫創作時需要使用顏料,現有技術中對顏料進行調配的裝置體積大,攜帶不便,無法進行定量配比,不易于控制,顏料的總體質量較低,會對繪畫人員的作畫帶來較大影響。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美術繪畫顏料調配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種美術繪畫顏料調配裝置,包括殼體,所述殼體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腔和水腔,顏料腔和水腔的底部均與混合腔導通連接,且顏料腔和水腔與混合腔的連接管路上均設有電磁閥和電子流量計,所述混合腔的外側設有第二隔熱板,第二隔熱板的內側配合設有電熱板,所述混合腔的中部豎直設有轉軸,轉軸上設有攪拌器,轉軸的底端通過聯軸器與位于混合腔底部的電機連接,所述電機位于電機腔內,所述電機腔的外側為冷卻液腔,冷卻液腔與混合腔連接處配合設有第一隔熱板,所述混合腔的右側底部導通連接有顏料接斗,顏料接斗與混合腔連接處設有過濾網,所述顏料接斗的底部連接有顏料管,顏料管的另一端位于殼體的外側,所述殼體的左側上部設有把手,殼體的左側下部設有冷卻液添加口,所述殼體的右側設有電池盒,且電池盒上設有充電接口,所述殼體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添加口和水添加口,所述殼體的正面上部左右兩側均設有視窗,所述殼體的正面中部分別設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隔熱板和電熱板均為圓柱形筒體結構。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顏料接斗為錐形結構。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顏料管的端部設有閥門。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顏料添加口和水添加口分別與顏料腔和水腔導通連接。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冷卻液添加口與冷卻液腔導通連接。作為本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視窗為豎直設置的條狀結構。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該裝置結構緊湊,攜帶方便,可以對美術繪畫用顏料進行定量配比,易于控制,顏料配置效果和質量得到提升,有助于繪畫人員提升作畫質量。【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內部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的外部結構示意圖。圖中:1_把手,2-冷卻液添加口,3-冷卻液腔,4-第一隔熱板,5-電機腔,6_電機,7-顏料接斗,8-顏料管,9-閥門,10-過濾網,11-第二隔熱板,12-電熱板,13-攬摔器,14-轉軸,15-電池盒,16-充電接口,17-水腔,18-水添加口,19-顏料添加口,20-顏料腔,21-電子流量計,22-電磁閥,23-殼體,24-混合腔,25-視窗,26-顯示屏,27-控制按鈕。【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2,本技術實施例中,一種美術繪畫顏料調配裝置,包括殼體23,所述殼體23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腔20和水腔17,顏料腔20和水腔17的底部均與混合腔24導通連接,且顏料腔20和水腔17與混合腔24的連接管路上均設有電磁閥22和電子流量計21,通過電磁閥22進行出液控制,并通過電子流量計21進行流量統計,所述混合腔24的外側設有第二隔熱板11,第二隔熱板11的內側配合設有電熱板12,第二隔熱板11和電熱板12均為圓柱形筒體結構,通過電熱板12對混合液體進行加熱,并通過第二隔熱板11對外部進行隔熱,所述混合腔24的中部豎直設有轉軸14,轉軸14上設有攪拌器13,轉軸14的底端通過聯軸器與位于混合腔24底部的電機6連接,通過電機6帶動攪拌器13轉動,對混合液進行攪拌,所述電機6位于電機腔5內,所述電機腔5的外側為冷卻液腔3,冷卻液腔3內填充有冷卻液,冷卻液腔3與混合腔24連接處配合設有第一隔熱板4,避免混合腔24內的熱量傳遞到冷卻液腔3內,所述混合腔24的右側底部導通連接有顏料接斗7,顏料接斗7為錐形結構,顏料接斗7與混合腔24連接處設有過濾網10,通過過濾網10對混合后的顏料進行過濾,所述顏料接斗7的底部連接有顏料管8,顏料管8的另一端位于殼體23的外側,且顏料管8的端部設有閥門9,通過閥門9控制顏料管8內的液體流出。所述殼體23的左側上部設有把手1,殼體23的左側下部設有冷卻液添加口 2,冷卻液添加口 2與冷卻液腔3導通連接,通過冷卻液添加口 2向冷卻液腔3補充冷卻液體,所述殼體23的右側設有電池盒15,且電池盒15上設有充電接口 16,通過電池盒15內的電池對裝置進行供電,所述殼體23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添加口 19和水添加口 18,顏料添加口 19和水添加口 18分別與顏料腔20和水腔17導通連接,通過顏料添加口 19和水添加口 18對顏料腔20和水腔17補充液體,所述殼體23的正面上部左右兩側均設有視窗25,視窗25為豎直設置的條狀結構,通過視窗25便于觀察顏料腔20和水腔17內的液體余量,可及時補充,所述殼體23的正面中部分別設有顯示屏26和控制按鈕27,通過顯示屏26進行電子流量計21的流量和電熱板12的溫度顯示,通過控制按鈕27可以對裝置進行參數控制。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具體實施時,通過控制按鈕27控制電磁閥22動作,可以分別將顏料腔20和水腔17內的液體通入到混合腔24內,且通過電子流量計21進行流量統計,控制電機6動作,帶動攪拌器13轉動,對液體進行充分攪拌混合,并通過電熱板12對混合液進行混合,提升混合效果;混合完畢后,打開閥門9,液體顏料即可通過顏料管8排出,且通過過濾網10可以液體進行過濾,提升顏料的質量,通過在殼體23的底部設置冷卻液腔3,可以對電機腔5和顏料管8進行充分降溫,既可以保持電機6穩定運行,又可以使得顏料降溫到適宜繪畫使用的溫度。對于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技術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技術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技術。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美術繪畫顏料調配裝置,包括殼體,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腔和水腔,顏料腔和水腔的底部均與混合腔導通連接,且顏料腔和水腔與混合腔的連接管路上均設有電磁閥和電子流量計,所述混合腔的外側設有第二隔熱板,第二隔熱板的內側配合設有電熱板,所述混合腔的中部豎直設有轉軸,轉軸上設有攪拌器,轉軸的底端通過聯軸器與位于混合腔底部的電機連接,所述電機位于電機腔內,所述電機腔的外側為冷卻液腔,冷卻液腔與混合腔連接處配合設有第一隔熱板,所述混合腔的右側底部導通連接有顏料接斗,顏料接斗與混合腔連接處設有過濾網,所述顏料接斗的底部連接有顏料管,顏料管的另一端位于殼體的外側,所述殼體的左側上部設有把手,殼體的左側下部設有冷卻液添加口,所述殼體的右側設有電池盒,且電池盒上設有充電接口,所述殼體的頂部左右兩側分別設有顏料添加口和水添加口,所述殼體的正面上部左右兩側均設有視窗,所述殼體的正面中部分別設有顯示屏和控制按鈕。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磊,
申請(專利權)人:黃磊,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